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9239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所述淋水构架主梁和淋水构架次梁之间设有一号连接节点,所述淋水构架主梁与淋水构架柱的顶端设有二号连接节点,所述淋水构架主梁、淋水构架次梁与配水槽之间设有三号连接节点,所述配水槽与支撑框架、集水槽之间设有四号连接节点,所述淋水构架柱的底端柱脚处设有五号连接节点,所述淋水构架主梁、淋水构架次梁与冷却塔塔筒牛腿之间设有六号连接节点。本实用新型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通过淋水构架各构件的抗震协调构造及布置,可靠节点连接保证,有效解决高达22m的淋水构架体系在地震作用时水平位移过大的问题,保证淋水构架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专利说明】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大型火力发电厂、核电厂循环水高位收水冷却塔塔芯构架抗震结构,属于构筑物抗震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冷却塔淋水构架一般分为搁置式和悬挂式两种,目前,通常采用搁置式。搁置式淋水构架设有“配水层及填料层"W层梁系与柱连接,其最大高度为18.28 m ;悬挂式淋水构架仅有一层梁系与柱连接。在《构筑物抗震规范》中要求梁系在柱顶宜正交布置,一般仅用在小塔内,其最大高度不到14m。通常,常规淋水构架具备如下特征:
[0003]I)、梁柱均采用预制吊装;
[0004]2)、淋水构架柱底端一般采用杯口基础连接方式;
[0005]3)、柱顶端主梁正交连接;
[0006]4)、梁系需搁置于柱的牛腿上,未置于柱顶;
[0007]5)、次梁置于主梁上时采用预埋件焊接限位;
[0008]6)、梁系置于塔筒牛腿上时采用角焊接钢限位;
[0009]7 )、配水槽下支撑框架无柱间支撑。
[0010]大型火力发电厂、核电厂采用高位收水冷却塔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但为满足高位收水塔工艺布置要求,需采用悬挂式淋水构架,淋水构架梁系在柱顶非正交布置,呈“一”字形布置,构架柱高达22m,构架柱间无支撑,而柱截面尺寸受限最大边长不得大于700_,构架柱长细比很大,且淋水构架受地震作用产生水平地震力不能由冷却塔筒壁承担,因此按常规做法不能满足构架柱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相关要求,急须开发新型抗震体系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00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高位收水塔淋水构架柱顶梁系呈“一”字形布置,柱顶无“十”字支撑,柱间无支撑,构架柱太高,长细比过大,按常规做法不能满足构架柱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相关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开发研究出满足抗震要求、造价低且施工方便的高位收水冷却塔新型淋水构架抗震结构体系,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包括淋水构架柱、淋水构架主梁、淋水构架次梁、支撑框架、配水槽、中央竖井、集水槽和冷却塔塔筒牛腿,所述淋水构架主梁和淋水构架次梁之间设有一号连接节点,所述淋水构架主梁与淋水构架柱的顶端设有二号连接节点,所述淋水构架主梁、淋水构架次梁与配水槽之间设有三号连接节点,所述配水槽与支撑框架、集水槽之间设有四号连接节点,所述淋水构架柱的底端柱脚处设有五号连接节点,所述淋水构架主梁、淋水构架次梁与冷却塔塔筒牛腿之间设有六号连接节点。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淋水构架柱、淋水构架主梁、淋水构架次梁和支撑框架采用预制吊装结构;配水槽为预制式结构或者现浇式结构;中央竖井、集水槽和冷却塔塔筒牛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柱间支撑。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一号连接节点包括在所述淋水构架花篮形主梁的挑耳上预设一号锚筋,淋水构架次梁预留与一号锚筋相对应的一号锚孔,在淋水构架主梁和淋水构架次梁的连接处设置L形限位器,通过螺栓将L形限位器固定在淋水构架主梁上。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二号连接节点包括在淋水构架柱的顶部预设的二号锚筋,以及淋水构架主梁两端预留与二号锚筋相对应的二号锚孔。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三号连接节点包括在所述配水槽上预设的三号锚筋,以及淋水构架次梁上预留与三号锚筋相对应的三号锚孔。
