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杆扶正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67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杆扶正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杆扶正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涉及电杆安装领域。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使用方式简便且工作效率高,使用后可有效确保电杆在架设完成后,在较长时间内依然保持高度铅垂的电杆扶正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所述扶正装置包括基座、外筒、动筒、静筒和驱动装置。按以下步骤进行工作:1)初期准备;2)电杆放入;3)动筒旋入;4)电杆扶正;5)动筒移除源;6)电杆固封。本发明具有实施方便、工作效率高、施工效果好、可在较长时间内确保电杆保持铅垂的特点。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杆安装领域,尤其涉及电杆扶正装置的改进。 一种电杆扶正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低压架空线路是居民生活及农业生产所用的线路,低压架空线路多由水泥电杆支 撑架设。在传统施工工艺中,电杆的架设通常由吊车将电杆吊起,再放置入预设的杆坑中。 然而,受土质松软、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影响,电杆在架设过程中或架设完成后极易发成倾 斜,且不易校正;这样,给电杆的正常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并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0003] 对此,国家局于2013年9月18日公告了一份名为"立杆扶正器"、申请号为 "2013202168393. 4"的文献,该案在使用时安装于电杆的顶端与吊车之间,从而确保电杆在 放入杆坑前始终保持铅垂状态;然而,该案依然无法有效解决因上述中土质松软、操作不规 范等因素而导致的电杆在架设过程中或架设完成后极易发成倾斜的问题。
[0004] 此外,国家局还于2014年6月18日公布了一份名为"电杆扶正器"、申请号为 "201410094723. 2"的文献,该案提出了一种在电杆架设完成后以千斤顶为动力源对电杆进 行扶正的装置;然而,该案也存在着结构繁杂、操作不易、转运不易等缺陷,同时,其也存在 着扶正后依然易倾斜的现象。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使用方式简便且工作效率高,使用后 可有效确保电杆在架设完成后,在较长时间内依然保持高度铅垂的电杆扶正装置及其工作 方法。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设在杆坑中、且用于安装电杆,所述电杆呈圆台状;所述扶 正装置包括基座、外筒、动筒、静筒和驱动装置;所述杆坑呈圆槽状,所述基座贴合在所述杆 坑的坑底、且基座中部开设有用于容置电杆底端的容置孔,所述外筒的外壁贴合在杆坑的 坑壁上、且与杆坑固定连接,所述外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且外筒与容置孔同轴心; 所述动筒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动筒的内壁上开设有环 形凹槽,所述静筒容置在所述环形凹槽内、且与所述动筒同轴心,所述静筒用于套设所述电 杆;所述驱动装置设在所述杆坑外、且用于驱动所述动筒绕自身轴心做旋转运动。
[0007]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齿轮盘和若干动力源,所述齿轮盘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动筒的顶 面上、且齿轮盘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 > 动筒顶端的内径,所述齿轮盘的外壁 上设有从动齿; 若干所述动力源均布在所述齿轮盘外,所述动力源包括齿轮棒、驱动电机和链轮,所述 齿轮棒坚直设置、且齿轮棒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从动齿啮合的主动齿,所述驱动电机设在 所述齿轮棒远离所述齿轮盘的一侧、且通过链轮驱动齿轮棒绕自身轴心做旋转运动。
[0008] 所述静筒的内壁与静筒中轴线之间的锥度=电杆外壁与电杆轴心之间的锥度,所 述静筒底端的内径< 电杆底端的外径。
[0009] 所述容置孔的孔径 < 所述动筒底端的内径。
