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装配式上下人行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178阅读:1431来源:国知局
深基坑装配式上下人行通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基坑装配式上下人行通道,包括:分别由四个方通立柱按长方形四个顶点位置竖立形成的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在竖直方向上分别间隔分布有多层楼梯平台,且左固定架楼梯平台与右固定架楼梯平台在高度上间隔错开,楼梯平台一侧与位于相对一侧固定架的上一层楼梯平台通过一倾斜设置的楼梯台阶板相连,楼梯平台另一侧与下一层楼梯平台通过倾斜设置的楼梯台阶板相连。本实用新型中人行通道采用了装配式结构,方通立柱构成左右两相对的固定架,便于在两相对固定架之间装配楼梯台阶板,拆装过程简单,省工、省事,可反复拆装重复使用,材料浪费小,增强了上下人行通道的实用性、安全性、美观及材料的重复利用性。
【专利说明】深基坑装配式上下人行通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装配式上下人行通道。【背景技术】
[0002]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所设置的深基坑上下人行通道主要是搭设钢管架或主要构件通过焊接搭设,此类人行通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拆装过程烦琐,费工、费事;二、基本都是一次性使用,重复利用率较低、材料浪费大,且影响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深基坑装配式上下人行通道,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深基坑装配式上下人行通道,包括:由四个方通立柱按长方形四个顶点位置竖立形成的左固定架、由四个方通立柱按长方形四个顶点位置竖立形成的右固定架,左固定架与右固定架相对设置,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在竖直方向上分别间隔分布有多层楼梯平台,且左固定架楼梯平台与右固定架楼梯平台在高度上间隔错开,左固定架楼梯平台的四角分别通过钲接板固定在左固定架的四个方通立柱上,右固定架楼梯平台的四角分别通过钲接板固定在右固定架的四个方通立柱上;位于最高层的楼梯平台与最底层楼梯平台之间的楼梯平台,该楼梯平台一侧与位于相对一侧固定架的上一层楼梯平台通过一倾斜设置的楼梯台阶板相连,该楼梯平台另一侧与位于相对一侧固定架的下一层楼梯平台通过另一倾斜设置的楼梯台阶板相连,楼梯台阶板的上表面设有台阶,楼梯台阶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水平开口的卡槽,卡槽的槽底设有第一通孔,楼梯平台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向下的U型回弯槽,楼梯平台用于固定楼梯台阶板的一端的U型回弯槽槽底设有与该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楼梯平台用于固定楼梯台阶板的一端嵌入与其相连的楼梯台阶板卡槽内,且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用螺杆固定,钲接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楼梯平台四角上U型回弯槽下槽壁上分别设有第四通孔,楼梯平台四角上U型回弯槽下槽壁固定在对应的钲接板上,且通过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用螺杆连接固定,位于最上层的楼梯平台用于衔接建筑物楼板层,位于最下层的楼梯平台通过倾斜设置的楼梯台阶板连接地面。
[0005]优选地,方通立柱底端固定在金属基座上,金属基座通过其圆周上向下延伸分布的金属埋杆固定在深埋地下的混凝土基座内。
[0006]优选地,楼梯平台包括矩形钢架及固定在矩形钢架上的钢丝网,矩形钢架中间设有加固横梁。
[0007]优选地,楼梯台阶板的两侧设有护栏。
[0008]优选地,楼梯平台未正对相对一侧固定架的三面均设有金属防护网。
[0009]优选地,靠近建筑物一侧的方通立柱通过金属杆与建筑物墙体或建筑物支柱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方通立柱包括多个两端设有连接座的金属立柱,该多个金属立柱首尾依次连接且在连接处的连接座通过螺杆固定。[0011]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下人行通道采用了装配式结构,方通立柱构成左右两相对的固定架,便于在两相对固定架之间装配楼梯台阶板,拆装过程简单,省工、省事,可反复拆装重复使用,材料浪费小,增强了上下人行通道的实用性、安全性、美观及材料的重复利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人行通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人行通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方通立柱通过钲接板与楼梯平台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楼梯平台与楼梯台阶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方通立柱与混凝土基座结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方通立柱与混凝土基座结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楼梯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人行通道与建筑物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
[00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深基坑装配式上下人行通道,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由四个方通立柱I按长方形四个顶点位置竖立形成的左固定架11、由四个方通立柱
