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洞口的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72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洞口的墙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洞口的墙体,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第四竖杆、两个上杆、两个下杆、第一K型结构、第二K型结构、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第三斜杆及第四斜杆;本发明所述的开洞口的墙体安全、可靠,并且抗剪性能强。
【专利说明】—种开洞口的墙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墙体,具体涉及一种开洞口的墙体。
【背景技术】
[0002]在全球木材资源缺乏的情况下,竹子具有繁殖容易、生长快、成材早及产量高等特点,同时,竹材纹理通直、色泽淡雅、材质坚韧,具有硬阔叶材的诸多优点,是生产室内门、家具、地板及各种构件的理想材料,在一些多震地区或旅游观光区,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原竹建筑,然而在原竹制成的墙体上开洞口会使得整面墙体的抗剪性能大大减弱,这也成为了原竹建筑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开洞口的墙体,该墙体的安全、可靠,并且抗剪性能强。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开洞口的墙体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第四竖杆、两个上杆、两个下杆、第一 K型结构、第二 K型结构、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第三斜杆及第四斜杆;
[0005]所述两个上杆的侧面固定连接,两个下杆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竖杆的一端与两个上杆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竖杆的另一端与两个下杆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竖杆的一端与两个上杆的另一端相连接,第四竖杆的另一端与两个下杆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竖杆的一端及第二竖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上杆上,第三竖杆的另一端及第二竖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下杆上,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及第四竖杆之间相互平行;
[0006]所述第一斜杆的一端及第二斜杆的一端与第一竖杆的中部相连接,第三斜杆的一端及第四斜杆的一端与第四竖杆的中部相连接,第一 K型结构上底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竖杆的侧面及第三竖杆的侧面相连接,第一 K型结构上一个支杆的端部与第一斜杆的另一端、第二竖杆的一端及两个上杆相连接,第一 K型结构上另一个支杆的端部与第三斜杆的另一端、第三竖杆的一端及两个上杆相连接;第二 K型结构上底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竖杆的侧面及第三竖杆的侧面相连接,第二 K型结构上一个支杆的端部与第二斜杆的另一端、第二竖杆的另一端及两个下杆相连接,第二 K型结构上另一个支杆的端部与第四斜杆的另一端、第三竖杆5的另一端及两个下杆相连接。
[0007]还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一衬垫杆、第二衬垫杆、第一固定杆及第二固定杆;
[0008]所述第一衬垫杆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孔,第一斜杆的端部及第二斜杆的端部分别插入于第一衬垫杆的两个第一孔中,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槽,第一固定杆两端的第一槽分别扣合于第一斜杆的侧面及第二斜杆的侧面,第一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一竖杆、第一衬垫杆的一端、第一斜杆的端部及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将第一竖杆、第一衬垫杆、第一斜杆及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一竖杆、第一衬垫杆的另一端、第二斜杆的端部及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将第一竖杆、第一衬垫杆、第二斜杆及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
