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001049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目前,高层建筑大多采用的是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框剪结构也称框架剪力墙结构。冬季对框架结构与框剪结构进行施工时,尤其是在平均温度低于-10°C的寒冷地区施工时,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均较大,因而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采用相应的加温与加湿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但现如今,缺少一种专门适用于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的加湿装置,通常情况下,均式采用喷雾方式进行空气加湿,实际施工时存在使用操作复杂、费工费时、施工效率较低、加湿效果较差、不能实现大范围有效加湿等问题。另外,目前所采用的加温及保温措施均比较简单,加温效果较差,实际施工时存在施工效率较低、施工工期长、混凝土施工质量较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高层建筑中当前所施工楼层内的温湿度调节过程,并能有效确保冬季楼层混凝土施工质量。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在所施工高层建筑中当前所施工楼层内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多个分别对当前所施工楼层内多个温湿度监测点的环境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温度检测单元和多个分别对多个所述温湿度监测点的环境湿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湿度检测单元,多个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和多个所述湿度检测单元均与温湿度控制器连接;所施工高层建筑由下至上设置有多个楼层,相邻两个所述楼层之间均通过楼板进行分隔,所述楼板为钢筋混凝土板;多个所述楼层中位于最底部的楼层为底部楼层,当前所施工楼层底部的楼板为楼底板;
[0005]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包括水平蒸汽输送管、位于所述水平蒸汽输送管正下方的第一冷凝水回水管和多个沿第一冷凝水回水管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设的暖风机,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水管呈水平布设;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水管位于所述楼底板上方且其沿所述楼底板的四周边线进行布设,每个所述暖风机的进风口均与所述水平蒸汽输送管连接且其出水口均与第一冷凝水回水管连接;所述水平蒸汽输送管包括位于所述楼底板左侧上方的第一蒸汽输送管和位于所述楼底板右侧上方的第二蒸汽输送管,所述第一蒸汽输送管和第二蒸汽输送管均呈水平布设;所述底部楼层内设置有第三蒸汽输送管、第四蒸汽输送管和第二冷凝水回水管,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第四蒸汽输送管和第二冷凝水回水管均呈水平布设,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的出汽口通过第五蒸汽输送管与第一蒸汽输送管的进汽口连接,所述第四蒸汽输送管的出汽口通过第六蒸汽输送管与第二蒸汽输送管的进汽口连接,且第一冷凝水回水管的出水口通过第三冷凝水回水管与第二冷凝水回水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五蒸汽输送管、第六蒸汽输送管和第三冷凝水回水管均呈竖直向布设;所施工高层建筑中位于当前所施工楼层下方的各楼板上均开有分别供第五蒸汽输送管、第六蒸汽输送管和第三冷凝水回水管穿过的第一管道安装孔、第二管道安装孔和第三管道安装孔;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和第四蒸汽输送管的进汽口均与蒸汽锅炉的供汽口连接,所述第二冷凝水回水管的出水口与冷凝水回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冷凝水回水箱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与蒸汽锅炉的进水口连接;
[0006]所述第五蒸汽输送管与向当前所施工楼层栗送混凝土的第一栗送管均从第一管道安装孔内穿出,所述第六蒸汽输送管与向当前所施工楼层栗送混凝土的第二栗送管均从第二管道安装孔内穿出,所述第一栗送管和第二栗送管均呈竖直向布设;所述第五蒸汽输送管与第一栗送管均包裹在第一管道保温层内,所述第六蒸汽输送管和第二栗送管均包裹在第二管道保温层内。
[0007]上述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管道保温层和所述第二管道保温层外侧均通过多个由上至下布设的扎丝进行绑扎,所述第五蒸汽输送管与第一栗送管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保温层和多个所述扎丝捆绑为一体,所述第六蒸汽输送管和第二栗送管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保温层和多个所述扎丝捆绑为一体。
[0008]上述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栗送管和第二栗送管的外侧均包裹有一层第三保温层。