[0018]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五号连接节点采用柱榫式连接。
[0019]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六号连接节点为滑动连接结构。
[0020]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六号连接节点为:在冷却塔塔筒牛腿上设钢筋混凝土筒壁,钢筋混凝土筒壁上设限位槽,淋水构架主梁或者淋水构架次梁卡入限位槽且能横向滑动,在与限位槽相接触处设有隔震氯丁橡胶。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通过淋水构架各构件的新型抗震协调构造及布置,可靠节点连接保证,有效解决了高达22m的淋水构架体系在地震作用时水平位移过大的问题,解决了因构架柱截面尺寸不能大于工艺要求的600mmX 700mm造成的长细比过大问题,保证淋水构架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第一象限立体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平面布置图;
[0024]图3为图1的剖面图;
[0025]图4是一号连接节点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二号连接节点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三号连接节点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六号连接节点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淋水构架柱-1, 淋水构架主梁_2, 淋水构架次梁_3, 支撑框架_4,配水槽-5,中央竖井-6,集水槽-7,冷却塔塔筒牛腿_8,一号连接节点-11,二号连接节点-22,三号连接节点-33,四号连接节点-44,五号连接节点-55,六号连接节点-66, 螺栓-101, L形限位器-102, —号锚筋-103, —号锚孔-104, 二号锚筋-201,二号锚孔-202, 三号锚筋-301,三号锚筋-301,三号锚孔-302, 钢筋混凝土筒壁-801,限位槽-802,隔震氯丁橡胶-803。
【具体实施方式】[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1]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
[0032]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包括淋水构架柱1、淋水构架主梁2、淋水构架次梁3、支撑框架4、配水槽5、中央竖井6、集水槽7和冷却塔塔筒牛腿8,所述淋水构架主梁2和淋水构架次梁3之间设有一号连接节点11,所述淋水构架主梁2与淋水构架柱I的顶端设有二号连接节点22,所述淋水构架主梁2、淋水构架次梁3与配水槽5之间设有三号连接节点33,所述配水槽5与支撑框架4、集水槽7之间设有四号连接节点44,所述淋水构架柱I的底端柱脚处设有五号连接节点55,所述淋水构架主梁2、淋水构架次梁3与冷却塔塔筒牛腿8之间设有六号连接节点66。
[0033]其中:所述淋水构架柱1、淋水构架主梁2、淋水构架次梁3和支撑框架4采用预制吊装结构;采用预制吊装,节点连接施工,施工方便。配水槽5为预制式结构或者现浇式结构;中央竖井6、集水槽7和冷却塔塔筒牛腿8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抗震能力强,可有效抗震,使淋水构架体系弹性层间位移满足要求。
[0034]所述支撑框架4为装配式构件,在其上设有柱间支撑。
[0035]淋水构架柱1、淋水构架主梁2和淋水构架次梁3通过一号连接节点11、二号连接节点22和三号连接节点33传递地震水平力至配水槽5上,再通过四号连接节点44传递地震力到支撑框架4或集水槽7上,最终通过支撑框架4或集水槽7承担主要地震作用。由于该新型淋水构架结构体系利用剪力墙结构的集水槽和设有柱间支撑的支撑框架为抗震结构,相比较其它措施如构架柱间设置联系梁或柱间支撑方案,既不影响工艺,又节省造价。
[0036]所述一号连接节点11包括在所述淋水构架花篮形主梁2的挑耳上预设一号锚筋103,淋水构架次梁3预留与一号锚筋103相对应的一号锚孔104,在淋水构架主梁2和淋水构架次梁3的连接处设置L形限位器102,通过螺栓101将L形限位器102固定在淋水构架主梁2上。一号连接节点11采用在主梁挑耳上预留锚筋,次梁端部留锚孔,次梁搁置时锚筋穿入锚孔,并二次灌浆固定,克服常规采用次梁一般置于主梁的挑耳上,次梁与主梁采用底部预埋件并焊接连接时焊接工作量大、次梁易侧翻的问题,且施工安装方便;克服了在底部限位的局限,在中上部限位,限位效果好,抗震时传力更为可靠。