[0009]所述第二衬垫杆上开设有两个第二孔,第三斜杆的端部及第四斜杆的端部分别插入于第二衬垫杆上的两个第二孔中,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槽,第二固定杆两端的第二槽分别扣合于第三斜杆的侧面及第四斜杆的侧面,第三连接杆依次穿过第四竖杆、第二衬垫杆的一端、第三斜杆的端部及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将第四竖杆、第二衬垫杆、第三斜杆及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杆依次穿过第四竖杆、第二衬垫杆的另一端、第四斜杆的端部及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将第四竖杆、第二衬垫杆、第四斜杆及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
[0010]还包括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第五固定杆、第六固定杆、第三衬垫杆、第四衬垫杆、第五衬垫杆、第六衬垫杆、第五连接杆及第六连接杆;
[0011 ] 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一端、第四固定杆的一端、第五固定杆的一端及第六固定杆的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三槽、第四槽、第五槽及第六槽,第三衬垫杆的侧面、第四衬垫杆的侧面、第五衬垫杆的侧面及第六衬垫杆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三孔、第四孔、第五孔及第六孔,第一斜杆的端部插入于第三孔内,第一 K型结构上一个支杆的端部插入于第四孔内,第一 K型结构上另一个支杆的端部插入于第五孔内,第三斜杆的端部插入于第六孔内,第三槽、第四槽、第五槽、第六槽分别扣合于第一斜杆的侧面、第一 K型结构上一个支杆的侧面、第一 K型结构上另一个支杆的侧面及第三斜杆的侧面,第五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三固定杆的侧面、第一斜杆的侧面、第三衬垫杆的侧面、第二竖杆的侧面、第四衬垫杆的侧面、第一 K型结构上一个支杆的侧面及第四固定杆的侧面将第三固定杆、第一斜杆、第三衬垫杆、第二竖杆、第四衬垫杆、第一 K型结构上一个支杆及第四固定杆固定连接;第六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五固定杆的侧面、第一 K型结构上另一个支杆的侧面、第五衬垫杆的侧面、第三竖杆的侧面、第六衬垫杆的侧面、第三斜杆的侧面及第六固定杆的侧面将第五固定杆、第一 K型结构上另一个支杆、第五衬垫杆、第三竖杆、第六衬垫杆、第三斜杆及第六固定杆固定连接。
[0012]还包括第七固定杆、第八固定杆、第九固定杆、第十固定杆、第七衬垫杆、第八衬垫杆、第九衬垫杆、第十衬垫杆、第七连接杆及第八连接杆;
[0013]所述第七固定杆的一端、第八固定杆的一端、第九固定杆的一端及第十固定杆的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七槽、第八槽、第九槽及第十槽,第七衬垫杆的侧面、第八衬垫杆的侧面、第九衬垫杆的侧面及第十衬垫杆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七孔、第八孔、第九孔及第十孔,第二斜杆的端部插入于第七孔内,第二 K型结构上一个支杆的端部插入于第八孔内,第二 K型结构上另一个支杆的端部插入于第九孔内,第四斜杆的端部插入于第十孔内,第七槽、第八槽、第九槽、第十槽分别扣合于第二斜杆的侧面、第二 K型结构上一个支杆的侧面、第二 K型结构上另一个支杆的侧面及第四斜杆的侧面,第七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七固定杆的侧面、第二斜杆的侧面、第七衬垫杆的侧面、第二竖杆的侧面、第八衬垫杆的侧面、第二 K型结构上一个支杆的侧面及第八固定杆的侧面将第七固定杆、第二斜杆、第七衬垫杆、第二竖杆、第八衬垫杆、第二 K型结构上一个支杆及第八固定杆固定连接;第八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九固定杆的侧面、第二 K型结构上另一个支杆的侧面、第九衬垫杆的侧面、第三竖杆的侧面、第十衬垫杆的侧面、第四斜杆的侧面及第十固定杆的侧面将第九固定杆、第二 K型结构上另一个支杆、第九衬垫杆、第三竖杆、第十衬垫杆、第四斜杆及第十固定杆固定连接。
