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角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7847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角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型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顶角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顶角线固定多是通过卡扣固定,安装拆卸繁琐,拆卸时需要很大的力气,拆卸时顶角线内部的卡槽易损坏,不能反复的安装和拆卸,基本上不能重复利用;并且现有顶角线为条形板结构,重量大,固定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顶角线,以达到安装拆卸简便,固定可靠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顶角线,包括线体,还包括用于设在墙体顶面上的插接块和用于设在墙体侧面上的定位块,所述线体上部内侧设有与插接块相配合的插接槽,线体下部内侧设有与定位块相配合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线体为中空的框体结构。

所述插接块一端上设有螺钉孔,插接块另一端为插接头。

所述定位块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固定孔。

所述插接槽和定位槽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线体固定后,插接槽和定位槽均处于水平状态。

所述插接槽的槽壁上设有卡槽,插接块的侧面设有凸起的卡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顶角线结构设计合理,顶角线的线体为框体结构,重量轻,安装时只需横向推入即可,安装拆卸简便,固定部位不易损坏,顶角线可多次重复利用,并且固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顶角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线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线体上部固定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墙体侧面、2.墙体顶面、3.线体、301.插接槽、302.定位槽、4.插接块、5.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该顶角线,包括线体3、插接块4以及定位块5,其中,插接块4固定在墙体顶面1上用于对线体3的上部固定,定位块5固定在墙体侧面2上用于对线体3的下部固定,线体上下部均有固定结构固定,线体固定可靠。

线体3上部内侧设有与插接块相配合的插接槽301,线体3下部内侧设有与定位块相配合的定位槽302。插接槽301和定位槽302相互平行设置;线体固定后,插接槽和定位槽均处于水平状态。

安装时只需横向推入即可,拆卸时只需将线体向外拉出即可,安装拆卸简便,固定部位不易损坏,顶角线可多次重复利用,环保降低成本。

线体3为中空的框体结构,即为中空的塑料型材,通过模具挤出成型,生产简便,成本低;并且中空的线体,线体安装拆卸时可弹性变形,存在一定尺寸误差也能可靠安装,安装拆卸简便。

定位块5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固定孔。插件块4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固定头,另一部分为插接头,固定头和插接头错位设置,插接块固定在墙体顶面后,固定头的高度高于插接头的高度,固定头上设有用于固定在墙体顶面上的螺钉孔,插接头用于插入插接槽中。固定头和插接头错位设置,便于线体顶部与墙体顶面贴合。

插接槽301的槽壁上设有卡槽,插接块4的侧面设有凸起的卡子,保证线体的固定可靠性,这种固定结构,在拆卸时不易损坏,便于下次安装利用。定位块5为光柱,安装时定位块5与定位槽302配合可对线体支撑,便于安装操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