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张拉体系楼板新加柱底部节点加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448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后张拉体系楼板新加柱底部节点加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建筑施工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后张拉体系楼板新加柱底部节点加强装置,该装置适合后张拉楼板体系的局部设计,可对新加结构柱底部进行加强措施处理以抵抗其集中力的分布。
技术背景:根据理论计算与施工实践,通常由于建筑设计的要求,需要在楼层新加结构柱的底部设置局部加强装置以分布其柱底的集中力。目前,采用的传统方法是用普通钢筋网片加固的方式,即当柱底的集中力较小时,在以柱底为中心的较小范围内设置钢筋网片,一般为2mx2m区域;当集中力较大时,需要设置的底部钢筋网片范围加大,且钢筋直径要求增大,间距变小,从而钢材使用量较大,很不经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张拉体系楼板新加柱底部节点加强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用在后张拉体系楼板中,可充分利用具有超大承载力的钢绞线来抵抗新加结构柱底部的加强措施。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张拉体系楼板新加柱底部节点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楼板承载的新加结构柱底部设置后张拉管道和贯穿在管道内的后张拉钢绞线,在钢绞线一端设置固定张拉端,另一端设置移动张拉端;后张拉钢绞线以曲线状态固定在模板上,在后张拉钢绞线的移动张拉端设置灌浆口。上述后张拉管道采用波纹管。上述后张拉钢绞线通过马镫固定在模板上,使其形成曲线状态。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是在楼层新加柱底部设置具有超大承载力的后张拉钢绞线,并且由于荷载分布的影响范围有限,使钢绞线的一端为固定张拉端,另一端为可移动张拉端。在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张拉作业,从而达到承载柱底集中力的效果。2、本实用新型仅设置张拉钢绞线,节约了大量钢材。3、本实用新型由于将钢绞线设置在新加结构柱底部,因此在周边有洞口削弱的情况下更容易处理,减小影响范围。

:图1是柱底张拉钢绞线布置示意图。图中1.后张拉钢绞线,2.由楼板承载的新加结构柱,3.张拉钢绞线的固定张拉端,4.张拉钢绞线的移动张拉端,5.固定马镫,6.灌浆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一种后张拉体系楼板新加柱底部节点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I)如图1,在由楼板承载的新加结构柱2底部设置波纹管形成孔道,并在其内贯穿后张拉钢绞线I。由于是抵抗负弯矩,所以布置后张拉钢绞线在模板底部区域,为实现后张拉和后期有粘结的目的。钢绞线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筋。(2)后张拉钢绞线一端设置固定张拉端3,另一端设置移动张拉端4。(3)布置钢绞线完成后,通过马镫5将钢绞线固定在模板上,使其形成曲线状态,以在楼板厚度范围内形成类似三角形的荷载分布体系。(4)在钢绞线的移动张拉端设置灌浆口 6。(5)在浇筑混凝土后达到设计强度的25%和75%时分别进行对钢绞线的初始张拉和最终张拉,张拉完成后校核伸长值是否满足理论值的90% 110%。(6)对检验张拉合格的张拉钢绞线进行封锚,压力灌浆作业,完成后张拉有粘结预应力结构施工。
权利要求1.一种后张拉体系楼板新加柱底部节点加强装置,在由楼板承载的新加结构柱底部设置后张拉管道和贯穿在管道内的后张拉钢绞线,在钢绞线一端设置固定张拉端,另一端设置移动张拉端;后张拉钢绞线以曲线状态固定在模板上,在后张拉钢绞线的移动张拉端设置灌浆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张拉体系楼板新加柱底部节点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后张拉管道采用波纹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张拉体系楼板新加柱底部节点加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后张拉钢绞线通过马镫固定在模板上,使其形成曲线状态。
专利摘要一种后张拉体系楼板新加柱底部节点加强装置,在由楼板承载的新加结构柱底部设置后张拉管道和贯穿在管道内的后张拉钢绞线,在钢绞线一端设置固定张拉端,另一端设置移动张拉端;后张拉钢绞线以曲线状态固定在模板上,在后张拉钢绞线的移动张拉端设置灌浆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用在后张拉体系楼板中,可充分利用具有超大承载力的钢绞线来抵抗新加结构柱底部的加强措施。并且造价低、影响范围小、节约钢材。
文档编号E04C5/08GK202954489SQ20122026193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
发明者高金平, 薛新广, 于进华, 黄欣, 徐卫华, 周霖, 徐浚, 晏建伟, 隆安良 申请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