一种建筑用人造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95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人造木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用人造木材。所述建筑用人造木材主要由表皮和人造材料组成。所述表皮附着于所述人造材料的正反两面。所述人造材料由农作物秸秆、稻壳、杂草、废木、木屑等长短大小不一的木质废弃物经过粉碎形成木质料,再添加以硬化剂、定型剂和填充剂混合压筑形成。所述表皮由防水剂、氧化镁凝胶、PVC塑料混合形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大减少了原木的需求量,保护了环境,本建筑用人造木材大量使用了多种木质废弃物,不仅实现了循环再利用,而且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适用范围。
【专利说明】一种建筑用人造木材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用人造木材。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木质建筑材料如木制门窗,木质地板,装潢材料等都直接或间接的使用了大量的木材,这样一方面抬高了价格,另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木材,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而且木制的材料具有很差的阻燃性和防水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适用范围广的建筑用人造木材。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人造木材。所述建筑用人造木材主要由表皮和人造材料组成。所述表皮附着于所述人造材料的正反两面。
[0005]所述人造材料由农作物秸杆、稻壳、杂草、废木、木屑等长短大小不一的木质废弃物经过粉碎形成木质料,再添加以硬化剂、定型剂和填充剂混合压筑形成。
[0006]所述表皮由防水剂、氧化镁凝胶、PVC塑料混合形成。
[0007]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大减少了原木的需求量,保护了环境, 本建筑用人造木材大量使用了多种木质废弃物,不仅实现了循环再利用,而且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适用范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截面示意图
[0009]图中:
[0010]1、表皮2、人造材料【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建筑用人造木材。所述建筑用人造木材主要由表皮I和人造材料2组成。所述表皮I附着于所述人造材料2的正反两面。
[0012]所述人造材料2由农作物秸杆、稻壳、杂草、废木、木屑等长短大小不一的木质废弃物经过粉碎形成木质料,再添加以硬化剂、定型剂和填充剂混合压筑形成。
[0013]所述表皮I由防水剂、氧化镁凝胶、PVC塑料混合形成。
[0014]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利用农作物秸杆、稻壳、杂草、废木、木屑等长短大小不一的木质废弃物经过粉碎形成木质料,再添加以硬化剂、定型剂和填充剂混合压筑形成人造材料
2。再由防水剂、氧化镁凝胶、PVC塑料混合形成表皮I。表皮I通过粘合剂附于人造材料2上,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建筑用人造木材。
[0015]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用人造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人造木材主要由表皮和人造材料组成。所述表皮附着于所述人造材料的正反两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人造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材料由农作物秸杆、稻壳、杂草、废木、木屑等长短大小不一的木质废弃物经过粉碎形成木质料,再添加以硬化剂、定型剂和填 充剂混合压筑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人造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皮由防水剂、氧化镁凝胶、PVC塑料混合形成。
【文档编号】E04F13/075GK103899062SQ20121056871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
【发明者】冯玉生 申请人:天津亿兴达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