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基层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1893317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既有建筑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基层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既有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改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既有建筑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的基层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外墙外保温系统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中已得到推广应用。但是,目前针对粘贴式外墙外保温节能改造的基层处理方法较为简单,通常只是将外墙原饰面层清洗干净,对其裂缝、脱落等表面破损严重的部位进行修补找平处理。这种处理方法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部位未做处理,如:外墙原饰面层粘接脱空部位,原饰面层因冻害、盐析、侵蚀等原因导致其粘结强度较低部位。这样以来就不能确保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可靠连接,从而导致了不少既有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改造工程在完工后不久就出现墙面开裂、空鼓、保温层脱落等问题,影响了既有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改造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基层处理中存在的工程质量隐患,保证外保温系统与既有建筑基层墙体的安全可靠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的基层处理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既有建筑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基层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外墙饰面层外观缺陷调研;外墙饰面层粘接缺陷诊断;外饰面层与胶粘剂粘结强度检测;具体基
层处理。优选地,外墙饰面层外观缺陷调研包含以下内容:
(1)、查阅既有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改造工程设计图纸,并与物业管理人员沟通了解,确认建筑物的实际用途、环境特征以及建筑物有无修补;
(2)、通过现场目测法对既有建筑外墙原饰面层出现的各种外观缺陷,并进行分类标记。优选地,各种外管缺陷为冻害、析盐、侵蚀、油迹,空穴、凹坑、开裂。优选地,外墙饰面层粘接缺陷诊断包含以下内容:
(1)、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外墙饰面层粘接缺陷进行诊断,制定检测方案,研究被测建筑物的准备条件、环境、气象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检测时间、红外热像仪的放置位置、检测距离、检测次数及采用敲击法确认热像法检测结果的部位;
(2)、进行红外热像仪现场检测,记录日期、气候情况,面积大的墙面需要分块拍摄;在检测过程中,利用外部热源向被测目标注入热量,再借助检测设备测得工作表面各处热辐射分布来判断缺陷;
(3)、拍摄热像图及热像处理,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是对分块拍摄的红外热像图进行正确拼接合成,对合成后的图像进行几何修正;二是除去背景,消除检测时仰角所造成的温度梯度,突出图像的异常区域,输出经过第二阶段处理的红外热像与所测外墙立面CAD图正确叠加的空鼓推定图,然后根据其脱粘空鼓的彩色图像分析检测结果,进而标记出粘接脱空的部位。优选地,气候情况为天气、风力、气温、日照情况。优选地,外饰面层与胶粘剂粘结强度检测,方法如下:首先是对原有墙体表面进行处理并保持干燥,在其表面涂抹5-8_聚合物粘结砂浆,待粘结砂浆达到强度后,用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将拉拔块粘贴在砂浆表面,然后用粘结强度拉拔仪再对其进行检测,判定其粘结强度是否大于0.3MPa。优选地,具体基层处理包括以下内容:
(1)、针对步骤I检测出外墙原饰面层出现的冻害、析盐、侵蚀问题以及外墙表面的油迹,用5%-10%浓度的碱液洗除,霉斑用化学去霉剂处理;
(2)、针对步骤I检测出外墙原饰面层出现的空穴、凹坑、开裂问题,应对其空穴、凹坑、开裂部位进行填充和修补并打磨平整,裂缝较大处,表面处理成“V”字形,用水泥或环氧树脂填补平整。(3)、针对步骤2检测出外墙原饰面层出现的粘接脱空问题,应对其空鼓、凸起部位进行剔除,用1:3的水泥砂浆修补找平;
(4)、针对步骤3检测出的原饰面层与粘接剂粘结强度小于0.3MPa的问题,应对该处的饰面层剔除,用1:3水泥砂浆将清除饰面层处补齐,再做界面找平或拉毛处理。优选地,化学去霉剂为3%氟硅酸锌或0.5%的次氯酸钠溶液。优选地,清水砖墙、面砖饰面、水刷石米用95mmX45mmX IOmm的拉拔块;涂料墙面米用IOOmmX 10Omm X 10mm的拉拔块。优选地,利用外部热源向被测目标注入热量采用太阳辐射,室内采暖、空调设备制
