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抗震性能的型钢砼梁柱节点核心区钢板箍构造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抗震性能的型钢砼梁柱节点核心区钢板箍构造结构,包括型钢柱、型钢梁以及钢板箍,在所述型钢柱上设置有外伸板,在所述型钢梁的腹板上设置有加筋肋,所述钢板箍与型钢柱的外伸板、型钢梁的加筋肋连接,形成闭合的区间包住节点核心区。本实用新型采用钢板箍焊接在型钢梁、型钢柱加劲肋上的外伸板形成共同约束节点核心区砼的构造形式,在保证核心区满足规范抗震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现有构造形式中由于型钢砼梁柱节点区钢筋密集,箍筋不易穿透型钢梁腹板及节点砼不易浇捣的难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的难度。
【专利说明】一种具备抗震性能的型钢砼梁柱节点核心区钢板箍构造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抗震性能的型钢砼梁柱节点核心区钢板箍构造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针对现代施工过程中型钢砼结构里具有较大尺寸(通常型钢梁柱截面均在在Im及以上的)的梁柱节点核心区箍筋绑扎现状,通常情况下是采用在型钢梁腹板中钻孔穿箍筋的施工方式。由于钢砼梁柱节点区钢筋密集,存在箍筋不易穿过型钢梁腹板及节点砼不易浇捣的难题,而且施工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保证核心区满足规范抗震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提高施工便易性的具备抗震性能的型钢砼梁柱节点核心区钢板箍构造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备抗震性能的型钢砼梁柱节点核心区钢板箍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型钢柱、型钢梁以及钢板箍,在所述型钢柱上设置有外伸板,在所述型钢梁的腹板上设置有加筋肋,所述钢板箍与型钢柱的外伸板、型钢梁的加筋肋连接,形成闭合的区间包住节点核心区。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备抗震性能的型钢砼梁柱节点核心区钢板箍构造结构,其所述外伸板与型钢柱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所述钢板箍通过焊接方式与型钢柱的外伸板、型钢梁的加筋肋相连,所述型钢梁与型钢柱采用梁贯通方式或柱贯通方式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备抗震性能的型钢砼梁柱节点核心区钢板箍构造结构,其在所述钢板箍内侧端面、形成的闭合区间内设置有按一定间距布置的栓钉。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备抗震性能的型钢砼梁柱节点核心区钢板箍构造结构,其所述钢板箍形成的闭合区间内、相邻两个栓钉之间的间距< 200mm。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备抗震性能的型钢砼梁柱节点核心区钢板箍构造结构,其所述钢板箍形成的闭合区间沿型钢柱的轴向按一定间距设置,相邻两个钢板箍形成的闭合区间的层间中心距< 200mm。
[0009]本实用新型采用钢板箍焊接在型钢梁、型钢柱加劲肋上的外伸板形成共同约束节点核心区砼的构造形式,在保证核心区满足规范抗震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现有构造形式中由于型钢砼梁柱节点区钢筋密集,箍筋不易穿透型钢梁腹板及节点砼不易浇捣的难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的难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2]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0013]图4是图2中B-B剖视图。
[0014]图5是钢板箍、外伸板、型钢柱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0015]图6是栓钉在钢板箍内的布置图。
[0016]图中标记:I为钢板箍,2为外伸板,3为型钢柱,4为型钢梁,5为加筋肋,6为栓钉。【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9]如图1-5所示,一种具备抗震性能的型钢砼梁柱节点核心区钢板箍构造结构,包括型钢柱3、型钢梁4以及钢板箍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型钢梁4与型钢柱3采用梁贯通方式连接,且型钢柱两端型钢梁截面尺寸相差较大,故较小侧梁采用加腋方式与较大型钢梁翼缘相连。在所述型钢柱3上设置有外伸板2,在所述型钢梁4的腹板上设置有加筋肋5,所述钢板箍I与型钢柱3的外伸板2、型钢梁4的加筋肋5连接,形成闭合的区间包住节点核心区,其中,所述外伸板2采用坡口焊接方式与型钢梁4、型钢柱3的加筋肋5相连,钢板箍I按照一定的顺序再焊接于外伸板2上,通过交叉连接方式,在型钢梁4、型钢柱3节点核心区域形成闭合的钢板箍构造形式,所述钢板箍I形成的闭合区间沿型钢柱3的轴向按一定间距设置,相邻两个钢板箍I形成的闭合区间的层间中心距< 200mm,并主要应根据主钢梁梁高适当调整间距,形成钢板箍受力体系过程中,务必注意焊接顺序与焊接质量,以使该节点在受力过程中达到最佳状态。
[0020]如图6所示,在所述钢板箍I内侧端面、形成的闭合区间内设置有按一定间距布置的栓钉6,相邻两个栓钉6之间的间距< 200mm,栓钉6应在钢板箍I焊于外伸板前焊于钢板箍上,设置栓钉的目的在于加强钢板箍与核心区砼间的粘结。
[0021]其中,钢板箍沿型钢柱中轴线排列的间距是根据型钢梁钢骨截面尺寸确定的,在本实施例中,钢板箍厚度为20mm,宽度为80mm,经计算是满足规范对核心区抗震性能的规定的。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备抗震性能的型钢砼梁柱节点核心区钢板箍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型钢柱(3)、型钢梁(4)以及钢板箍(1),在所述型钢柱(3)上设置有外伸板(2),在所述型钢梁(4)的腹板上设置有加筋肋(5),所述钢板箍(I)与型钢柱(3)的外伸板(2)、型钢梁(4)的加筋肋(5)连接,形成闭合的区间包住节点核心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抗震性能的型钢砼梁柱节点核心区钢板箍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板(2)与型钢柱(3)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所述钢板箍(I)通过焊接方式与型钢柱(3)的外伸板(2)、型钢梁(4)的加筋肋(5)相连,所述型钢梁(4)与型钢柱(3)采用梁贯通方式或柱贯通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抗震性能的型钢砼梁柱节点核心区钢板箍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板箍(I)内侧端面、形成的闭合区间内设置有按一定间距布置的栓钉(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抗震性能的型钢砼梁柱节点核心区钢板箍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箍(I)形成的闭合区间内、相邻两个栓钉(6)之间的间距< 200_。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具备抗震性能的型钢砼梁柱节点核心区钢板箍构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箍(I)形成的闭合区间沿型钢柱(3)的轴向按一定间距设置,相邻两个钢板箍(I)形成的闭合区间的层间中心距< 200_。
【文档编号】E04B1/58GK203440919SQ201320543121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日
【发明者】邓开国, 黄炜, 毕琼, 郑挺, 齐宏, 唐墨潇 申请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