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连接力的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58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连接力的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强连接力的砖,包括大砌块砖,其特征在于:在大砌块砖的四周设置有凸块和凹槽,凸块和凹槽面面相对。大砌块砖上的凸块和凹槽的横截面为方形或为圆形,凸块和凹槽位于大砌块砖四周面的内侧。凸块和凹槽横贯于大砌块砖的四周面。凸块的高度在1——2厘米之间,凹槽的深度在2——3厘米之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用大砌块砖砌墙时,容易定位,而且大砌块砖相互之间就有固定连接力,可以少用水泥砂浆的量,降低建筑物的施工的材料消耗。
【专利说明】一种增强连接力的砖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强连接力的砖。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建造房屋时,仍然要用到砖,目前为了降低工业排放,很多用于混凝土框架的建筑物的墙面采用的是废弃的矿物质粉煤灰等制作的大砌块,由于这些大砌块砖的体积大,接触面有非常光滑,单纯用水泥进行砌墙时的强度偏小,需要用到大量的水泥砂浆,而且砌墙时需要对准,使其成为一个平面,工人的砌砖时非常困难,因此亟待设计出能够自身相对固定的大砌砖来克服上述缺点。满足方便容易地对大砌砖进行砌墙的任务。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大砌块砖在砌墙时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增强连接力的砖。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增强连接力的砖,包括大砌块砖,其特征在于:在大砌块砖的四周设置有凸块和凹槽,凸块和凹槽面面相对。大砌块砖上的凸块和凹槽的横截面为方形或为圆形,凸块和凹槽位于大砌块砖四周面的内侧。凸块和凹槽横贯于大砌块砖的四周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用大砌块砖砌墙时,容易定位,而且大砌块砖相互之间就有固定连接力,可以少用水泥砂浆的量,降低建筑物的施工的材料消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4]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面半剖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5]图中包括大砌块砖1,其特征在于:在大砌块砖的四周设置有凸块2和凹槽3,凸块和凹槽面面相对。大砌块砖上的凸块和凹槽的横截面为方形或为圆形,凸块和凹槽位于大砌块砖四周面的内侧。这种砖就是在砖面的内侧开设凸块和凹槽,当用于砌墙面时,工人只要在砌面上铺上少量的水泥砂浆,然后往凹槽中浇上一些水泥砂浆,就可以把后一块大砌块砖放置在上面,为了保证相互之间的交替连接,凸块和凹槽个数及之间的间距要有计算,以保证上面一块大砌块砖正好骑在下面的两块大砌块砖的中间位置。这样就可以保证墙面平整,而且只要将大砌块砖砌上后,由于凸块和凹槽之间的嵌合,不用等水泥砂浆干结,大砌块砖就相互之间有了较大的连接力,保证墙面的牢固。但是用这样的凸块和凹槽,在砌砖时,保证凸块落入凹槽时,要比较费力,特别是遇到大的砖时,搬动不轻松。
[0006]另一实施例,包括大砌块砖1,凸块4和凹槽5横贯于大砌块砖的四周面。就是大砌块砖四周呈齿状,这样的结构便于砌放,只要一个方向推动即可定位,但是墙面的平整就要靠工人再调整了,缺点是平面上的定位准确性不如前一实施例。
[0007]凸块的高度在I——2厘米之间,凹槽的深度在2——3厘米之间。考虑到大砌块砖的运输及叠放时的问题,其凸块的高度一般在2厘米一下,当然大于I厘米过浅则水泥砂浆一铺,凸块无法和凹槽产生对合了,过高的话,一是在运输时的总体高度及长度加大,影响运输量,且在生产时,大砌块砖是需要叠放在场地上进行维护,过高也会产生体积增加的问题,特别是搬运时,过高的凸块还容易撞击损坏,影响后续的砌砖的连接强度和定位的准确性。而凹槽的深度要大于凸块的高度,是为了防止凹槽中有水泥砂浆后,凸块无法完全插入,影响后续砌墙的平整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增强连接力的砖,包括大砌块砖,其特征在于:在大砌块砖的四周设置有凸块和凹槽,凸块和凹槽面面相对。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连接力的砖,其特征在于:大砌块砖上的凸块和凹槽的横截面为方形或为圆形,凸块和凹槽位于大砌块砖四周面的内侧。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连接力的砖,其特征在于:凸块和凹槽横贯于大砌块砖的四周面。
4.按权利要求1一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增强连接力的砖,其特征在于:凸块的高度在1—2厘米之间,凹槽的深度在2— 3厘米之间。
【文档编号】E04C1/00GK203924457SQ201420354794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惠友恒 申请人:惠友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