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吊顶连接机构及安装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吊顶连接机构,包括:骨架系统结构、吊顶玻璃、铝合金型材、连接件;所述铝合金型材上设有卡槽;所述铝型材的侧壁设有钩搭装置,所述钩搭装置包括一组相匹配的钩装置及搭装置;所述吊顶玻璃与铝合金型材在工厂标准胶结空间胶结保养完成运至施工现场后,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骨架系统结构下方;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在骨架系统结构上,另一端与所述铝合金型材的钩搭装置直接卡扣。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以侧向上推下落式较为方便的安装吊顶玻璃,拆卸、维修均很方便,且适用于规格较大甚至自身较重的玻璃吊顶。
【专利说明】一种玻璃吊顶连接机构及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吊顶连接机构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建筑装饰行业发展迅速,单一的天花吊顶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玻璃吊顶被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安装玻璃吊顶时,一般是先将玻璃吊顶的骨架结构安装调平后,然后利用专用连接件将玻璃吊顶和骨架固定在一起,再次进行调平后,再利用镀锌方管栓接式安装吊顶玻璃。这种安装方法对骨架结构的精度要求较高,人工成本大;而且整个玻璃吊顶依靠栓接固定在骨架上,安装困难;且当吊顶玻璃规模较大较重时,玻璃吊顶与骨架间的栓接困难,无法实现安装。现有技术中的吊顶玻璃一旦安装完成后,很难再做微调,拆卸困难,不利于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吊顶连接机构及方法,能够较为方便的安装吊顶玻璃,且适用于规模较大较重的玻璃吊顶安装。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吊顶连接机构,包括:骨架系统结构、吊顶玻璃、铝合金型材、连接件;所述铝合金型材上设有卡槽,所述吊顶玻璃能够嵌进所述卡槽内;所述铝合金型材的侧壁设有钩搭装置,所述钩搭装置包括一组相匹配的钩装置及搭装置;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在骨架系统结构上,另一端与所述铝合金型材上的钩搭装置直接卡扣。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铝合金型材上的卡槽的断面的几何尺寸与吊顶玻璃的厚度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吊顶玻璃与所述铝合金型材是在标准胶结空间完成胶结养护充足后运至施工现场,经过铝合金型材的钩搭装置与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骨架系统结构下方。
[0005]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有一向上折弯槽,所述向上折弯槽与所述铝合金型材上的钩装置相吻合。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连接件上设有的向上折弯槽与铝合金型材上的钩装置相钩接,将铝合金型材与连接件紧密固定。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向上折弯槽内设有PE胶条。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件的向上折弯槽内还设有聚乙烯胶条,以增大摩擦力,使铝合金型材与连接件钩接牢固且减少了大空间的共鸣,起到降噪减震的功效。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呈带槽L型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件呈带槽L型,其中较短的一边上设有一向上折弯槽。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上端设有一长圆形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件的长边的平面上设有一长圆形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件上设有长圆形孔,是将螺栓通过长圆形孔将连接件牢牢固定在所述的骨架系统结构上,不仅安装方便且有可调节余量。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件通过铆接或螺纹连接或螺栓栓接固定在所述骨架系统结构上。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件的下端直接与铝合金型材的钩装置相钩,连接件的上端直接与骨架系统结构栓接,栓接方式可采用:直接锚钉锚固、自攻钉固定或螺栓栓接;当采用螺栓栓接时,所述连接件的上端设一长圆孔结构,以用来调节余量。
[0010]优选的,所述骨架系统结构是由镀锌钢材制成。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骨架系统结构即为吊顶中的吊顶骨架系统。
[00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吊顶玻璃为安全吊顶玻璃,是根据设计要求或功能要求使用的安全玻璃。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吊顶玻璃加工完成后,在无尘标准车间内将吊顶玻璃的四侧壁均胶粘固定在专用集成铝合金型材的卡槽内。
[0012]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如下的玻璃吊顶安装方法:一种玻璃吊顶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吊顶玻璃的四侧壁均胶粘固定在铝合金型材的卡槽内,进行吊顶玻璃与铝合型材的胶装;
[0013]步骤b:根据既定的标准玻璃的几何尺寸,制作骨架系统结构,定位安装连接件,调平等待安装吊顶玻璃;
[0014]步骤c:将一块与所述铝合金型材已完成胶装的吊顶玻璃A的一侧通过连接件与其上的钩搭装置卡扣安装,吊顶玻璃A的另一侧通过其上的搭装置与相邻的另一块吊顶玻璃B上的钩搭装置搭接;