[0014]所述第一 K型结构及第二 K型结构均包括底座、两个支杆、第十一固定杆、第十一衬垫杆、垫片、第九连接杆及第十连接杆,底座包括第一底座杆及第二底座杆;[0015]所述第一底座杆的侧面与第二底座杆的侧面相接触,第一底座杆的侧面开设有两个第十一槽,所述两个第十一槽分别扣合于第二竖杆的侧面及第三竖杆的侧面,所述第二底座杆的侧面开设有两个第十二槽,所述两个第十二槽分别扣合于第二竖杆的侧面及第三竖杆的侧面,第十一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十三槽,第十一衬垫杆侧面开设有两个第十一孔,两个支杆的端部分别插入于所述两个第十一孔内,第十一固定杆两端的第十三槽分别扣合于两个支杆的侧面,所述第九连接杆依次穿过垫片、底座、第十一衬垫杆、一个支杆及第十一固定板将垫片、底座、第十一衬垫杆、一个支杆及第十一固定板固定连接,第十连接杆依次穿过垫片、底座、第十一衬垫杆、另一个支杆及第十一固定板将垫片、底座、第十一衬垫杆、另一个支杆及第十一固定板固定连接。
[0016]还包括第十一连接杆、第十二连接杆、第十三连接杆及第十四连接杆,所述两个上杆的侧面开设有四个第十三槽,两个上杆上的四个第十三槽均分别扣合于第一竖杆的侧面、第二竖杆的侧面、第三竖杆的侧面及第四竖杆的侧面,第十一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上杆的侧面、第一竖杆的侧面及另一个上杆的侧面将两个上杆及第一竖杆固定连接,第十二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上杆的侧面、第二竖杆的侧面及另一个上杆将两个上杆及第二竖杆固定连接,第十三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上杆的侧面、第三竖杆的侧面及另一个上杆将两个上杆及第三竖杆固定连接,第十四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上杆的侧面、第四竖杆的侧面及另一个上杆将两个上杆及第四竖杆固定连接。
[0017]还包括第十五连接杆、第十六连接杆、第十七连接杆及第十八连接杆,所述两个下杆的侧面开设有四个第十四槽,两个下杆上的四个第十四槽均分别扣合于第一竖杆的侧面、第二竖杆的侧面、第三竖杆的侧面及第四竖杆的侧面,第十五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下杆的侧面、第一竖杆的侧面及另一个下杆的侧面将两个下杆及第一竖杆固定连接,第十六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下杆的侧面、第二竖杆的侧面及另一个下杆将两个下杆及第二竖杆固定连接,第十七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下杆的侧面、第三竖杆的侧面及另一个下杆将两个上杆及第三竖杆固定连接,第十八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下杆的侧面、第四竖杆的侧面及另一个下杆将两个下杆及第四竖杆固定连接。
[0018]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发明所述的开洞口的墙体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三竖杆、第四竖杆、两个上杆、两个下杆、第一 K型结构、第二 K型结构、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第三斜杆及第四斜杆,组建完成后,墙体上洞口具有多个K型结构或者三角形结构的组合,牢固性及剪切性强,安全、可靠,并且制作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其中,I为上杆、2为下杆、3为第一竖杆、4为第二竖杆、5为第三竖杆、6为第一斜杆、7为第二斜杆、8为第三斜杆、9为第四斜杆、10为第一 K型结构、11为第二 K型结构、12为第一衬垫杆、13为第二衬垫杆、14为支杆、15为第三衬垫杆、16为第四衬垫杆、17为第五衬垫杆、18为第六衬垫杆、19为第七衬垫杆、20为第八衬垫杆、21为第九衬垫杆、22为第十衬垫杆、23为第^ 衬垫杆、24为第四竖杆、25为第一固定杆、26为第二固定杆、27为第三固定杆、28为第四固定杆、29为第五固定杆、30为第六固定杆、31为第七固定杆、32为第八固定杆、33为第九固定杆、34为第十固定杆、35为第H 固定杆、36为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参考图1,本发明所述的开洞口的墙体包括第一竖杆3、第二竖杆4、第三竖杆5、第四竖杆24、两个上杆1、两个下杆2、第一 K型结构10、第二 K型结构11、第一斜杆6、第二斜杆7、第三斜杆8及第四斜杆9;
