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部具有变长度四折痕型诱导单元的耗能型屈曲诱导支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473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端部具有变长度四折痕型诱导单元的耗能型屈曲诱导支撑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端部具有变长度四折痕型诱导单元的耗能型屈曲诱导支撑,适用于带屈曲诱导支撑的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过程中,普通支撑受压会产生屈曲现象,当支撑受压屈曲后,刚度和承载力急剧降低。在地震或风的作用下,支撑的内力在受压和受拉两种状态下往复变化。当支撑由压曲状态逐渐变至受拉状态时,支撑的内力以及刚度接近为零。因而普通支撑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滞回性能较差。为解决普通支撑受压屈曲以及滞回性能差的问题,在支撑外部设置套管,约束支撑的受压屈曲,构成屈曲约束支撑仅芯板与其他构件连接,所受的荷载全部由芯板承担,外套筒和填充材料仅约束芯板受压屈曲,使芯板在受拉和受压下均能进入屈服,因而,屈曲约束支撑的滞回性能优良。屈曲约束支撑一方面可以避免普通支撑拉压承载力差异显著的缺陷,另一方面具有金属阻尼器的耗能能力,可以在结构中充当“保险丝”,使得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范围内。因此,屈曲约束支撑的应用,可以全面提高传统的支撑框架在中震和大震下的抗震性能。但是传统屈曲约束支撑通常采用钢与混凝土组成的外围约束,导致制作要求精度高,自重大且施工难度大,对核心单元本身存在较大附加荷载,使其推广和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申请人在2016年6月1日提出了一种端部具有双向金字塔型耗能单元的屈曲控制支撑(申请号为201610380805.2)和一种端部具有交错金字塔型耗能单元的屈曲控制支撑(申请号为201610384216.1)的基本耗能单元是金字塔型,金字塔型耗能单元是非刚性可展;所以屈曲控制支撑按高阶屈曲模态耗能的难度较大。申请人在2016年6月1日提出了一种端部具有对称初始缺陷单元的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申请号为201610383430.5)和一种端部具有钻石型耗能单元的屈曲控制支撑(申请号为201610380804.8)的几何构型是固定的,设计灵活性小。且上述支撑中耗能单元在折痕处的构造、板厚等和非折痕处一致,不利于在折痕处产生塑性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端部具有变长度四折痕型诱导单元的耗能型屈曲诱导支撑。该诱导单元可以诱导支撑发生高阶模态屈服,避免支撑过早发生整体屈曲,且变长度四折痕型诱导单元中沿轴向方向相邻折痕间的长度不相同,更能充分发挥单元的塑性性能,同时与此单元相连接的平直段又能保证支撑的轴向刚度,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端部具有变长度四折痕型诱导单元的耗能型屈曲诱导支撑,包括约束段和耗能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撑平直段,所述耗能段设置在所述支撑平直段两端,在所述耗能段的另一端设置所述的约束段,耗能段由至少一个变长度四折痕型诱导单元沿着支撑的轴线方向组成;所述单个变长度四折痕型诱导单元由m个相同的变长度四折痕型子单元沿环向依次排列形成一个截面为多边形的空间体,所述正多边形的边数为2m,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变长度四折痕型子单元为由在同一平面内的四个梯形板经过折叠形成的空间体,所述四个梯形板两两共线并相交于一顶点,按照逆时针分别为梯形板一、梯形板二、梯形板三和梯形板四,他们之间的公共边分别为第一公共边、第二公共边、第三公共边和第四公共边;所述第一公共边、第二公共边和第三公共边为峰线,第四公共边为谷线,相邻的梯形板沿着峰线向外折叠,沿着谷线向内折叠;所述向外折叠是指相邻的梯形板的外法线之间的夹角变大,向内折叠是指相邻的梯形板的外法线之间的夹角变小;所述梯形板一的自由边与梯形板四的自由边相等,且两者与第一公共边不相等;所述梯形板二的自由边与梯形板三的自由边相等,且两者与第三公共边不相等。

与所述耗能段连接的变长度四折痕型子单元的端部为通过一垂直于轴线方向且过顶点的横截面截去的平面。

所述耗能段在所有的折痕处开孔洞,所述孔洞直径为d,d等于板块厚度;孔洞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所述距离等于5倍孔洞直径。

多边形钢板、T型短钢梁和连接板组成,多边形钢板焊接在耗能段端部,两根T型短钢梁与多边形钢板焊接连接,连接板夹在两根T型短钢梁中间,连接板与T型短钢梁用高强螺栓连接;所述多边形钢板的边数大于等于3。