I按长方形四个顶点位置竖立形成的右固定架12,左固定架11与右固定架12相对设置,左固定架11和右固定架12在竖直方向上分别间隔分布有多层楼梯平台2,且左固定架楼梯平台与右固定架楼梯平台在高度上间隔错开,即左固定架上的楼梯平台与右固定架上的楼梯平台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左固定架楼梯平台的四角分别通过钲接板3固定在左固定架11的四个方通立柱上,右固定架楼梯平台的四角分别通过钲接板3固定在右固定架12的四个方通立柱上,在图3中示出了方通立柱I与楼梯平台2之间的固定结构;位于最高层的楼梯平台(图2中为右固定架12上的最高层楼梯平台)与最底层楼梯平台(同样为图2中右固定架12上的最底层楼梯平台)之间的楼梯平台2,该楼梯平台2 —侧(或为左侧或为右侧)与位于相对一侧固定架(若是左固定架上的楼梯平台,则相对一侧固定架为右固定架)的上一层楼梯平台通过一倾斜设置的楼梯台阶板4相连,该楼梯平台另一侧(若左侧以连接了一个楼梯台阶板,则为该楼梯台阶板右侧)与位于相对一侧固定架的下一层楼梯平台通过另一倾斜设置的楼梯台阶板4相连,楼梯台阶板4的上表面设有台阶,楼梯台阶板4的两端分别设有水平开口的卡槽41,卡槽41的槽底设有第一通孔,楼梯平台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向下的U型回弯槽21,楼梯平台2用于固定楼梯台阶板的一端的U型回弯槽槽底设有与该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楼梯平台用于固定楼梯台阶板的一端嵌入与其相连的楼梯台阶板4卡槽41内,且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用螺杆101固定,在图4中示出了该楼梯台阶板与楼梯平台的U型回弯槽的固定结构,钲接板3上设有第三通孔(本实施例中钲接板为具有一个水平平面且该水平平面底部设置一三角铁的固定钢板,钲接板侧壁通过螺栓与方通立柱侧壁固定,当然在他实施例中钲接板与方通立柱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楼梯平台2四角上U型回弯槽21下槽壁上分别设有第四通孔,楼梯平台四角上U型回弯槽下槽壁固定在对应的钲接板上,且通过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用螺杆101连接固定,位于最上层的楼梯平台用于衔接建筑物楼板层,在最上层楼层平台与建筑物楼板层之间可以通过连接板衔接,当然在其他层的楼梯平台也可以通过连接板与该层的楼板层衔接,使得工人可以随意到达每个建筑物楼层,位于最下层的楼梯平台通过倾斜设置的楼梯台阶板连接地面。
[0024]为了进一步保证安全,楼梯平台2未正对相对一侧固定架的三面均设有金属防护网5,若需要进入到建筑物的某个楼层,则在该楼梯平台相对建筑物的一侧不设置防护网即形成入口 10。而且在楼梯台阶板4的两侧设有护栏42,人员上下时能够更加平稳放心。
[0025]本实施例中在方通立柱的顶端设有顶棚9,该顶棚能够形成屋顶功能,遮风避雨,甚至能够阻挡一定的脱落物。在同一固定架上,上下两层楼梯平台之间与相邻两方通立柱围城的矩形框架的对角通过钢丝8拉紧固定,以增强固定架的结构稳固性。
[0026]为了减轻整个通道的重量,减小方通立柱的承重,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楼梯平台2包括矩形钢架22及固定在矩形钢架22上的钢丝网23,矩形钢架22中间设有加固横梁24。
[0027]为了保证固定架的根基稳定,本实施例中方通立柱I底端固定在金属基座13上,金属基座13通过其圆周上向下延伸分布的金属埋杆14固定在深埋地下的混凝土基座6内。金属埋杆14与金属基座13之间的固定可以采用螺杆固定方式,以便于方通立柱的拆装。
[0028]在其他实施例中方通立柱可以包括多个两端设有连接座的金属立柱,该多个金属立柱首尾依次连接且在连接处的连接座通过螺杆固定,以便于增加可拆装性,在现场可以临时拆装方通立柱。
[0029]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固定架的稳定性,靠近建筑物100—侧的方通立柱I通过金属杆102与建筑物墙体或建筑物支柱固定连接。
[003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深基坑装配式上下人行通道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深基坑装配式上下人行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四个方通立柱按长方形四个顶点位置竖立形成的左固定架、由四个方通立柱按长方形四个顶点位置竖立形成的右固定架,左固定架与右固定架相对设置,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在竖直方向上分别间隔分布有多层楼梯平台,且左固定架楼梯平台与右固定架楼梯平台在高度上间隔错开,左固定架楼梯平台的四角分别通过钲接板固定在左固定架的四个方通立柱上,右固定架楼梯平台的四角分别通过钲接板固定在右固定架的四个方通立柱上;位于最高层的楼梯平台与最底层楼梯平台之间的楼梯平台,该楼梯平台一侧与位于相对一侧固定架的上一层楼梯平台通过一倾斜设置的楼梯台阶板相连,该楼梯平台另一侧与位于相对一侧固定架的下一层楼梯平台通过另一倾斜设置的楼梯台阶板相连,楼梯台阶板的上表面设有台阶,楼梯台阶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水平开口的卡槽,卡槽的槽底设有第一通孔,楼梯平台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向下的U型回弯槽,楼梯平台用于固定楼梯台阶板的一端的U型回弯槽槽底设有与该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楼梯平台用于固定楼梯台阶板的一端嵌入与其相连的楼梯台阶板卡槽内,且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用螺杆固定,钲接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楼梯平台四角上U型回弯槽下槽壁上分别设有第四通孔,楼梯平台四角上U型回弯槽下槽壁固定在对应的钲接板上,且通过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用螺杆连接固定,位于最上层的楼梯平台用于衔接建筑物楼板层,位于最下层的楼梯平台通过倾斜设置的楼梯台阶板连接地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装配式上下人行通道,其特征在于,方通立柱底端固定在金属基座上,金属基座通过其圆周上向下延伸分布的金属埋杆固定在深埋地下的混凝土基座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装配式上下人行通道,其特征在于,楼梯平台包括矩形钢架及固定在矩形钢架上的钢丝网,矩形钢架中间设有加固横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装配式上下人行通道,其特征在于,楼梯台阶板的两侧设有护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装配式上下人行通道,其特征在于,楼梯平台未正对相对一侧固定架的三面均设有金属防护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装配式上下人行通道,其特征在于,靠近建筑物一侧的方通立柱通过金属杆与建筑物墙体或建筑物支柱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装配式上下人行通道,其特征在于,方通立柱包括多个两端设有连接座的金属立柱,该多个金属立柱首尾依次连接且在连接处的连接座通过螺杆固定。
【文档编号】E04G27/00GK203755717SQ201420092057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8日
【发明者】甘海峰, 陈义松, 陈林, 刘攀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