[0015]步骤d:将多块吊顶玻璃与铝合金型材完成胶结的成品组合件按步骤c通过铝合金型材上的钩搭装置相拼接。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铝合金型材为专用于玻璃吊顶的专用集成铝型材,该专用集成铝型材上设有特有的钩搭装置,所述钩搭装置包括一组相匹配的钩装置及搭装置;使用时,吊顶玻璃是先于铝合金型材胶装成型的,通过一胶装后的吊顶玻璃上的铝合金型材上的钩装置与相邻的胶装后的吊顶玻璃上的铝合金型材上的搭装置相配合,来实现多块吊顶玻璃的拼装。
[0017]本实用新型创新性的设计了专用于吊顶玻璃吊顶的连接件,使用时,该连接件一端固定在骨架系统结构上,另一端与上述专用集成铝型材上的钩搭装置直接卡扣,从而将胶装后的吊顶玻璃固定在骨架系统结构上。
[0018]本实用新型通过铝合金型材上设的相配套的钩搭装置实现相邻吊顶玻璃的拼接;通过连接件实现吊顶玻璃与骨架系统结构间的牢固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够以侧向上推下落式较为方便的安装吊顶玻璃,拆卸、维修均很方便,且适用于规格较大甚至自身较重的玻璃吊顶。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与设有钩搭装置的铝合金型材的配合,使吊顶玻璃安装方便,且方便维修及拆除,能够适应于较大规格的玻璃吊顶安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玻璃吊顶连接机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 一骨架系统结构,2—连接件,3—吊顶玻璃,4一铝合金型材,5—螺栓,6—搭装置,7—钩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4]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玻璃吊顶连接机构,包括:骨架系统结构1、吊顶玻璃3、铝合金型材4、连接件2 ;所述铝合金型材4上设有卡槽,所述吊顶玻璃3能够嵌进所述卡槽内;所述铝合金型材4的侧壁设有钩搭装置,所述钩搭装置包括一组相匹配的钩装置7及搭装置6 ;所述吊顶玻璃3及所述铝合金型材4通过所述连接件2固定在所述骨架系统结构I下方;所述连接件2 —端固定在骨架系统结构I上,另一端卡扣在所述铝合金型材4的钩搭装置上;所述连接件2的一端设有一向上折弯槽,所述向上折弯槽与所述钩装置7相吻合,所述连接件2通过向上折弯槽卡合在所述钩装置7上,从而将铝合金型材4及吊顶玻璃3牢固固定在所述骨架系统结构I上。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的向上折弯槽上设有PE胶条,以增大摩擦力,使铝合金型材与连接件扣接牢固。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呈L型。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通过螺栓5固定在所述骨架系统结构I上,所述连接件2上设有一长圆形孔,不仅方便安装且可调节余量。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骨架系统结构是由镀锌方管制成。
[0029]上述玻璃吊顶的安装方法如下:将吊顶玻璃的四侧壁均胶粘固定在铝合金型材的卡槽内,即将吊顶玻璃与铝合金型材进行胶装;将一块吊顶玻璃A的一侧通过连接件与吊顶玻璃A上的铝合金型材上的钩装置7卡扣安装,吊顶玻璃A的另一侧通过吊顶玻璃A上的铝合金型材的搭装置6与相邻的另一块吊顶玻璃B上的铝合金型材的钩装置7搭接;然后,将多块胶装有铝合金型材的吊顶玻璃按步骤b通过铝合金型材上的钩搭装置相拼接。
[0030]本实用新型通过铝合金型材上设的相配套的钩搭装置实现相邻吊顶玻璃的拼接;通过连接件实现吊顶玻璃与骨架系统结构间的牢固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够以侧向上推下落式较为方便的安装吊顶玻璃,拆卸、维修均很方便,且适用于规格较大甚至自身较重的玻璃吊顶。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玻璃吊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系统结构、吊顶玻璃、铝合金型材、连接件;所述铝合金型材上设有卡槽,所述吊顶玻璃能够嵌进所述卡槽内;所述铝合金型材的侧壁设有钩搭装置,所述钩搭装置包括一组相匹配的钩装置及搭装置;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在骨架系统结构上,另一端与嵌入吊顶玻璃的所述铝合金型材的钩搭装置直接卡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吊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有一向上折弯槽,所述向上折弯槽与所述铝合金型材上的钩装置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吊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向上折弯槽内设有PE胶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吊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呈带槽L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吊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端设有一长圆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玻璃吊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通过铆接或螺纹连接或螺栓直接固定在所述骨架系统结构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吊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系统结构是由镀锌钢材制成。
【文档编号】E04B9/06GK203412163SQ201320297834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8日
【发明者】管勇美, 周秋良, 肖龙浩 申请人: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