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上下基坑用临时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1016阅读:3010来源:国知局
人员上下基坑用临时通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员上下基坑用临时通道,包括设置在基坑的内撑式支护上的悬挑式平台,即平台为长方形且与支护呈十字交叉,平台包括的长方形框架,框架内设置有龙骨,龙骨上铺设有台板;框架连接有丝杆,同一长边一侧的两个丝杆连接有同一个抱杆构成对支护的抱箍结构,框架与支护连接处设置有角钢制作的加固块,加固块由膨胀螺栓与支护连接;平台连接有梯段,平台和梯段各自设置有独立的栏杆。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道布置位置机动灵活,材料可重复利用性较强,节省成本,能工厂批量化加工,现场安拆简易,利用时间长,观感整体性强,符合施工管理的标准化要求。
【专利说明】人员上下基坑用临时通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施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人员上下基坑用临时通道。

【背景技术】
[0002]较深较大的基坑工程施工周期长,施工人员较多,上下基坑不便,故需设置上下的通道。目前,基坑上下的通道有以下几种:
[0003]1、钢管扣件竹笆片搭设“之”字型下人马道,现场自上而下在坚实的基础上整体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呈“之”字型布置,上铺竹笆片或脚手板做走道板,以密布网封闭做安全防护。
[0004]2、箱式梯笼,采用定型化箱式梯笼安装在现场做好基础的指定位置,层叠式安装并加固后使用。
[0005]3、方钢焊接整体框架式钢梯段,采用薄壁方钢焊接“之”字型双跑梯段框架,并主要以钢立柱为竖向受力支护体系,安装固定在现场指定基础之上,或者在内撑式支护相应位置做混凝土平台板做基础。
[0006]以上方案具有以下缺陷:
[0007]1、放置通道位置通常较狭窄,且常与现场施工部位冲突,拆装移动不便,直接影响现场施工进度,总体对现场施工布置影响较大。
[0008]2、采用的通道均自重较大,均需要通道底部有比较坚实的基础,通常为现浇混凝土基础,通道选址条件苛刻。
[0009]3、采用的材料和人工安拆费用较大,且重复利用性、周转性不强,造成施工措施成本较大。
[0010]4、采用的通道只能在基坑底板施工完成后才能安装使用,在基坑整体施工过程中使用时间较短,即便在前期挖土、支护施工阶段采用,也仅仅为临时性使用,每开挖一层还需重新拆装一次,造成浪费。
[0011]5、采用的通道安装、加工周期长、结构复杂、安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12]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道布置位置机动灵活,材料可重复利用性较强,节省成本,能工厂批量化加工,现场安拆简易,利用时间长,观感整体性强,符合施工管理的标准化要求的人员上下基坑用临时通道。
[00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员上下基坑用临时通道,包括设置在基坑的内撑式支护上的悬挑式平台,即所述平台为长方形且与所述支护呈十字交叉,所述平台包括长方形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有龙骨,所述龙骨上铺设有台板;
[0014]所述框架两个长边各设置有两个预留孔,所述预留孔连接有丝杆,同一所述长边一侧的两个所述丝杆连接有同一个抱杆构成对所述支护的抱箍结构;
[0015]所述框架与所述支护连接处设置有角钢制作的加固块,所述加固块设置有通孔,所述加固块由膨胀螺栓与所述支护连接;
[0016]所述平台连接有梯段;
[0017]所述平台和梯段各自设置有独立的栏杆。
[0018]其中,所述平台包括采用20#槽钢制作的3000mm*1000mm的长方形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有40*40*4的角钢制作的龙骨,所述龙骨上铺设有由3mm厚花纹钢板制作的台板;所述丝杆为M18的全螺纹丝杆,所述抱杆为Φ48的钢管制作,所述丝杆通过蝴蝶扣自所述抱杆中部穿过,所述丝杆底部点焊焊死,所述丝杆上端部采用两只螺母固定。
[0019]所述梯段包括由两条18#槽钢背对制作的梯架,所述梯架之间焊接有由3mm厚花纹钢Z字形折弯制作的踏步。
[0020]所述栏杆高度为1.2m,所述栏杆包括立柱,所述立柱底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梯架或框架螺栓连接。
[0021]梯段安装前需将各零部件准备妥当,同时现场准备焊机、焊条、自攻丝钻机、铁锤、16钻头、扳手、切割片锯、塔吊或吊车等工具,同时塔吊信号工I名、安装工2名、监督管理人员I名。安装前详细检查梯段及平台加工质量,确认合格方可进行安装。在平台安装前需对平台部位支护下部土体进行开挖浅坑用以安装平台加固抱杆,也可在平台部位支护下土方开挖完成后进行安装。
[0022]在选址部位的二道支护完成后在划定部位安装双侧悬挑平台,然后将第一级梯段下端部与平台螺栓连接,完成后安装栏杆,形成第一道支护到第二道支护的通道,待该部位下部第三道支护完成后在另一侧安装第二梯段,梯段上端部与平台螺栓连接,形成第二道支护到第三道支护的通道。在该选址部位周边(非正下方)第四道支护完成后选择合适位置安装单侧悬挑平台,然后安放第三梯段,梯段下端部与平台螺栓连接,形成第三道支护到第四道支护的通道。第三梯段选择不在前两梯段正下方是考虑上部梯段影响吊装。拆卸流程为安装流程倒序,不详述。