[0024]所述两个上杆I的侧面固定连接,两个下杆2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竖杆3的一端与两个上杆I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竖杆3的另一端与两个下杆2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竖杆24的一端与两个上杆I的另一端相连接,第四竖杆24的另一端与两个下杆2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竖杆5的一端及第二竖杆4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上杆I上,第三竖杆5的另一端及第二竖杆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下杆2上,第一竖杆3、第二竖杆4、第三竖杆5及第四竖杆24之间相互平行;
[0025]所述第一斜杆6的一端及第二斜杆7的一端与第一竖杆3的中部相连接,第三斜杆8的一端及第四斜杆9的一端与第四竖杆24的中部相连接,第一 K型结构10上底座3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竖杆4的侧面及第三竖杆5的侧面相连接,第一 K型结构10上一个支杆14的端部与第一斜杆6的另一端、第二竖杆4的一端及两个上杆I相连接,第一 K型结构10上另一个支杆14的端部与第三斜杆8的另一端、第三竖杆5的一端及两个上杆I相连接;第二 K型结构11上底座3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竖杆4的侧面及第三竖杆5的侧面相连接,第二 K型结构11上一个支杆14的端部与第二斜杆7的另一端、第二竖杆4的另一端及两个下杆2相连接,第二 K型结构11上另一个支杆14的端部与第四斜杆9的另一端、第三竖杆5的另一端及两个下杆2相连接。
[0026]本发明还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一衬垫杆12、第二衬垫杆13、第一固定杆25及第二固定杆26 ;所述第一衬垫杆12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孔,第一斜杆6的端部及第二斜杆7的端部分别插入于第一衬垫杆12的两个第一孔中,第一固定杆25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槽,第一固定杆25两端的第一槽分别扣合于第一斜杆6的侧面及第二斜杆7的侧面,第一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一竖杆3、第一衬垫杆12的一端、第一斜杆6的端部及第一固定杆25的一端将第一竖杆3、第一衬垫杆12、第一斜杆6及第一固定杆25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一竖杆3、第一衬垫杆12的另一端、第二斜杆7的端部及第一固定杆25的另一端将第一竖杆3、第一衬垫杆12、第二斜杆7及第一固定杆2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衬垫杆13上开设有两个第二孔,第三斜杆8的端部及第四斜杆9的端部分别插入于第二衬垫杆13上的两个第二孔中,第二固定杆26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槽,第二固定杆26两端的第二槽分别扣合于第三斜杆8的侧面及第四斜杆9的侧面,第三连接杆依次穿过第四竖杆24、第二衬垫杆13的一端、第三斜杆8的端部及第二固定杆26的一端将第四竖杆24、第二衬垫杆13、第三斜杆8及第二固定杆26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杆依次穿过第四竖杆24、第二衬垫杆13的另一端、第四斜杆9的端部及第二固定杆26的另一端将第四竖杆24、第二衬垫杆13、第四斜杆9及第二固定杆26固定连接。
[0027]本发明还包括第三固定杆27、第四固定杆28、第五固定杆29、第六固定杆30、第三衬垫杆15、第四衬垫杆16、第五衬垫杆17、第六衬垫杆18、第五连接杆及第六连接杆;所述第三固定杆27的一端、第四固定杆28的一端、第五固定杆29的一端及第六固定杆30的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三槽、第四槽、第五槽及第六槽,第三衬垫杆15的侧面、第四衬垫杆16的侧面、第五衬垫杆17的侧面及第六衬垫杆18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三孔、第四孔、第五孔及第六孔,第一斜杆6的端部插入于第三孔内,第一 K型结构10上一个支杆14的端部插入于第四孔内,第一 K型结构10上另一个支杆14的端部插入于第五孔内,第三斜杆8的端部插入于第六孔内,第三槽、第四槽、第五槽、第六槽分别扣合于第一斜杆6的侧面、第一 K型结构10上一个支杆14的侧面、第一 K型结构10上另一个支杆14的侧面及第三斜杆8的侧面,第五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三固定杆27的侧面、第一斜杆6的侧面、第三衬垫杆15的侧面、第二竖杆4的侧面、第四衬垫杆16的侧面、第一 K型结构10上一个支杆14的侧面及第四固定杆28的侧面将第三固定杆27、第一斜杆6、第三衬垫杆15、第二竖杆4、第四衬垫杆16、第一 K型结构10上一个支杆14及第四固定杆28固定连接;第六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五固定杆29的侧面、第一 K型结构10上另一个支杆14的侧面、第五衬垫杆17的侧面、第三竖杆5的侧面、第六衬垫杆18的侧面、第三斜杆8的侧面及第六固定杆30的侧面将第五固定杆29、第一 K型结构10上另一个支杆14、第五衬垫杆17、第三竖杆5、第六衬垫杆18、第三斜杆8及第六固定杆30固定连接。
