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调节角度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7336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立柱调节角度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登高或通过构造物,具体地指一种立柱调节角度座。



背景技术:

楼梯平台除常用砼浇筑之外,还有钢结构和其它材质,其应用范围有操作、参观、保养检修、跨越设备管线通道及跨桥楼梯平台,以及港口码头、室内外为满足或变更建筑物使用功能增设的楼梯平台。

楼梯平台的建造方式有非现场制作现场安装、现场制作和安装、半成品或成品组装等。通常在制作安装前要现场测量,并按不同构造(特别是不同坡度)绘制图纸,然后制作安装。现场测绘工作量大且难已保证测量准确性,有些体积大的预制部件、构件也给起重、运输、拼装、安装、防腐和饰面油漆等施工带来困难。

另外,由于冬天雨季和夏天强阳光等气候因素影响,不便于室外现场制作,重要场所、防火防爆及有毒要地,生产、生活、商业区域、公共场所等制作与安装同时进行时现场需做必要的防护隔离,以符合安全要求,如占用场地时间长,给公共交通、人员过往造成很大不便,并且提高作业成本、降低作业效率、延长施工周期。

目前,组装式楼梯平台都是固定坡度,而针对不同坡度分别专门制作连接件。在工业生产线物料输送设备及工业流程设备等保养检修楼梯平台中,同一设备以及不同设备连接间,坡度差别较大,固定坡度的楼梯平台无法满足施工需要,专门制作连接件会造成零件品种过多、制作周期长且无法实现互换,因此,具有角度调整功能的楼梯就应用而生。

在楼梯上,通常会设置有护栏及扶手,而扶手通常由保持竖直的立柱支撑,立柱上下两端通常采用现场焊接或预埋件连接的方式与梯梁及 扶手进行连接,施工复杂,效率低下,易受现场环境因素影响。

在组装式楼梯中,立柱两端采用可调角度的机构进行连接,无法达到有效可靠的自锁约束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柱调节角度座,使立柱与梯梁或扶手的夹角具备调整功能,以保持立柱竖直状态,并具有有效可靠的自锁约束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柱调节角度座,包括连接套及安装座,所述连接套包括杆套及与杆套为一体的柱体;所述柱体两端设有螺纹孔,所述柱体两端设有向下延伸并对称布置的侧板,所述侧板下部设置有滑槽;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底板及位于安装底板上的安装体,所述安装体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包括两个对立设置的第一支撑壁及另外两个对立设置的第二支撑壁,所述第一支撑壁设置有与柱体两端螺纹孔对应并通过螺钉连接的中心孔;一侧第二支撑壁设置有贯通的螺纹孔,所述第二支撑壁螺纹孔内设置有锁紧盖,对应另一侧第二支撑壁设置有与第二支撑壁螺纹孔同轴的定位孔,所述锁紧盖与所述定位孔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上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两端设置有在所述滑槽内滑动配合的销轴。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盖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紧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紧定孔内设置有紧定螺钉。

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杆端部设置有插设在所述定位孔内的定位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安装立柱的立柱调节角度座,使用时,调节螺杆通过螺纹带动调节螺母往复移动,调节螺母两端的销轴在滑槽内滑动,带动侧板转动,使柱体以第一支撑壁的中心孔为支点转动,进而带动立柱摆动,实现立柱相对于梯梁或扶手的角度调整,使立柱保持竖直状态,通过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母的螺纹副连接,使其具有有效可靠的自锁约束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组装式楼梯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拆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组装式楼梯平台,包括两个并排并间隔布置的梯梁8,梯梁8上端支撑平台11,梯梁8上方设置有扶手10,在扶手10与梯梁8之间设置有立柱9,本实施例的立柱9可以调整其与梯梁8的夹角,使其保持竖直状态,以适应不同坡度的梯梁。本实施例的立柱调节角度座即可实现这种功能。

本实施例的立柱调节角度座是将立柱9两端与扶手10、梯梁8进行连接的机构,参考图2、图3及图4,它包括连接套1及安装座2,连接套1包括杆套1.1及与杆套1.1为一体的柱体1.2,立柱9插入上部杆套1.1中,实现上部杆套1.1与立柱9的连接;柱体1.2两端设有螺纹孔,柱体1.2两端设有向下延伸并对称布置的侧板,侧板下部设置有滑槽1.3;安装座2包括安装底板2.1及位于安装底板2.1上的安装体,安装底板2.1通过螺栓对应固定安装在扶手10或梯梁8上,安装体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安装腔,柱体1.2位于安装腔内,安装腔包括两个对立设置的第一支撑壁2.2及另外两个对立设置非对称的第二支撑壁2.3,第一支撑壁2.2对称设置,其顶部向上延伸,形成耳板,在耳板上设置有与柱体1.2两端螺纹孔对应并通过螺钉连接的中心孔,以实现第一支撑壁2.2与柱体1.2的铰接;第二支撑壁2.3非对称设置,具有高度差,其中高度较高一侧的第二支撑壁2.3设置有贯通的螺纹孔2.4,该螺纹孔2.4内设置有锁紧盖5,高度较低的另一侧第二支撑壁2.3设置有与螺纹孔2.4同轴的定位孔2.5,锁紧盖5与定位孔2.5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杆3,调节螺杆3上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连接的调节螺母4,调节螺母4两端设置有在滑槽1.3内滑动配合的销轴4.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调节螺杆3通过螺纹带动调节螺母4往复移动,调节螺母4两端的销轴4.1在滑槽1.3内滑动,带动侧板转动,使 柱体1.2以第一支撑壁2.2的中心孔为支点转动,进而带动立柱9摆动,实现立柱9相对于梯梁8或扶手10的角度调整,使立柱9保持竖直状态。本实施例通过调节螺杆3与调节螺母4的螺纹副连接,使其具有有效可靠的自锁约束功能。

本实施例在锁紧盖5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紧定孔5.1,可通过扳手对调节螺杆3的位移量进行调整;紧定孔5.1内设置有紧定螺钉6,调节螺母4移动到位时,紧定螺钉6可以对调节螺杆3锁紧约束,消除间隙保证调整角度的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在调节螺杆3端部设置有插设在定位孔2.5内的定位杆3.1,在调节螺杆3转动时,可防止其向其余方位发生窜动。

本实施例在杆套1.1外表面下侧标记有刻度,可以直观的看到调整的角度,以使角度的调整更加清晰明确。

本实施例的立柱调节角度座可以在线调整的方式,可以达到在梯梁角度发生变化时立柱9也可以保持竖直状态的目的,调整方式简单可靠,且角度调整到位后依靠螺纹约束,稳定性更好。

另外,本实施例可以使立柱9不必采用焊接或预埋件连接的方式与梯梁及扶手进行连接,且可以周转重复使用,以节省成本,减少浪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