[0023]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道布置位置机动灵活: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深基坑施工现场客观存在的混凝土支护做支承体系,以分段式定型化轻型槽钢及花纹钢板制作成梯段,用以灵活安置在基坑支护各处需要布置通道的位置(支护夹角位置),且每层梯段之间搭设位置不受影响,可随时拆装部署在不影响现场施工的部位,且不需提前施工基础。通道材料可重复利用性较强,节省成本:本方案梯段可工厂或现场加工进行接长或者缩短,适应各种间隔高度的基坑支护体系,解决通道环境适应性问题。通道整体能工厂批量化加工,现场安拆简易:本方案各梯段采用统一角度、统一节点形式的做法,保证梯段通道在工厂批量化加工的便利性和现场安拆的简易性;同时不在现场加工不影响现场的施工。通道利用时间长:此梯段设计保证了自深基坑第二道支护施工完成至第二道支护拆除的地下室施工时间段内均能使用,比一般通道时间多出近一倍的使用时间。观感整体性强,符合施工管理的标准化要求:通道观感好,提高了现场临边防护与通道防护的整体性、一致性,能起到规范化、标准化施工管理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平台;2、支护;3、框架;4、丝杆;5、抱杆;6、加固块;7、梯段;8、栏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人员上下基坑用临时通道,包括设置在基坑的内撑式支护2上的悬挑式平台1,即平台I为长方形且与支护2呈十字交叉,平台I包括采用20#槽钢制作的3000mm*1000mm的长方形框架3,框架3内设置有40*40*4的角钢制作的龙骨,龙骨上铺设有由3_厚花纹钢板制作的台板。
[0028]框架3两个长边各设置有两个预留孔,预留孔连接有丝杆4,丝杆4为M18的全螺纹丝杆4,同一长边一侧的两个丝杆4连接有同一个抱杆5构成对支护2的抱箍结构,抱杆5为Φ48的钢管制作,丝杆4通过蝴蝶扣自抱杆5中部穿过,丝杆4底部点焊焊死,丝杆4上端部采用两只螺母固定。
[0029]框架3与支护2连接处设置有角钢制作的加固块6,加固块6设置有通孔,加固块6由膨胀螺栓与支护2连接;
[0030]平台I连接有梯段7,梯段7包括由两条18#槽钢背对制作的梯架,梯架之间焊接有由3mm厚花纹钢Z字形折弯制作的踏步。
[0031]平台I和梯段7各自设置有独立的栏杆8,栏杆8高度为1.2m,栏杆8包括立柱,立柱底脚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梯架或框架螺栓连接。
[0032]梯段安装前需将各零部件准备妥当,同时现场准备焊机、焊条、自攻丝钻机、铁锤、16钻头、扳手、切割片锯、塔吊或吊车等工具,同时塔吊信号工I名、安装工2名、监督管理人员I名。安装前详细检查梯段及平台I加工质量,确认合格方可进行安装。在平台I安装前需对平台I部位支护2下部土体进行开挖浅坑用以安装平台I加固抱杆5,也可在平台I部位支护2下土方开挖完成后进行安装。
[0033]在选址部位的二道支护2完成后在划定部位安装双侧悬挑平台1,然后将第一级梯段7下端部与平台I螺栓连接,完成后安装栏杆8,形成第一道支护2到第二道支护2的通道,待该部位下部第三道支护2完成后在另一侧安装第二梯段7,梯段7上端部与平台I螺栓连接,形成第二道支护2到第三道支护2的通道。在该选址部位周边(非正下方)第四道支护2完成后选择合适位置安装单侧悬挑平台1,然后安放第三梯段7,梯段7下端部与平台I螺栓连接,形成第三道支护2到第四道支护2的通道。第三梯段7选择不在前两梯段7正下方是考虑上部梯段7影响吊装。拆卸流程为安装流程倒序,不详述。
[0034]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能够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员上下基坑用临时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坑的内撑式支护上的悬挑式平台,即所述平台为长方形且与所述支护呈十字交叉,所述平台包括长方形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有龙骨,所述龙骨上铺设有台板; 所述框架两个长边各设置有两个预留孔,所述预留孔连接有丝杆,同一所述长边一侧的两个所述丝杆连接有同一个抱杆构成对所述支护的抱箍结构; 所述框架与所述支护连接处设置有角钢制作的加固块,所述加固块设置有通孔,所述加固块由膨胀螺栓与所述支护连接; 所述平台连接有梯段; 所述平台和梯段各自设置有独立的栏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员上下基坑用临时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采用20#槽钢制作的3000mm*1000mm的长方形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有40*40*4的角钢制作的龙骨,所述龙骨上铺设有由3mm厚花纹钢板制作的台板;所述丝杆为M18的全螺纹丝杆,所述抱杆为Φ48的钢管制作,所述丝杆通过蝴蝶扣自所述抱杆中部穿过,所述丝杆底部点焊焊死,所述丝杆上端部采用两只螺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员上下基坑用临时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段包括由两条18#槽钢背对制作的梯架,所述梯架之间焊接有由3mm厚花纹钢Z字形折弯制作的踏止/J/ O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员上下基坑用临时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高度为1.2m,所述栏杆包括立柱,所述立柱底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梯架或框架螺栓连接。
【文档编号】E02D17/02GK204080819SQ201420547155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3日
【发明者】张彬, 朱绪伟, 郭建坤, 郭训栋, 杨士杰, 张震, 李迪安, 卜凡国, 张爱军, 高存金, 李蕾 申请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