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竹梁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62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竹梁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原竹梁柱连接节点,包括四根原竹立柱、第一原竹横梁、第二原竹横梁和第三原竹横梁;四根原竹立柱平行布置,四根原竹立柱的中线连线构成一个正方形;四根原竹立柱中间形成相互垂直的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第一原竹横梁设置于第一缝隙内,第二原竹横梁和第三原竹横梁并排设置在第二缝隙内且位于第一原竹横梁下方;两个原竹立柱和夹持于其间的第一原竹横梁、第二原竹横梁或第三原竹横梁通过一对弧形垫片和螺栓紧固。本实用新型一种原竹梁柱连接节点,将合理的布置各立柱和横梁的位置,并利用弧形垫片和螺栓进行紧固,其结构简单,强度可靠,降低了连接节点的重量和造价,但是连接强度同钢材般牢靠。
【专利说明】一种原竹梁柱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具体涉及一种原竹梁柱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0002] 竹子具有繁殖容易、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等特点,而且一次造林成功,可年年择 伐,永续利用而不破坏生态环境。竹材纹理通直、色泽淡雅、材质坚韧,具有硬阔叶材的诸多 优点,是生产室内门、家具、地板及各种构件的理想材料。
[0003] 以原竹为主体的建筑以其建造周期短,舒适环保,造价低廉,防震性能优异等优点 受到现代环保人士尤其是地震多发地带人民的普遍欢迎,但是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由于 以原竹为主体的建筑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整体连接大多是依靠传统的榫卯结构进行固定 的,因此整体的抗拉力较弱,直接导致其整体的抗震性能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竹连接节点,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种原竹梁柱连接节点,包括四根原竹立柱、第一原竹横梁、第二原竹横梁和第三 原竹横梁;四根原竹立柱平行布置,四根原竹立柱的中线投影点连线构成一个正方形;四 根原竹立柱中间形成相互垂直的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第一原竹横梁设置于第一缝隙内, 第二原竹横梁和第三原竹横梁并排设置在第二缝隙内且位于第一原竹横梁下方;两个原竹 立柱和夹持于其间的第一原竹横梁、第二原竹横梁或第三原竹横梁通过一对弧形垫片和螺 栓紧固。
[000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原竹立柱接触第一原竹横梁、第二原竹横梁和第 三原竹横梁的部位开设有凹槽,凹槽为弧形凹槽,第一原竹横梁、第二原竹横梁和第三原竹 横梁卡于对应的一对原竹立柱的一对凹槽中。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凹槽的深度为原竹立柱直径的三分之一。
[0009]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原竹梁柱连接节点, 合理的布置各立柱和横梁的位置,并利用弧形垫片和螺栓进行紧固,其结构简单,强度可 靠,降低了连接节点的重量和造价,但是连接强度同钢材般牢靠;在立柱上开槽将原竹立柱 与横梁的接触由点接触变为面接触,且凹槽可以在坚直方向支撑横梁;由于开设凹槽,使得 整个梁柱连接节点在垂直于原竹立柱方向上的尺寸降低。本实用新型中原竹不用进行其他 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有效的利用了天然资源;实现了建筑结构部件的模块化,组装化,提 高了建筑搭建的速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0012]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3] 图4是图1所示原竹梁柱连接节点的立体图;
[0014] 图5是图3所示原竹梁柱连接节点的立体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6]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原竹梁柱连接节点,包括四根原竹立柱1、 第一原竹横梁2、第二原竹横梁3和第三原竹横梁4。
[0017] 四根原竹立柱1布置在一个正方向的四个顶点,四根原竹立柱1中间形成相互垂 直的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第一原竹横梁2设置于第一缝隙内,第二原竹横梁3和第三原竹 横梁4并排设置在第二缝隙内且位于第一原竹横梁2下方。
[0018] 两两原竹立柱1和夹持于两两原竹立柱1之间的第一原竹横梁2、第二原竹横梁3 或第三原竹横梁4通过一对弧形垫片5和螺栓6紧固,采用弧形垫片5对开孔处加以约束 能够有效防止原竹开孔处开裂。
[0019]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原竹立柱1接触横梁的部位开设 凹槽10,凹槽10为弧形凹槽,其深度为原竹立柱1直径的三分之一;这样将原竹立柱1与 横梁的接触由点接触变为面接触,且凹槽10可以在坚直方向支撑横梁;由于开设凹槽,使 得整个梁柱连接节点在垂直于原竹立柱1方向上的尺寸降低。本实用新型中原竹不用进 行其他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有效的利用了天然资源;实现了建筑结构部件的模块化,组装 化,提高了建筑搭建的速度。
[0020]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 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原竹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原竹立柱(1)、第一原竹横梁(2)、第 二原竹横梁(3)和第三原竹横梁(4);四根原竹立柱(1)平行布置,四根原竹立柱(1)的中 线投影点连线构成一个正方形;四根原竹立柱(1)中间形成相互垂直的第一缝隙和第二缝 隙,第一原竹横梁(2)设置于第一缝隙内,第二原竹横梁(3)和第三原竹横梁(4)并排设置 在第二缝隙内且位于第一原竹横梁(2)下方;两个原竹立柱(1)和夹持于其间的第一原竹 横梁(2)、第二原竹横梁(3)或第三原竹横梁(4)通过一对弧形垫片(5)和螺栓(6)紧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竹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原竹立柱(1)接触第一 原竹横梁(2)、第二原竹横梁(3)和第三原竹横梁(4)的部位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为 弧形凹槽,第一原竹横梁(2)、第二原竹横梁(3)和第三原竹横梁(4)卡于对应的一对原竹 立柱(1)的一对凹槽(10)中。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竹梁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凹槽(10)的深度为原 竹立柱(1)直径的三分之一。
【文档编号】E04B1/58GK203878764SQ201420148285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郝际平, 田黎敏, 赵淋伟, 郑江, 于金光 申请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