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吊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104085阅读:243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集成吊顶结构,属于室内吊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室内吊顶主要由龙骨和扣板相互扣接组成,所述的扣板有铝扣板和塑料扣板,有块状扣板、也有条形扣板,它们基本上依靠扣板两侧的扣接边扣接于三角龙骨的嵌槽中实现固定。但上述传统的吊顶结构安装相对繁琐,扣板的型式也局限于铝扣板和塑料扣板,扣板的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都比较局限,电器模块的安装也仅仅在扣板上挖孔或尺寸做成所装扣板尺寸的整倍数,安装时对扣板进行替换,电器模块与整体吊顶的匹配性差,破坏了吊顶的整体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装方便,结构牢固可靠,整体感强,能够实现个体化定制的集成吊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集成吊顶结构,它主要包括边侧型材条、中间型材条、上接型材条以及装饰板,所述的边侧型材条和中间型材条分别设置有连接凹槽和下端扣接边;所述上接型材条的下端设置有与连接凹槽扣接的凸边,所述上接型材条上至少设置有上端平面,在该上端平面上设置有换气、吹风或取暖用的出风孔;所述装饰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边侧型材条和中间型材条各自扣接边扣入的边侧槽,并使装饰板组合安装在所述边侧型材条和中间型材条之间。作为优选:所述上接型材条上还设置有与上端平面平行的中间平面,所述上接型材条的内侧边设置有用于安装灯带的灯带槽,所述的中间平面为与上接型材条一体制成;所述装饰板的另外两侧分别设置有供边侧型材条、中间型材条扣接的边侧槽以及设置有至少一凹缺口或一凸接边,其中所述的凹缺口或凸接边用于相邻装饰板之间的对扣拼接。作为优选:所述边侧型材条下边还配置有一沿墙壁布置的、起到收边条作用的下挂式型材条;所述两相邻装饰板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中间型材条和上接型材条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装方便,结构牢固可靠,整体感强,能够实现个体化定制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装饰板拼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成吊顶结构,它主要包括边侧型材条1、中间型材条2、上接型材条3以及装饰板5,所述的边侧型材条1和中间型材条2分别设置有连接凹槽6和下端扣接边7;所述上接型材条3的下端设置有与连接凹槽6扣接的凸边8,所述上接型材条3上至少设置有上端平面10,在该上端平面10上设置有换气、吹风或取暖用的出风孔;所述装饰板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边侧型材条1和中间型材条2各自扣接边7扣入的边侧槽12,并使装饰板5组合安装在所述边侧型材条1和中间型材条2之间。图中所示,所述上接型材条3上还设置有与上端平面10平行的中间平面11,所述上接型材条3的内侧边9设置有用于安装灯带的灯带槽,所述的中间平面11为与上接型材条3一体制成;所述装饰板5的另外两侧分别设置有供边侧型材条1、中间型材条2扣接的边侧槽12以及设置有至少一凹缺口14或一凸接边15,其中所述的凹缺口14或凸接边15用于相邻装饰板5之间的对扣拼接,实现密封和无缝拼接。本实用新型所述边侧型材条1下边还配置有一沿墙壁布置的、起到收边条作用的下挂式型材条4;所述两相邻装饰板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中间型材条2和上接型材条3进行调节。实施例: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侧型材条1、中间型材条2、上接型材条3以及装饰板5,所述的侧型材条1、中间型材条2上设置有凹槽6和扣接边7;所述的上接型材条3设置有与所述凹槽6扣接的凸边8,所述上接型材条3的内侧边9用于安装灯带;所述上接型材条3设置有上端平面10和中间平面11,所述的上端平面10用于冲压或铣削具有换气、吹风、取暖功能的出风孔,当吊顶面积较小或空间较低时,通过在墙面上安装固定边侧型材条1和中间型材条2,再将上接型材条3两端搭接于其上进行固定;当吊顶面积大或空间较高时,通过所述上端平面10最外侧凸边处打孔,通过吊杆进行安装固定。所述的中间平面11可以与上接型材条3一体成型,或与上接型材条3组合插接型式,所述中间平面11材料为铝板、铜板、竹木纤维等材质,并通过雕刻、烤漆等工艺处理,起到美观装饰及出风作用。所述下挂式型材条4在整个吊顶安装中起着收边装饰作用,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根据客户的各自喜好随意选择安装或不安装。本实用新型所述两装饰板5中间的安装间隙可根据型材的结构进行调节,可无缝拼接也可以留一定比例的间隙用于集成照明、换气、取暖、装饰等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