[0028]本发明还包括第七固定杆31、第八固定杆32、第九固定杆33、第十固定杆34、第七衬垫杆19、第八衬垫杆20、第九衬垫杆21、第十衬垫杆22、第七连接杆及第八连接杆;所述第七固定杆31的一端、第八固定杆32的一端、第九固定杆33的一端及第十固定杆34的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七槽、第八槽、第九槽及第十槽,第七衬垫杆19的侧面、第八衬垫杆20的侧面、第九衬垫杆21的侧面及第十衬垫杆22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七孔、第八孔、第九孔及第十孔,第二斜杆7的端部插入于第七孔内,第二 K型结构11上一个支杆14的端部插入于第八孔内,第二 K型结构11上另一个支杆14的端部插入于第九孔内,第四斜杆9的端部插入于第十孔内,第七槽、第八槽、第九槽、第十槽分别扣合于第二斜杆7的侧面、第二 K型结构11上一个支杆14的侧面、第二 K型结构11上另一个支杆14的侧面及第四斜杆9的侧面,第七连接杆依次穿 过第七固定杆31的侧面、第二斜杆7的侧面、第七衬垫杆19的侧面、第二竖杆4的侧面、第八衬垫杆20的侧面、第二 K型结构11上一个支杆14的侧面及第八固定杆32的侧面将第七固定杆31、第二斜杆7、第七衬垫杆19、第二竖杆4、第八衬垫杆20、第二 K型结构11上一个支杆14及第八固定杆32固定连接;第八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九固定杆33的侧面、第二 K型结构11上另一个支杆14的侧面、第九衬垫杆21的侧面、第三竖杆5的侧面、第十衬垫杆22的侧面、第四斜杆9的侧面及第十固定杆34的侧面将第九固定杆33、第二 K型结构11上另一个支杆14、第九衬垫杆21、第三竖杆5、第十衬垫杆22、第四斜杆9及第十固定杆34固定连接。
[0029]所述第一 K型结构10及第二 K型结构11均包括底座36、两个支杆14、第十一固定杆35、第十一衬垫杆23、垫片、第九连接杆及第十连接杆,底座36包括第一底座杆及第二底座杆;所述第一底座杆的侧面与第二底座杆的侧面相接触,第一底座杆的侧面开设有两个第十一槽,所述两个第十一槽分别扣合于第二竖杆4的侧面及第三竖杆5的侧面,所述第二底座杆的侧面开设有两个第十二槽,所述两个第十二槽分别扣合于第二竖杆4的侧面及第三竖杆5的侧面,第^ 固定杆3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十三槽,第^ 衬垫杆23侧面开设有两个第十一孔,两个支杆14的端部分别插入于所述两个第十一孔内,第十一固定杆35两端的第十三槽分别扣合于两个支杆14的侧面,所述第九连接杆依次穿过垫片、底座36、第i 衬垫杆23、一个支杆14及第^ 固定板35将垫片、底座36、第^ 衬垫杆23、一个支杆14及第^ 固定板35固定连接,第十连接杆依次穿过垫片、底座36、第^ 衬垫杆23、另一个支杆14及第^ 固定板35将垫片、底座36、第^ 衬垫杆23、另一个支杆14及第十一固定板35固定连接。[0030]本发明还包括第十一连接杆、第十二连接杆、第十三连接杆及第十四连接杆,所述两个上杆I的侧面开设有四个第十三槽,两个上杆I上的四个第十三槽均分别扣合于第一竖杆3的侧面、第二竖杆4的侧面、第三竖杆5的侧面及第四竖杆24的侧面,第十一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上杆I的侧面、第一竖杆3的侧面及另一个上杆I的侧面将两个上杆I及第一竖杆3固定连接,第十二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上杆I的侧面、第二竖杆4的侧面及另一个上杆I将两个上杆I及第二竖杆4固定连接,第十三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上杆I的侧面、第三竖杆5的侧面及另一个上杆I将两个上杆I及第三竖杆5固定连接,第十四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上杆I的侧面、第四竖杆24的侧面及另一个上杆I将两个上杆I及第四竖杆24固定连接。