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偏心支撑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偏心支撑连接节点,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支撑(1)与支撑梁(2)连接处向外0.2m~0.5m的距离内浇注混凝土,并且在支撑(1)与支撑梁(2)连接处至耗能梁段(3)和支撑柱(4)连接处浇注混凝土。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整体刚度和强度,且施工简单、可有效减小耗能梁的钢材用量,避免耗能梁段钢板的局部失稳,并可以取消耗能梁梁段上下翼缘的水平侧向支撑,耗能梁段的加劲肋。该节点可广泛用于各种支撑结构中。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偏心支撑连接节点【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偏心支撑连接节点,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偏心支撑框架体系具有抗弯框架和中心支撑框架的优点。弹性刚度大,可以用最少的材料控制位移,耗能梁段能经受较大的非弹性变形而不丧失承载力和稳定性,是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多。但耗能梁段的要求较高,耗能梁剪切屈服出现塑性铰,故对其变形能力有较高要求,不允许构件局部失稳。目前,规范要求多为腹板加加劲肋,上下翼缘加侧向支撑,施工比较麻烦,因此需要新型防止局部失稳的节点形式。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偏心支撑连接节点。
[0004]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传力明确,延性好,节点整体刚度高,经济合理,有利于提高连接质量,且方便建筑进行结构布局。
[000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偏心支撑连接节点,主要包括支撑(I)、支撑梁(2)、耗能梁段(3)和支撑柱(4)。其主要特征为在支撑(I)与支撑梁(2)连接处向外bf (支撑梁翼缘宽度)的距离内浇注混凝土,并且在支撑(I)与支撑梁(2)连接处至耗能梁段(3)和支撑柱(4)连接处浇注混凝土。支撑(I)截面可以是工字型、T型、也可以是矩形或圆形的闭口截面。支撑梁(2)截面可以是工字型、T型、也可以是矩形或圆形的闭口截面。支撑(I)与耗能梁(3)的连接可以是铰接也可以是刚接。支撑柱(4)截面可以是工字型,也可以是矩形或圆形的闭口截面。支撑柱(4)材质可以是钢、混凝土、也可以是钢管混凝土或钢骨混凝土。这样利用混凝土防止耗能梁段板件的局部失稳。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07]I)有效减少了钢材用量,经济性大大提高,避免了因加劲过少而引起腹板失稳的问题;
[0008]2)混凝土有效防止耗能梁段板件的局部失稳,可靠性大大提高;
[0009]3)结构刚度提高,比常规连接的偏心支撑结构抗变形能力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一种新型偏心支撑连接节点包括支撑⑴、支撑梁(2)、耗能梁段⑶和支撑柱(4),在支撑(I)与支撑梁(2)连接处向外bf (支撑梁翼缘宽度)的距离内浇注混凝土,并且在支撑(I)与支撑梁(2)连接处至耗能梁段(3)和支撑柱(4)连接处浇注混凝土。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偏心支撑连接节点,包括支撑(I)、支撑梁(2)、耗能梁段(3)和支撑柱(4),其特征在于支撑(I)与支撑梁(2)连接处向外0.2m?0.5m的距离内浇注混凝土,并且在支撑(I)与支撑梁(2)连接处至耗能梁段(3)和支撑柱(4)连接处浇注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偏心支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支撑(I)截面可以是工字型、T型、也可以是矩形或圆形的闭口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偏心支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2)截面可以是工字型、T型、也可以是矩形或圆形的闭口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偏心支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支撑(I)与耗能梁(3)的连接可以是铰接也可以是刚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偏心支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支撑柱(4)截面可以是工字型,也可以是矩形或圆形的闭口截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偏心支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支撑柱(4)材质可以是钢、混凝土、也可以是钢管混凝土或钢骨混凝土。
【文档编号】E04B1/58GK203583673SQ20132073616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姜学宜, 滕明岩, 余海群, 卢理杰, 孙雅欣 申请人:北京京诚华宇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渤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