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侧加固施工大钢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762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侧加固施工大钢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侧加固施工大钢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钢模板(1)及其背面的作为主龙骨的双钢管(3)和作为次龙骨的角钢背楞(2);钢模板(1)与角钢背楞(2)焊接连接,双钢管(3)与角钢背楞(2)通过配套卡环(5)连接固定;在双钢管(3)上焊接设有用于从单侧对该大钢模进行加固的单侧加固卡环(4)。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大钢模不仅解决单侧对模板进行加固的问题,而且可多次周转使用,施工效率高,可以大幅缩短工期,节约工程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单侧加固施工大钢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升式、定形化可多次周转使用的墙体模板形式,属于建筑工程中模板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高层建筑中经常遇到变形缝处双剪力墙支模的问题,变形缝处双剪力墙间距为200mm~250mm,当施工完一侧剪力墙后,另一侧剪力墙的支模无作业面。常规的支模方法主要是一、采用同变形缝宽一样厚度的聚苯板,粘贴在先施工的剪力墙上,再在聚苯板上固定木模板,外侧木模板采用抛撑加固,此种方法投入成本大,聚苯板及木模板且不能重复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二、采用同变形缝宽一样长度的木枋,在上面固定木模板,外侧模板采用抛撑加固,或利用先施工剪力墙中的螺杆洞,将后施工剪力墙中加固螺杆穿过先施工剪力墙进行加固;此种方法总体投入成本大,短木枋及木模板不能重复使用。该两种方法都必须清理干净变形缝中的支模材料,否则将影响结构受力形式;每次支模都需要人工重新搭设支模材料、清理支模材料,不仅耗费人工而且影响工期。
[0003]因此,在变形缝处后施工剪力墙的支模问题本领域依然未能找到一种较好的解决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升式、定形化可多次周转使用的单侧加固施工大钢模,以解决在高层建筑中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后施工剪力墙的支模问题,这样不仅节约人工及材料费,还能节省工期。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的一种单侧加固施工大钢模:它包括钢模板及其背面的作为主龙骨的双钢管和作为次龙骨的角钢背楞;钢模板与角钢背楞焊接连接,双钢管与角钢背楞通过配套卡环连接固定;在双钢管上焊接设有用于从单侧对该大钢模进行加固的单侧加固卡环。配套卡环和单侧加固卡环均包括山型卡、螺母和对拉螺杆。配套卡环是用于将钢模板、角钢背楞及双钢管形成整体结构,而单侧加固卡环则用于在架设前述的模板的整体结构时从单侧将模板进行加固。
[0006]进一步的,配套卡环的对拉螺杆与角钢背楞焊接,配套卡环的山形卡穿过对拉螺杆并卡住双钢管,通过螺母将山型卡紧固在双钢管上。单侧加固卡环的螺母焊接在山型卡上,螺母的螺孔与山型卡中心孔贯通用于穿过对拉螺杆,山型卡焊接在双钢管上,在双钢管的两根钢管之间以及钢模板上设置用于对拉螺杆穿过的孔。因此,配套卡环与单纯加固卡环的不同之处在于,配套卡环是先用对拉螺杆与角钢背楞焊接,然后对拉螺杆穿过山型卡后用螺母在对拉螺杆上拧紧从而使山型卡将双钢管固定在钢模板的背面;而单侧加固卡环则是先将螺母与山型卡同心焊接成一个整体,再使山型卡焊接在双钢管上,然后从具有工作面的一侧用对拉螺杆穿过预留的孔穿进焊接固定的螺母中,通过转动对拉螺杆使对拉螺杆与螺母拧合后,从具有工作面的一侧再用螺母进行紧固,这样就可以实现从单侧对该钢模体系进行加固。
[0007]为了便于吊装,在该大钢模的顶部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其吊装的吊环。
[0008]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单侧加固的大钢模是在传统的墙柱木模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考虑到木模板周转次数为6~8次,而高层建筑需要模板周转使用20~30次,因此,将传统的木模板换成钢模板,木枋次龙骨换成角钢次龙骨;主梁为双钢管,再结合山形卡、对拉螺杆、螺帽进行加固,刷上一层红漆,防止大钢模各部件腐蚀破损。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大钢模不仅能够实现单侧进行加固,而且可多次周转使用,施工效率高,可以大幅缩短工期,节约工程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大钢模整体立体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中大钢模一角大样图;
[0011 ] 图3是大钢模实施示意图。
[0012]附图中的标记为:1_钢模板,2-角钢背楞,3-双钢管,4-单侧加固卡环,5-配套卡环,6-吊环,7-先施工完成的混凝土墙,8-变形缝,9-PVC套管,10-山形卡,11-螺母,12-对拉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先看图1,图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单侧加固的大钢模的整体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的大钢模主体为钢模板1,在钢模板I的背面设置角钢背楞2,角钢背楞2按照纵横布置成框型结构,角钢背楞2与钢模板I焊接成为整体,然后以双钢管3作为主龙骨。结合图2中的大样图可以更清楚地知道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加固,采用了单侧加固卡环4和配套卡环5,配套卡环5使钢模板1、角钢背楞2和双钢管3固定连接成为整体,形成单元式的组装单元,而单侧加固卡环4则用于将成为整体后的模板体系从建筑的另一侧进行单侧加固。