另外,本发明还包括第十五连接杆、第十六连接杆、第十七连接杆及第十八连接杆,所述两个下杆2的侧面开设有四个第十四槽,两个下杆2上的四个第十四槽均分别扣合于第一竖杆3的侧面、第二竖杆4的侧面、第三竖杆5的侧面及第四竖杆24的侧面,第十五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下杆2的侧面、第一竖杆3的侧面及另一个下杆2的侧面将两个下杆2及第一竖杆3固定连接,第十六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下杆2的侧面、第二竖杆4的侧面及另一个下杆2将两个下杆2及第二竖杆4固定连接,第十七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下杆2的侧面、第三竖杆5的侧面及另一个下杆2将两个上杆I及第三竖杆5固定连接,第十八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下杆2的侧面、第四竖杆24的侧面及另一个下杆2将两个下杆2及第四竖杆24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开洞口的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竖杆(3)、第二竖杆(4)、第三竖杆(5)、第四竖杆(24)、两个上杆(I)、两个下杆(2)、第一 K型结构(10)、第二 K型结构(11)、第一斜杆(6)、第二斜杆(7)、第三斜杆⑶及第四斜杆(9); 所述两个上杆(I)的侧面固定连接,两个下杆(2)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竖杆(3)的一端与两个上杆(I)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竖杆(3)的另一端与两个下杆(2)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竖杆(24)的一端与两个上杆(I)的另一端相连接,第四竖杆(24)的另一端与两个下杆(2)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竖杆(5)的一端及第二竖杆(4)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上杆(I)上,第三竖杆(5)的另一端及第二竖杆(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下杆(2)上,第一竖杆(3)、第二竖杆(4)、第三竖杆(5)及第四竖杆(24)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斜杆出)的一端及第二斜杆(7)的一端与第一竖杆(3)的中部相连接,第三斜杆(8)的一端及第四斜杆(9)的一端与第四竖杆(24)的中部相连接,第一 K型结构(10)上底座(3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竖杆(4)的侧面及第三竖杆(5)的侧面相连接,第一 K型结构(10)上一个支杆(14)的端部与第一斜杆(6)的另一端、第二竖杆(4)的一端及两个上杆(I)相连接,第一 K型结构(10)上另一个支杆(14)的端部与第三斜杆(8)的另一端、第三竖杆(5)的一端及两个上杆(I)相连接;第二 K型结构(11)上底座(3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竖杆(4)的侧面及第三竖杆(5)的侧面相连接,第二 K型结构(11)上一个支杆(14)的端部与第二斜杆(7)的另一端、第二竖杆(4)的另一端及两个下杆(2)相连接,第二 K型结构(11)上另一个支杆(14)的端部与第四斜杆(9)的另一端、第三竖杆(5)的另一端及两个下杆(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洞口的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一衬垫杆(12)、第二衬垫杆(13)、第一固定杆(25)及第二固定杆(26); 所述第一衬垫杆(12)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孔,第一斜杆(6)的端部及第二斜杆(7)的端部分别插入于第一衬垫杆(12)的两个第一孔中,第一固定杆(25)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槽,第一固定杆(25)两端的第一槽分别扣合于第一斜杆(6)的侧面及第二斜杆(7)的侧面,第一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一竖杆(3)、第一衬垫杆(12)的一端、第一斜杆(6)的端部及第一固定杆(25)的一端将第一竖杆(3)、第一衬垫杆(12)、第一斜杆(6)及第一固定杆(25)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一竖杆(3)、第一衬垫杆(12)的另一端、第二斜杆(7)的端部及第一固定杆(25)的另一端将第一竖杆(3)、第一衬垫杆(12)、第二斜杆(7)及第一固定杆(25)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衬垫杆(13)上开设有两个第二孔,第三斜杆(8)的端部及第四斜杆(9)的端部分别插入于第二衬垫杆(13)上的两个第二孔中,第二固定杆(26)