[0037]所述二号连接节点22为:所述淋水构架柱I的顶部预设的二号锚筋201,以及淋水构架主梁2两端预留与二号锚筋201相对应的二号锚孔202。
[0038]所述三号连接节点33包括在所述配水槽5上预设的三号锚筋301,以及淋水构架次梁3上预留与三号锚筋301相对应的三号锚孔302。
[0039]所述五号连接节点55采用柱榫式连接;使柱脚形成固端。用以减小淋水构架柱I的侧向位移,确保在设防地震作用时淋水构架柱I处于弹性状态,增加强淋水构架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0040]所述六号连接节点66为:在冷却塔塔筒牛腿8上设钢筋混凝土筒壁801,钢筋混凝土筒壁801上设限位槽802,淋水构架主梁2或者淋水构架次梁3卡入限位槽802且能横向滑动,在与限位槽802相接触处设有隔震氯丁橡胶803。六号连接节点66为滑动连接结构;相较常规冷却塔淋水构架梁与塔筒连接一般采用搁置于塔筒牛腿上,采用穿钢筋铰接或梁两侧角钢限位的方法,具有基本无预埋件和焊接,施工方便;淋水构架梁可直接卡入限位槽,直接搁置于塔筒牛腿上,不做如何连接,施工简单、快捷;限位墙高度较高、限位功能好;由于未设置有水平向的固定措施,可有效避免塔筒承担淋水构架的抗震作用。
[00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淋水构架柱(I)、淋水构架主梁(2)、淋水构架次梁(3)、支撑框架(4)、配水槽(5)、中央竖井(6)、集水槽(7)和冷却塔塔筒牛腿(8 ),所述淋水构架主梁(2 )和淋水构架次梁(3 )之间设有一号连接节点(11),所述淋水构架主梁(2)与淋水构架柱(I)的顶端设有二号连接节点(22),所述淋水构架主梁(2 )、淋水构架次梁(3 )与配水槽(5 )之间设有三号连接节点(33 ),所述配水槽(5 )与支撑框架(4)、集水槽(7)之间设有四号连接节点(44),所述淋水构架柱(I)的底端柱脚处设有五号连接节点(55),所述淋水构架主梁(2)、淋水构架次梁(3)与冷却塔塔筒牛腿(8)之间设有六号连接节点(6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构架柱(I)、淋水构架主梁(2)、淋水构架次梁(3)和支撑框架(4)采用预制吊装结构;配水槽(5)为预制式结构或者现浇式结构;中央竖井(6)、集水槽(7)和冷却塔塔筒牛腿(8)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4)上设有柱间支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连接节点(11)包括在所述淋水构架花篮形主梁(2 )的挑耳上预设一号锚筋(103 ),淋水构架次梁(3)预留与一号锚筋(103)相对应的一号锚孔(104),在淋水构架主梁(2)和淋水构架次梁(3)的连接处设置L形限位器(102),通过螺栓(101)将L形限位器(102)固定在淋水构架主梁(2)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连接节点(22)包括在淋水构架柱(I)的顶部预设的二号锚筋(201),以及淋水构架主梁(2)两端预留与二号锚筋(201)相对应的二号锚孔(20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连接节点(33)包括在所述配水槽(5)上预设的三号锚筋(301),以及淋水构架次梁(3)上预留与三号锚筋(301)相对应的三号锚孔(30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五号连接节点(55)采用柱榫式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号连接节点(66)为滑动连接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构架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号连接节点(66)为:在冷却塔塔筒牛腿(8)上设钢筋混凝土筒壁(801),钢筋混凝土筒壁(801)上设限位槽(802),淋水构架主梁(2)或者淋水构架次梁(3)卡入限位槽(802)且能横向滑动,在与限位槽(802)相接触处设有隔震氯丁橡胶(803)。
【文档编号】E04H5/12GK203475895SQ201320587201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彭德刚, 袁多亮, 李模军, 李绍仲, 何姜江 申请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