[0015]下面结合图3来说明这种单侧加固大钢模的原理,这种大钢模用于两仓混凝土之间的变形缝8处的施工,图中左侧为先施工完成的混凝土墙7,中部为变形缝8,右边为待施工的混凝土墙,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大钢模适用于待施工的混凝土墙的浇筑,按照传统的工艺,模板需要从待施工的混凝土墙的两侧均进行加固,即从图中的变形缝8处即待施工的混凝土墙的左侧及图中最右边待施工的混凝土墙的右侧(图中省略墙体右侧部分)同时进行加固,然而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变形缝8处的工作面比较狭窄,在该处进行模板加固多有不便,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从待施工的混凝土墙右侧对模板进行单侧加固,如图3所示,它是这样实现的:
[0016]当通过配套卡环5将钢模板1、主龙骨双钢管3和次龙骨角钢背楞2连接固定成为整体后,就形成一个模板的拼装单元,通过吊环6将这个模板单元吊运至变形缝8处按照设计的位置临时固定住,这时候单侧加固卡环4是焊接固定在双钢管3上,然后从待施工的混凝土墙右侧的工作面用对拉螺杆12依次穿过右侧的模板和混凝土仓,再依次穿进左侧的钢模板I中的预留孔、双钢管3之间的孔以及单侧加固卡环4的山型卡10和螺母11的孔,然后拧动对拉螺杆12,使其左侧端从单侧加固卡环4的山型卡10和螺母11处向左侧穿出,即为图3所示的状态,这时由于对拉螺杆12的外螺纹和单侧加固卡环4上的螺母11的内螺纹的配合,使对拉螺杆12将单侧加固卡环4拉紧,而单侧加固卡环4的山型卡10又将双钢管3卡紧,这时从待施工的混凝土墙的右侧再用一个螺帽在右侧的模板外侧对对拉螺杆12进行紧固即可。
[0017]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要将对拉螺杆12加设PVC套管9,并且PVC套管9必须穿过钢模板1,防止对拉螺杆12拆不出来,而影响大钢模的拆除,并且需要加设支撑控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0018]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定型化整体大钢模的加工:
[0019]钢模板I采用3mm厚的钢板,钢板尺寸根据需要支模的大小确定,次龙骨角钢背楞2采用L40x3角钢,角钢的一个边与钢板接触部位采用角焊缝进行焊接;主次龙骨之间即角钢和双钢管3之间的焊接由于接触面较小,因此,先采用对拉螺杆12与次龙骨角钢焊接,然后每隔3个单侧加固卡环4设置一个配套卡环5,即先将配套卡环5的螺杆与次龙骨角钢焊接,再在双钢管3外侧用山形卡10卡住,螺杆外端穿过山形卡10后再用螺帽进行紧固。
[0020]模板上螺杆开洞尺寸应大于螺杆套管的直径,施工时使螺杆套管能穿出钢模板,防止施工过程中浆液进入套管,确保对拉螺杆能够一定能从穿墙套管中拔出。由于套管穿出了板面,而不再具备墙厚的限位控制作用,因此采用预制细石混凝土条作支撑。
[0021]整体大钢模在拆除起吊时,应首先将钢丝绳固定在钢模的两个起吊点上,并将钢丝绳挂在塔吊吊钩上暂时不进行起吊,然后拆除完所有穿过钢模的螺杆,用钢撬松动钢模,确保钢模与浇筑的剪力墙没有粘接后,方可进行钢模的起吊。
[0022]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单侧加固施工大钢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钢模板(I)及其背面的作为主龙骨的双钢管(3)和作为次龙骨的角钢背楞(2);钢模板(I)与角钢背楞(2)焊接连接,双钢管(3)与角钢背楞(2)通过配套卡环(5)连接固定;在双钢管(3)上焊接设有用于从单侧对该大钢模进行加固的单侧加固卡环(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加固施工大钢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卡环(5)和单侧加固卡环(4 )均包括山形卡(10 )、螺母(11)和对拉螺杆(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侧加固施工大钢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卡环(5)的对拉螺杆(12)与角钢背楞(2)焊接,配套卡环(5)的山形卡(10)穿过对拉螺杆(12)并卡住双钢管(3 ),通过螺母(11)将山形卡(10 )紧固在双钢管(3 )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侧加固施工大钢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侧加固卡环(4)的螺母(11)焊接在山形卡(10)上,螺母(11)的螺孔与山形卡(10)中心孔贯通用于穿过对拉螺杆(12),山形卡(10)焊接在双钢管(3)上,在双钢管(3)的两根钢管之间以及钢模板(I)上设置用于对拉螺杆(12)穿过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加固施工大钢模,其特征在于:在该大钢模的顶部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其吊装的吊环(6)。
【文档编号】E04G9/06GK204212406SQ201420680504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4日
【发明者】徐甜甜, 张迎春, 杨相举, 刘浩 申请人: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