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槽,第二固定杆(26)两端的第二槽分别扣合于第三斜杆(8)的侧面及第四斜杆(9)的侧面,第三连接杆依次穿过第四竖杆(24)、第二衬垫杆(13)的一端、第三斜杆(8)的端部及第二固定杆(26)的一端将第四竖杆(24)、第二衬垫杆(13)、第三斜杆(8)及第二固定杆(26)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杆依次穿过第四竖杆(24)、第二衬垫杆(13)的另一端、第四斜杆(9)的端部及第二固定杆(26)的另一端将第四竖杆(24)、第二衬垫杆(13)、第四斜杆(9)及第二固定杆(2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洞口的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固定杆(27)、第四固定杆(28)、第五固定杆(29)、第六固定杆(30)、第三衬垫杆(15)、第四衬垫杆(16)、第五衬垫杆(17)、第六衬垫杆(18)、第五连接杆及第六连接杆; 所述第三固定杆(27)的一端、第四固定杆(28)的一端、第五固定杆(29)的一端及第六固定杆(30)的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三槽、第四槽、第五槽及第六槽,第三衬垫杆(15)的侧面、第四衬垫杆(16)的侧面、第五衬垫杆(17)的侧面及第六衬垫杆(18)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三孔、第四孔、第五孔及第六孔,第一斜杆(6)的端部插入于第三孔内,第一 K型结构(10)上一个支杆(14)的端部插入于第四孔内,第一K型结构(10)上另一个支杆(14)的端部插入于第五孔内,第三斜杆(8)的端部插入于第六孔内,第三槽、第四槽、第五槽、第六槽分别扣合于第一斜杆(6)的侧面、第一 K型结构(10)上一个支杆(14)的侧面、第一 K型结构(10)上另一个支杆(14)的侧面及第三斜杆(8)的侧面,第五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三固定杆(27)的侧面、第一斜杆(6)的侧面、第三衬垫杆(15)的侧面、第二竖杆(4)的侧面、第四衬垫杆(16)的侧面、第一 K型结构(10)上一个支杆(14)的侧面及第四固定杆(28)的侧面将第三固定杆(27)、第一斜杆(6)、第三衬垫杆(15)、第二竖杆(4)、第四衬垫杆(16)、第一K型结构(10)上一个支杆(14)及第四固定杆(28)固定连接;第六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五固定杆(29)的侧面、第一 K型结构(10)上另一个支杆(14)的侧面、第五衬垫杆(17)的侧面、第三竖杆(5)的侧面、第六衬垫杆(18)的侧面、第三斜杆(8)的侧面及第六固定杆(30)的侧面将第五固定杆(29)、第一 K型结构(10)上另一个支杆(14)、第五衬垫杆(17)、第三竖杆(5)、第六衬垫杆(18)、第三斜杆(8)及第六固定杆(3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洞口的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七固定杆(31)、第八固定杆(32)、第九固定杆(33)、第十固定杆(34)、第七衬垫杆(19)、第八衬垫杆(20)、第九衬垫杆(21)、第十衬垫杆(22)、第七连接杆及第八连接杆; 所述第七固定杆(31)的一端、第八固定杆(32)的一端、第九固定杆(33)的一端及第十固定杆(34)的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七槽、第八槽、第九槽及第十槽,第七衬垫杆(19)的侧面、第八衬垫杆(20)的侧面、第九衬垫杆(21)的侧面及第十衬垫杆(22)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七孔、第八孔、第九孔及第十孔,第二斜杆(7)的端部插入于第七孔内,第二 K型结构(11)上一个支杆(14)的端部插入于第八孔内,第二K型结构(11)上另一个支杆(14)的端部插入于第九孔内,第四斜杆(9)的端部插入于第十孔内,第七槽、第八槽、第九槽、第十槽分别扣合于第二斜杆(7)的侧面、第二 K型结构(11)上一个支杆(14)的侧面、第二 K型结构(11)上另一个支杆(14)的侧面及第四斜杆(9)的侧面,第七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七固定杆(31)的侧面、第二斜杆(7)的侧面、第七衬垫杆(19)的侧面、第二竖杆(4)的侧面、第八衬垫杆(20)的侧面、第二 K型结构(11)上一个支杆(14)的侧面及第八固定杆(32)的侧面将第七固定杆(31)、第二斜杆(7)、第七衬垫杆(19)、第二竖杆(4)、第八衬垫杆(20)、第二K型结构(11)上一个支杆(14)及第八固定杆(32)固定连接;第八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九固定杆(33)的侧面、第二 