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电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62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玻璃电熔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电熔炉,它包括加料口(1)、加热元件孔(2)、热电偶孔(3)、熔化池(4)、澄清池(5)、电极孔(6)、流液洞(7)、下放流口(8)和上放料口(9),所述加料口(1)与熔化池(4)连接,所述熔化池(4)通过流液洞(7)与澄清池(5)连接,所述澄清池(5)底部与下放流口(8)连接,所述述澄清池(5)中部与上放料口(9)连接;所述熔化池(4)和澄清池(5)内的上部各设置一排加热元件孔(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电熔炉,能满足了新配方的中试生产,降低了中试成本,同时换料时间快,灵活性大,缩短了中试周期。
【专利说明】玻璃电熔炉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电熔炉。

【背景技术】
[0002]玻璃电熔炉是目前玻璃行业最先进的熔化设备之一,玻璃电熔炉的炉型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玻璃液被配合料覆盖(冷顶),不易造成原料的挥发。玻璃电熔炉在加热过程中,利用玻璃液导电的性质,将电能在玻璃液内部转换为热能,玻璃液被配合料覆盖,向周围介质散失的热量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而且没有废气带出的热损失,热效率为80%?85%。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气,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解决了火焰窑能耗高、污染大的缺陷。
[0003]目前全电熔压延工艺生产微晶玻璃,在新产品的研发中,需要采用全电熔压延工艺对新配方进行中试,而在实际的研发中,采用的是电阻炉熔制的浇铸成形,与生产工艺不相符,不能很好地获得有用的工艺参数,而以前采用的3t/d玻璃电熔炉进行中试,连续生产,中试成本过高,操作人员较多,换料周期较长,灵活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换料时间快、灵活性好的玻璃电熔炉。
[0005]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玻璃电熔炉,它包括加料口、加热元件孔、热电偶孔、熔化池、澄清池、电极孔、流液洞、下放流口和上放料口,所述加料口与熔化池连接,所述熔化池通过流液洞与澄清池连接,所述澄清池底部与下放流口连接,所述述澄清池中部与上放料口连接;所述熔化池和澄清池内的上部各设置一层加热元件孔,所述熔化池的加热元件孔下方和澄清池内的加热元件孔下方分别设置热电偶孔,所述熔化池的热电偶孔下方与所述澄清池内的热电偶孔下方各设置两层电极孔。
[000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熔化池内的两层电极孔伸入熔化池的长度不同。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熔化池内的两层电极孔中每层4个。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澄清池内的两层电极孔伸入澄清池的长度不同。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澄清池内的两层电极孔中每层4个。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熔化池内的加热元件孔为8个。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熔化池内的热电偶孔为2个。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澄清池内的加热元件孔为8个。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加热元件孔内用于安装硅碳棒。
[0016]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该玻璃电熔炉的炉体采用锆刚玉砖。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00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电熔炉,能满足了新配方的中试生产,降低了中试成本,同时换料时间快,灵活性大,缩短了中试周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0021]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玻璃电熔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0023]I —加料口,2 —加热兀件孔,3 —热电偶孔,4 —溶化池,5 —澄清池,6 —电极孔,7 一流液洞,8 —下放流口,9 一上放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5]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玻璃电熔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一种玻璃电熔炉,它包括加料口 1、加热元件孔2、热电偶孔3、熔化池4、澄清池5、电极孔
6、流液洞7、下放流口 8和上放料口 9,所述加料口 I与熔化池4连接,所述熔化池4通过流液洞7与澄清池5连接,所述澄清池5底部与下放流口 8连接,所述述澄清池5中部与上放料口 9连接;所述熔化池4和澄清池5内的上部各设置一层加热元件孔2,所述熔化池4的加热元件孔2下方和澄清池5内的加热元件孔2下方分别设置热电偶孔3,所述熔化池4的热电偶孔3下方与所述澄清池5内的热电偶孔3下方各设置两层电极孔6。
[0026]所述熔化池4内的加热元件孔2可以为8个,热电偶孔3可以为2个。
[0027]所述澄清池5内的加热元件孔2可以为8个,热电偶孔3可以为2个。
[0028]玻璃电熔炉的炉体可采用锆刚玉砖,加热元件孔2内优选安装硅碳棒。熔化池4和澄清池5内还可安装钥电极,钥电极可分为上下两层,每层4只,水平插入,其作用主要用于熔化和澄清。硅碳棒可安装于池顶,硅碳棒主要用烤窑和辅助加热。溶化池4前端上部为加料口 1,澄清池5前端设置的放料口与成形设备相接。所述熔化池4内的两层电极孔6伸入熔化池4的长度不同,其中熔化池4内的两层电极孔6中每层可以为4个。所述澄清池5内的两层电极孔6伸入澄清池5的长度不同,其中澄清池5内的两层电极孔6中每层也可为4个。通过伸入长度的不同,如上层的长度大于下层或者下层的长度大于上层,有利于均衡各个液体层次的工作。
[0029]针对【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采用以上实施例的结构,设计150kg/d间隙式出料的小型玻璃电熔炉,不仅能满足了新配方的中试生产,还降低中试成本,同时换料时间快,灵活性大,缩短了中试周期。
[0030]以上实施例的玻璃电熔炉能很好的与压延成形设备相接,可以每天出料一次,每次出玻璃液150kg,生产宽400mm,厚1mm的微晶玻璃板约14000mm,更换料方时,换料时间短,缩短了中试周期。中试获得的工艺参数也能用于规模化生产,很好地发挥了中试作用。同时该中试线为间歇式生产,与现有的3t/d的中试线相比,大大降低了中试成本,减少了操作人员,并且占地面积仅为现有生产线的1/5,筑砌材料采用生产线废弃的锆刚玉砖和钥电极,节约了设备制造费用和土地资源。
[0031]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0032]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0033]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玻璃电熔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加料口(I)、加热元件孔(2)、热电偶孔(3)、熔化池(4)、澄清池(5)、电极孔(6)、流液洞(7)、下放流口(8)和上放料口(9),所述加料口(1)与熔化池(4)连接,所述熔化池(4)通过流液洞(7)与澄清池(5)连接,所述澄清池(5)底部与下放流口(8)连接,所述述澄清池(5)中部与上放料口(9)连接;所述熔化池(4)和澄清池(5)内的上部各设置一层加热元件孔(2),所述熔化池(4)的加热元件孔(2)下方和澄清池(5)内的加热元件孔(2)下方分别设置热电偶孔(3),所述熔化池(4)的热电偶孔(3)下方与所述澄清池(5)内的热电偶孔(3)下方各设置两层电极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电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池(4)内的两层电极孔(6)伸入熔化池(4)的长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电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池(4)内的两层电极孔(6)中每层4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电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5)内的两层电极孔(6)伸入澄清池(5)的长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玻璃电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5)内的两层电极孔(6)中每层4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电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池(4)内的加热元件孔 (2)为8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电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池(4)内的热电偶孔(3)为2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电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5)内的加热元件孔(2)为8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电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孔(2)内用于安装硅碳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电熔炉,其特征在于该玻璃电熔炉的炉体采用锆刚玉砖。
【文档编号】C03B5/027GK203960028SQ201420357286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秦刚, 秦小平, 姜小元, 杨再军, 邓木春, 李蛟 申请人:四川一名微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