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衍架下旋梁的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595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衍架下旋梁的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件,特别涉及一种配合衍架结构使用进行吊顶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ZL201220302901公开了一种用于吊顶的抗晃动吊杆,从而克服吊杆吊顶过程中吊杆与下弦球螺纹连接时较易磨损带来的安全问题。但是这种抗晃动吊杆,也是采用常用的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在衍架结构的下旋梁上,这种连接方式:(I)破坏了下旋梁的应力,降低了下旋梁的承重能力;(2)焊接的方式要求工人必须仰视进行,劳动强度较大,进展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不破坏下旋梁的应力、连接方式简易的连接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衍架下旋梁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衬板、角衬板和螺栓件;其中,所述下衬板的宽度大于衍架下旋梁底边的宽度、四角各自开有与螺栓件相匹配的下连接通孔、底面下固设有2个片状的连接板,2个连接板相互平行且对应位置开有通孔;所述角衬板的左端开有与下连接通孔相匹配的上连接通孔;其连接关系在于:4个角衬板的上连接通孔与下衬板的下连接通孔对齐后通过螺栓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下衬板底部固设的2个连接板垂直于衍架的延伸方向,且2个连接板均设于下衬板中心位置的两侧。优选地,所述角衬板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长边左端开有与下连接通孔相匹配的上连接通孔。再优选地,所述“L”型结构的短边高度与衍架下旋梁底边高度相匹配,短边左端与下衬板左端对齐时,上连接通孔和下连接通孔位置相对应。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方便连接,工人工作量降低;没有破坏衍架结构的下旋梁,保证了下旋梁的承重能力。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衬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角衬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衬板的示意图;[0017]图中,1-下衬板,11-下连接通孔,2-角衬板,21-上连接通孔,3-螺栓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用于衍架下旋梁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衬板1、角衬板2和螺栓件3 ;其中,所述下衬板I的宽度大于衍架下旋梁底边的宽度、四角各自开有与螺栓件3相匹配的下连接通孔11、底部固设有2个片状的连接板,2个连接板相互平行且对应位置开有通孔;本实施例优选下衬板I底面下固设的2个连接板垂直于衍架的延伸方向,且2个连接板均设于下衬板I中心位置的两侧;所述角衬板2的左端开有与下连接通孔11相匹配的上连接通孔21 ;优选地,所述角衬板2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长边左端开有与下连接通孔11相匹配的上连接通孔21 ;再优选地,所述“L”型结构的短边高度与衍架下旋梁底边高度相匹配,短边左端与下衬板I左端对齐时,上连接通孔21和下连接通孔11位置相对应;其连接关系在于:4个角衬板2的上连接通孔21与下衬板I的下连接通孔11对齐后通过螺栓件3固定连接。使用时,将下衬板I置于衍架结构的下旋梁的下方,将4个角衬板2置于下衬板I的四角位置,并通过螺栓件3将角衬板2的上连接通孔21与下衬板I的下连接通孔11固定连接;下衬板I底面下固设的2个连接板上的通孔之间设置一个销子,将连接吊杆串与销子上。实施例2。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衍架下旋梁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衬板、上衬板和螺栓件;其中,所述下衬板的宽度大于衍架下旋梁底边的宽度、四角各自开有与螺栓件相匹配的下连接通孔、底面下固设有2个片状的连接板,2个连接板相互平行且对应位置开有通孔;所述上衬板的长度与下衬板的长度相匹配且左、右两端各开有与下连接通孔相匹配的2个上连接通孔;其连接关系在于:2个上衬板的上连接通孔与下衬板的下连接通孔对齐后通过螺栓件固定连接。所述上衬板如图4所示。实施例2相比较实施例1,主要是将分别位于下旋梁左、右两侧的2个角衬板各自合成I个上衬板,从而提高了连接件整体的承重。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用于衍架下旋梁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衬板、角衬板和螺栓件;其中,所述下衬板的宽度大于衍架下旋梁底边的宽度、四角各自开有与螺栓件相匹配的下连接通孔、底面下固设有2个片状的连接板,2个连接板相互平行且对应位置开有通孔;所述角衬板的左端开有与下连接通孔相匹配的上连接通孔; 其连接关系在于:4个角衬板的上连接通孔与下衬板的下连接通孔对齐后通过螺栓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衍架下旋梁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衬板底部固设的2个连接板垂直于衍架的延伸方向,且2个连接板均设于下衬板中心位置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衍架下旋梁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衬板为“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长边左端开有与下连接通孔相匹配的上连接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衍架下旋梁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结构的短边高度与衍架下旋梁底边高度相匹配,短边左端与下衬板左端对齐时,上连接通孔和下连接通孔位置相对应。
5.用于衍架下旋梁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衬板、上衬板和螺栓件;其中,所述下衬板的宽度大于衍架下旋梁底边的宽度、四角各自开有与螺栓件相匹配的下连接通孔、底面下固设有2个片状的连接板,2个连接板相互平行且对应位置开有通孔;所述上衬板的长度与下衬板的长度相匹配且左、右两端各开有与下连接通孔相匹配的2个上连接通孔; 其连接关系在于:2个上衬板的上连接通孔与下衬板的下连接通孔对齐后通过螺栓件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衍架下旋梁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衬板、角衬板和螺栓件;其中,所述下衬板的宽度大于衍架下旋梁底边的宽度、四角各自开有与螺栓件相匹配的下连接通孔、底面下固设有2个片状的连接板,2个连接板相互平行且对应位置开有通孔;所述角衬板的左端开有与下连接通孔相匹配的上连接通孔;其连接关系在于4个角衬板的上连接通孔与下衬板的下连接通孔对齐后通过螺栓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方便连接,工人工作量降低;没有破坏衍架结构的下旋梁,保证了下旋梁的承重能力。
文档编号E04B9/18GK203022203SQ20132003656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张焜 申请人:北京中铭泰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