K型结构(11)上另一个支杆(14)的侧面、第九衬垫杆(21)的侧面、第三竖杆(5)的侧面、第十衬垫杆(22)的侧面、第四斜杆(9)的侧面及第十固定杆(34)的侧面将第九固定杆(33)、第二 K型结构(11)上另一个支杆(14)、第九衬垫杆(21)、第三竖杆(5)、第十衬垫杆(22)、第四斜杆(9)及第十固定杆(3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洞口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K型结构(10)及第二K型结构(11)均包括底座(36)、两个支杆(14)、第^ 固定杆(35)、第^ 衬垫杆(23)、垫片、第九连接杆及第十连接杆,底座(36)包括第一底座杆及第二底座杆; 所述第一底座杆的侧面与第二底座杆的侧面相接触,第一底座杆的侧面开设有两个第十一槽,所述两个第十一槽分别扣合于第二竖杆(4)的侧面及第三竖杆(5)的侧面,所述第二底座杆的侧面开设有两个第十二槽,所述两个第十二槽分别扣合于第二竖杆(4)的侧面及第三竖杆(5)的侧面,第十一固定杆(3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十三槽,第十一衬垫杆(23)侧面开设有两个第十一孔,两个支杆(14)的端部分别插入于所述两个第十一孔内,第十一固定杆(35)两端的第十三槽分别扣合于两个支杆(14)的侧面,所述第九连接杆依次穿过垫片、底座(36)、第^ 衬垫杆(23)、一个支杆(14)及第^ 固定板(35)将垫片、底座(36)、第^ 衬垫杆(23)、一个支杆(14)及第^ 固定板(35)固定连接,第十连接杆依次穿过垫片、底座(36)、第^ 衬垫杆(23)、另一个支杆(14)及第^ 固定板(35)将垫片、底座(36)、第^ 衬垫杆(23)、另一个支杆(14)及第^ 固定板(3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洞口的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十一连接杆、第十二连接杆、第十三连接杆及第十四连接杆,所述两个上杆(I)的侧面开设有四个第十三槽,两个上杆(I)上的四个第十 三槽均分别扣合于第一竖杆(3)的侧面、第二竖杆(4)的侧面、第三竖杆(5)的侧面及第四竖杆(24)的侧面,第十一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上杆(I)的侧面、第一竖杆(3)的侧面及另一个上杆(I)的侧面将两个上杆(I)及第一竖杆(3)固定连接,第十二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上杆(I)的侧面、第二竖杆(4)的侧面及另一个上杆(I)将两个上杆(I)及第二竖杆(4)固定连接,第十三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上杆(I)的侧面、第三竖杆(5)的侧面及另一个上杆(I)将两个上杆(I)及第三竖杆(5)固定连接,第十四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上杆(I)的侧面、第四竖杆(24)的侧面及另一个上杆(I)将两个上杆(I)及第四竖杆(2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洞口的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十五连接杆、第十六连接杆、第十七连接杆及第十八连接杆,所述两个下杆(2)的侧面开设有四个第十四槽,两个下杆(2)上的四个第十四槽均分别扣合于第一竖杆(3)的侧面、第二竖杆(4)的侧面、第三竖杆(5)的侧面及第四竖杆(24)的侧面,第十五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下杆(2)的侧面、第一竖杆(3)的侧面及另一个下杆(2)的侧面将两个下杆(2)及第一竖杆(3)固定连接,第十六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下杆(2)的侧面、第二竖杆(4)的侧面及另一个下杆(2)将两个下杆(2)及第二竖杆(4)固定连接,第十七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下杆(2)的侧面、第三竖杆(5)的侧面及另一个下杆(2)将两个上杆(I)及第三竖杆(5)固定连接,第十八连接杆依次穿过一个下杆(2)的侧面、第四竖杆(24)的侧面及另一个下杆(2)将两个下杆(2)及第四竖杆(24)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E04B2/70GK103912075SQ201410122690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郝际平, 田黎敏, 于金光, 郑江, 赵淋伟, 田轲 申请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