[0010] 按以下步骤进行工作: 1) 、初期准备:依次将基座和外筒装入杆坑中,并完成外筒的外壁与杆坑的内壁之间的 固定连接;将若干动力源安装在预设位置,并完成齿轮盘与动筒顶面之间的固定连接; 2) 、电杆放入:先将安装有静筒和齿轮盘的动筒套设在电杆上部,在通过吊车吊运电 杆,使得电杆的底端伸入基座中部的容置孔中; 3) 、动筒旋入:在移除吊车前,控制动筒下行,使得主动齿与从动齿啮合、且外螺纹与内 螺纹咬合; 4) 、电杆扶正:移除吊车、开启驱动电机,使得齿轮盘带动动筒旋转、且动筒带动静筒下 行,直至动筒底面与基座贴合; 5) 、动筒移除:先控制驱动电机反向旋转,使得动筒上行,直至与外筒分离;再取下安 装有静筒和齿轮盘的动筒;最后拆除若干动力源; 6) 、电杆固封:向外筒与电杆之间注入水泥,使其自然风干;完毕。
[0011] 本发明结合运用于电杆的架设(安装)过程中,在电杆的安装过程中通过静筒对电 杆的压迫运动,有效完成了对电杆的扶正,即有效的确保了电杆在安装完成后保持高度铅 垂;同时,将对电杆下方泥土的夯实融合在步骤4),即电杆扶正同时完成泥土夯实;具有实 施方便、工作效率高、施工效果好、可在较长时间内确保电杆保持铅垂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图3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图4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三, 图5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四, 图6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五; 图中1是基座,10是容置孔,2是外筒,3是动筒,4是静筒,5是驱动装置,51是齿轮盘, 52是齿轮棒,53是驱动电机,54是链轮,6是电杆,7是杆坑。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本发明如图1-6所示,设在杆坑7中、且用于安装电杆6,所述电杆6呈圆台状;所 述扶正装置包括基座1、外筒2、动筒3、静筒4和驱动装置5 ;所述杆坑7呈圆槽状,所述基 座1贴合在所述杆坑7的坑底、且基座1中部开设有用于容置电杆6底端的容置孔10,所述 外筒2的外壁贴合在杆坑7的坑壁上、且与杆坑7固定连接,所述外筒2的内壁上开设有内 螺纹、且外筒2与容置孔10同轴心; 所述动筒3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动筒3的内壁上开设有 环形凹槽,所述静筒4容置在所述环形凹槽内、且与所述动筒3同轴心,所述静筒4用于套 设所述电杆6 ;所述驱动装置5设在所述杆坑7外、且用于驱动所述动筒3绕自身轴心做旋 转运动。
[0014] 由于现有技术中包含了多种可实现驱动目的(即驱动动筒绕自身轴心做旋转运 动)的驱动装置,因此本案中仅以以下实施例,也是实际施工中最常用的驱动装置作代表性 说明: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齿轮盘51和若干动力源,所述齿轮盘51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动筒 3的顶面上、且齿轮盘5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动筒3顶端的内径,所述齿 轮盘51的外壁上设有从动齿; 若干所述动力源均布在所述齿轮盘51外,所述动力源包括齿轮棒52、驱动电机53和链 轮54,所述齿轮棒52坚直设置、且齿轮棒52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从动齿啮合的主动齿,所 述驱动电机53设在所述齿轮棒52远离所述齿轮盘51的一侧、且通过链轮54驱动齿轮棒 52绕自身轴心做旋转运动。
[0015] 所述静筒4的内壁与静筒4中轴线之间的锥度=电杆6外壁与电杆6轴心之间的 锥度,所述静筒4底端的内径<电杆6底端的外径。从而确保静筒的内壁最终贴合在电杆 的下部,有效增加了电杆的受力面积,进而可高效的对电杆进行扶正;同时,由于静筒与电 杆的贴合,使得静筒的向下运动将在扶正电杆的同时,给电杆一向下的力,从而使得电杆在 扶正过程的同时完成对电杆下方的泥土的夯实。
[0016] 所述容置孔10的孔径<所述动筒3底端的内径。从而确保动筒在下行初期时可 有效、方便的旋入外筒中,与外筒完成对接。
[0017] 按以下步骤进行工作: 1) 、初期准备:依次将基座1和外筒2装入杆坑7中,并完成外筒2的外壁与杆坑7的 内壁之间的固定连接;将若干动力源安装在预设位置,并完成齿轮盘51与动筒3顶面之间 的固定连接; 2) 、电杆放入,如图2所不:先将安装有静筒4和齿轮盘51的动筒3套设在电杆6上 部,在通过吊车吊运电杆6,使得电杆6的底端伸入基座1中部的容置孔10中; 3) 、动筒旋入,如图3所示:在移除吊车前,控制动筒3下行,使得主动齿与从动齿啮合、 且外螺纹与内螺纹咬合; 4) 、电杆扶正,如图4-5所示:移除吊车、开启驱动电机53,使得齿轮盘51带动动筒3旋 转、且动筒3带动静筒4下行,直至动筒3底面与基座1贴合;这样,即使在此前出现电杆轴 心不铅垂、电杆轴心与容置孔轴心不一致等现象,均可通过静筒的逐渐压迫,从而迫使电杆 