造温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在进行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的基层处理前,先对外墙饰面层缺陷进行了诊断,并对外饰面层与胶粘剂的粘结强度进行拉拔检测,避免了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之间未做处理或是简单处理所带来的空鼓、开裂、脱落等问题,有效地解决了粘贴式外墙外保温节能改造中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的可靠连接问题,提高了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安全、耐久性能。
具体实施例方式既有建筑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基层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1:外墙饰面层外观缺陷调研,包含以下内容:
(I)、查阅既有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改造工程设计图纸,并与物业管理人员沟通了解,确认建筑物的实际用途、环境特征以及建筑物有无修补;
⑵、通过现场目测法对既有建筑外墙原饰面层出现的各种外观缺陷,如冻害、析盐、侵蚀、油迹,空穴、凹坑、开裂等,进行分类标记;
步骤2:外墙饰面层粘接缺陷诊断,包含以下内容
(I)、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外墙饰面层粘接缺陷进行诊断,制定检测方案,研究被测建筑物的准备条件、环境、气象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检测时间、红外热像仪的放置位置、检测距离、检测次数及采用敲击法等方法确认热像法检测结果的部位;
(2)、进行红外热像仪现场检测,记录日期、气候情况(如天气、风力、气温、日照等情况),面积大的墙面需要分块拍摄;在检测过程中,利用外部热源向被测目标注入热量,通常选用太阳辐射,也可以通过室内采暖、空调设备制造温差;再借助检测设备测得工作表面各处热辐射分布来判断缺陷;对特殊部位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检测基准点;检测基准点、检测基准温度和建筑物的外观情况应事先记录在分块拍摄图上。(3)、拍摄热像图及热像处理,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是对分块拍摄的红外热像图进行正确拼接合成,对合成后的图像进行几何修正;二是除去背景,消除检测时仰角所造成的温度梯度,突出图像的异常区域,输出经过第二阶段处理的红外热像与所测外墙立面CAD图正确叠加的空鼓推定图,然后根据其脱粘空鼓的彩色图像分析检测结果,进而标记出粘接脱空的部位。步骤3:外饰面层与胶粘剂粘结强度检测,方法如下:首先是对原有墙体表面进行处理并保持干燥,在其表面涂抹5-8mm聚合物粘结砂浆,待粘结砂浆达到强度后,用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将拉拔块粘贴在砂浆表面,清水砖墙、面砖饰面、水刷石是采用95mmX 45mmX IOmm的拉拔块;涂料墙面米用IOOmmX IOOmmX IOmm的拉拔块,然后用粘结强度拉拔仪再对其进行检测,判定其粘结强度是否大于0.3MPa。步骤4:具体基层处理,包括以下内容:
(1)、针对步骤I检测出外墙原饰面层出现的冻害、析盐、侵蚀问题以及外墙表面的油迹,用5%-10%浓度的碱液洗除,霉斑用3%氟硅酸锌或0.5%的次氯酸钠溶液等化学去霉剂处理;
(2)、针对步骤I检测出外墙原饰面层出现的空穴、凹坑、开裂问题,应对其空穴、凹坑、开裂部位进行填充和修补并打磨平整,裂缝较大处,表面处理成“V”字形,用水泥或环氧树脂填补平整。(3)、针对步骤2检测出外墙原饰面层出现的粘接脱空问题,应对其空鼓、凸起部位进行剔除,用1:3的水泥砂浆修补找平;
(4)、针对步骤3检测出的原饰面层与粘接剂粘结强度小于0.3MPa的问题,应对该处的饰面层剔除,用1:3水泥砂浆将清除饰面层处补齐,再做界面找平或拉毛处理。
权利要求
1.一种既有建筑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基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四个步骤:外墙饰面层外观缺陷调研;外墙饰面层粘接缺陷诊断;具体基层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基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外墙饰面层外观缺陷调研,包含以下内容: (1)、查阅既有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改造工程设计图纸,并与物业管理人员沟通了解,确认建筑物的实际用途、环境特征以及建筑物有无修补; (2)、通过现场目测法对既有建筑外墙原饰面层出现的各种外观缺陷,并进行分类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既有建筑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基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种外管缺陷为冻害、析盐、侵蚀、油迹,空穴、凹坑、开裂。