所述支撑平直段由截面为多边形的钢管和多边形钢板组成,多边形钢板焊接在多边形截面的钢管的端部,耗能段与多边形钢板焊接连接,所述钢管截面的边数大于等于3。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端部具有变长度四折痕型诱导单元的耗能型屈曲诱导支撑,由端部约束段、耗能段和支撑平直段构成。支撑中采用变长度四折痕型诱导单元,具有更多明显的优点:一、该单元沿支撑长度方向相邻的横截面向的折痕的长度不一致,使支撑在受力过程中更加容易产生轴向变形,从而防止支撑过早发生整体屈曲。二、截面设计更加灵活,在设计支撑的横截面时,通过改变变长度四折痕型子单元的个数,则横截面的边数的值也会改变,其值为子单元个数的两倍。三、变长度四折痕型诱导单元通过预先设置的由峰线和谷线形成的折痕,同时在折痕处开孔洞,更加容易诱导支撑在地震作用下,产生高阶屈曲模态,提升支撑的耗能能力。四、与屈曲诱导段相结合的支撑平直段,可以保证支撑所需的轴向刚度。通过改变支撑平直段的长度与屈曲诱导段中变长度四折痕型诱导单元的个数,可以调整本支撑的轴向刚度与耗能能力的关系。本发明在制作工艺上避免了在核心耗能构件外部加套筒、在套筒与核心耗能构件之间灌浆等过程,简化了加工制作过程,减小了工程造价。而且本发明能够在工厂加工,到现场只需要用螺栓与梁柱等构件的预埋件连接,既保证了构件质量,又减小了现场的湿作业工作量,节能环保。端部具有变长度四折痕型诱导单元的耗能型屈曲诱导支撑既具有一般屈曲约束支撑的布置灵活,良好的耗能性能等优点,又可以控制支撑的屈曲形式,防止构件过早发生整体屈曲,同时可以避免在核心耗能构件外部加上套筒以及灌浆等过程,有效的简化加工工序,具有良好的推广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端部约束段示意图;

图3为耗能段示意图;

图4为支撑平直段示意图;

图5为方形钢板示意图;

图6为T型短钢梁示意图;

图7为连接板示意图;

图8为变长度四折痕型诱导单元示意图;

图9为变长度四折痕型子单元示意图;

图10为变长度四折痕型子单元折叠前平面示意图;

图11为折痕处孔洞平面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端部具有变长度四折痕型诱导单元的耗能型屈曲诱导支撑的结构示意图,由端部约束段1、耗能段2和支撑平直段3组成,端部约束段1固定在梁柱节点与耗能段2之间,耗能段2固定在支撑平直段3两端。

如图2所示,端部约束段1由方形钢板4、T型短钢梁5和梁柱等构件预留的连接板6组成,方形钢板4焊接在耗能段2端部,两根T型短钢梁5与方形钢板4焊接连接,方形钢板4和T型短钢梁5分别见图5、6所示。连接板6夹在两根T型短钢梁5中间,连接板6与T型短钢梁5用高强螺栓连接,其中连接板6见图7所示。

图3中,耗能段2由七个变长度四折痕型诱导单元7沿着支撑的轴线方向组成,通过一垂直于轴线方向且过一顶点22的横截面截去耗能段2的端部锯齿段部分,则耗能段端部所有边在同一平面上。图8为变长度四折痕型诱导单元示意图,单个变长度四折痕型诱导单元7是由十二个相同的变长度四折痕型子单元8沿环向依次排列形成的一个截面为24边形的空间体。如图9所示,变长度四折痕型子单元8由在同一平面内的四个梯形板经过折叠形成的空间体组成。图10中,四个梯形板两两共线并相交于一顶点,按照逆时针分别为梯形板一9、梯形板二10、梯形板三11和梯形板四12,其中他们之间的公共边分别为第一公共边13、第二公共边14、第三公共边15和第四公共边16。所述的第一公共边13、第二公共边14和第三公共边15为峰线,第四公共边16为谷线,相邻的梯形板沿着峰线向外折叠,沿着谷线向内折叠;向外折叠是指相邻的梯形板的外法线之间的夹角变大,向内折叠是指相邻的梯形板的外法线之间的夹角变小。梯形板一的自由边17与梯形板四的自由边20相等,且两者与第一公共边13不相等;梯形板二的自由边18与梯形板三的自由边19相等,且两者与第三公共边15不相等。

如图4中,支撑平直段3由方形截面的钢支撑21和方形钢板4组成。方形钢板4焊接在方形截面的钢支撑21的端部,耗能段2与方形钢板4焊接连接。

如图11、图12所示,耗能段2中折痕处等距离开孔洞,孔洞直径为板块的厚度d,孔洞之间的距离为5d。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