的轴心最终与静筒的轴心一致;而静筒与动筒之间、动筒与外筒之间、外筒与容置孔之间均 同轴心,因此,也确保了电杆与容置孔之间同轴心,即确保了电杆的铅垂;与此同时,静筒在 压迫电杆平移的同时(或在电杆已与容置孔同轴心之后),也逐渐压迫电杆下行,从而夯实 电杆底端的泥土,有效避免了电杆安装完成后因土质松软而引发的"二次倾斜"; 5) 、动筒移除:先控制驱动电机53反向旋转,使得动筒3上行,直至与外筒2分离;再取 下安装有静筒4和齿轮盘51的动筒3 ;最后拆除若干动力源;使得动筒、静筒和驱动装置可 反复使用,从而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 6) 、电杆固封,如图6所示:向外筒2与电杆6之间注入水泥,使其自然风干;这样,通过 水泥固封后,外筒上的内螺纹将有效提升外筒与水泥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而在水泥凝固后 有效提升电杆的稳定性,即有效延长保持铅垂的时间;完毕。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杆扶正装置,设在杆坑中、且用于安装电杆,所述电杆呈圆台状;其特征在 于,所述扶正装置包括基座、外筒、动筒、静筒和驱动装置;所述杆坑呈圆槽状,所述基座贴 合在所述杆坑的坑底、且基座中部开设有用于容置电杆底端的容置孔,所述外筒的外壁贴 合在杆坑的坑壁上、且与杆坑固定连接,所述外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且外筒与容置孔 同轴心; 所述动筒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动筒的内壁上开设有环 形凹槽,所述静筒容置在所述环形凹槽内、且与所述动筒同轴心,所述静筒用于套设所述电 杆;所述驱动装置设在所述杆坑外、且用于驱动所述动筒绕自身轴心做旋转运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杆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齿轮盘 和若干动力源,所述齿轮盘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动筒的顶面上、且齿轮盘的中部开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的孔径 > 动筒顶端的内径,所述齿轮盘的外壁上设有从动齿; 若干所述动力源均布在所述齿轮盘外,所述动力源包括齿轮棒、驱动电机和链轮,所述 齿轮棒坚直设置、且齿轮棒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从动齿啮合的主动齿,所述驱动电机设在 所述齿轮棒远离所述齿轮盘的一侧、且通过链轮驱动齿轮棒绕自身轴心做旋转运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杆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筒的内壁与静筒中 轴线之间的锥度=电杆外壁与电杆轴心之间的锥度,所述静筒底端的内径< 电杆底端的外 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杆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孔的孔径<所述 动筒底端的内径。
5. -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杆扶正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 行工作: 1) 、初期准备:依次将基座和外筒装入杆坑中,并完成外筒的外壁与杆坑的内壁之间的 固定连接;将若干动力源安装在预设位置,并完成齿轮盘与动筒顶面之间的固定连接; 2) 、电杆放入:先将安装有静筒和齿轮盘的动筒套设在电杆上部,在通过吊车吊运电 杆,使得电杆的底端伸入基座中部的容置孔中; 3) 、动筒旋入:在移除吊车前,控制动筒下行,使得主动齿与从动齿啮合、且外螺纹与内 螺纹咬合; 4) 、电杆扶正:移除吊车、开启驱动电机,使得齿轮盘带动动筒旋转、且动筒带动静筒下 行,直至动筒底面与基座贴合; 5) 、动筒移除:先控制驱动电机反向旋转,使得动筒上行,直至与外筒分离;再取下安 装有静筒和齿轮盘的动筒;最后拆除若干动力源; 6) 、电杆固封:向外筒与电杆之间注入水泥,使其自然风干;完毕。
【文档编号】E04H12/22GK104120912SQ201410381283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5日
【发明者】徐玉祥, 吴云, 吴晶晶, 练媛媛, 秦烨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江苏省电力公司, 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 江苏省电力公司仪征市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