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既有建筑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基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外墙饰面层粘接缺陷诊断包含以下内容: (1)、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外墙饰面层粘接缺陷进行诊断,制定检测方案,研究被测建筑物的准备条件、环境、气象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检测时间、红外热像仪的放置位置、检测距离、检测次数及采用敲击法确认热像法检测结果的部位; (2)、进行红外热像仪现场检测,记录日期、气候情况,面积大的墙面需要分块拍摄;在检测过程中,利用外部热源向被测目标注入热量,再借助检测设备测得工作表面各处热辐射分布来判断缺陷; (3)、拍摄热像图及热像处理,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是对分块拍摄的红外热像图进行正确拼接合成,对合成后的图像进行几何修正;二是除去背景,消除检测时仰角所造成的温度梯度,突出图像的 异常区域,输出经过第二阶段处理的红外热像与所测外墙立面CAD图正确叠加的空鼓推定图,然后根据其脱粘空鼓的彩色图像分析检测结果,进而标记出粘接脱空的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既有建筑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基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气候情况为天气、风力、气温、日照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既有建筑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基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外饰面层与胶粘剂粘结强度检测,方法如下:首先是对原有墙体表面进行处理并保持干燥,在其表面涂抹5-8mm聚合物粘结砂浆,待粘结砂浆达到强度后,用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将拉拔块粘贴在砂浆表面,然后用粘结强度拉拔仪再对其进行检测,判定其粘结强度是否大于0.3MPa。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既有建筑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基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基层处理包括以下内容: (1)、针对步骤I检测出外墙原饰面层出现的冻害、析盐、侵蚀问题以及外墙表面的油迹,用5%-10%浓度的碱液洗除,霉斑用化学去霉剂处理; (2)、针对步骤I检测出外墙原饰面层出现的空穴、凹坑、开裂问题,应对其空穴、凹坑、开裂部位进行填充和修补并打磨平整,裂缝较大处,表面处理成“V”字形,用水泥或环氧树脂填补平整; (3)、针对步骤2检测出外墙原饰面层出现的粘接脱空问题,应对其空鼓、凸起部位进行剔除,用1:3的水泥砂浆修补找平;(4)、针对步骤3检测出的原饰面层与粘接剂粘结强度小于0.3MPa的问题,应对该处的饰面层剔除,用1:3水泥砂浆将清除饰面层处补齐,再做界面找平或拉毛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既有建筑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基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去霉剂为3%氟硅酸锌或0.5%的次氯酸钠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既有建筑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基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水砖墙、面砖饰面、水刷石采用95mmX45mmX 1Omm的拉拔块;涂料墙面采用10Omm X 10Omm X 10mm 的拉拔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既有建筑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基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外部热源向被测目标注入热量采用太阳辐射,室内采暖、空调设备制造温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既有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改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前的基层处理方法。既有建筑粘贴式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基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四个步骤外墙饰面层外观缺陷调研;外墙饰面层粘接缺陷诊断;具体基层处理。本发明在进行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改造的基层处理前,先对外墙饰面层缺陷进行了诊断,并对外饰面层与胶粘剂的粘结强度进行拉拔检测,避免了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之间未做处理或是简单处理所带来的空鼓、开裂、脱落等问题,有效地解决了粘贴式外墙外保温节能改造中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的可靠连接问题,提高了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安全、耐久性能。
文档编号E04F13/02GK103195217SQ2013101420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3日
发明者苗纪奎, 罗彩领, 崔艳秋, 张贝 申请人:山东建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