[0009]上述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和第四蒸汽输送管的进汽口均与蒸汽供给管的出汽口连接,所述蒸汽供给管的进汽口与蒸汽锅炉的供汽口连接,所述蒸汽供给管呈水平布设。
[0010]上述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蒸汽供给管上装有流量调节阀。
[0011]上述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水管、第一蒸汽输送管和第二蒸汽输送管均通过多个由前至后布设的上支架支撑于所述楼底板上。
[0012]上述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部楼层支撑于水平基础上,所述水平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基础;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第四蒸汽输送管和第二冷凝水回水管均通过多个由前至后布设的下支架支撑于水平基础上。
[0013]上述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均为钢筋支架,所述上支架底部预埋在所述楼底板内,所述下支架底部预埋在水平基础内。
[0014]上述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蒸汽锅炉和冷凝水回水箱均布设在所述底部楼层内。
[00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6]1、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投入成本较低。
[0017]2、安装布设方便,易于拆卸。
[0018]3、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在所施工楼层布设温湿度设备,能简便、快速完成高层建筑中当前所施工楼层内的温湿度过程,并且温湿度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加温与加湿方式存在的操作复杂、施工效率较低、施工工期长、混凝土施工质量较差等问题,能满足冬季混凝土施工的温湿度要求,并能有效确保冬季楼层的混凝土施工质量,相应能提高冬季楼层的施工效率。
[00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高层建筑中当前所施工楼层内的温湿度调节过程,并能有效确保冬季楼层混凝土施工质量。
[0020]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I 一楼板;2-1—第一冷凝水回水管;
[0025]2-2—第二冷凝水回水管; 2-3—第三冷凝水回水管; 3—暖风机;
[0026]4-丨一第一蒸汽输送管; 4_2 一第三蒸汽输送管;
[0027]4-3 一第五蒸汽输送管;5_丨一第二蒸汽输送管;
[0028]5-2 一第四蒸汽输送管; 5_3 一第六蒸汽输送管;
[0029]6-1—第一管道安装孔;6-2—第二管道安装孔;
[0030]6-3—第三管道安装孔;7—蒸汽锅炉;
[0031]8—冷凝水回水箱;9-1 一温度检测单元;
[0032]9~2 一湿度检测单兀;10—温控器;
[0033]11-1一上支架;11-2—下支架;12—水平基础;
[0034]13一蒸汽供给管;14 一流量调节阀;
[0035]15-丨一第一栗送管;15_2 一第二栗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布设在所施工高层建筑中当前所施工楼层内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多个分别对当前所施工楼层内多个温湿度监测点的环境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温度检测单元9-1和多个分别对多个所述温湿度监测点的环境湿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湿度检测单元9-2,多个所述温度检测单元9-1和多个所述湿度检测单元9-2均与温湿度控制器10连接。所施工高层建筑由下至上设置有多个楼层,相邻两个所述楼层之间均通过楼板I进行分隔,所述楼板I为钢筋混凝土板;多个所述楼层中位于最底部的楼层为底部楼层,当前所施工楼层底部的楼板I为楼底板。
[0037]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包括水平蒸汽输送管、位于所述水平蒸汽输送管正下方的第一冷凝水回水管2-1和多个沿第一冷凝水回水管2-1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设的暖风机3,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水管2-1呈水平布设;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水管2-1位于所述楼底板上方且其沿所述楼底板的四周边线进行布设,每个所述暖风机3的进风口均与所述水平蒸汽输送管连接且其出水口均与第一冷凝水回水管2-1连接;所述水平蒸汽输送管包括位于所述楼底板左侧上方的第一蒸汽输送管4-1和位于所述楼底板右侧上方的第二蒸汽输送管5-1,所述第一蒸汽输送管4-1和第二蒸汽输送管5-1均呈水平布设。所述底部楼层内设置有第三蒸汽输送管4-2、第四蒸汽输送管5-2和第二冷凝水回水管2-2,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4-2、第四蒸汽输送管5-2和第二冷凝水回水管2-2均呈水平布设,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4-2的出汽口通过第五蒸汽输送管4-3与第一蒸汽输送管4-1的进汽口连接,所述第四蒸汽输送管5-2的出汽口通过第六蒸汽输送管5-3与第二蒸汽输送管5-1的进汽口连接,且第一冷凝水回水管2-1的出水口通过第三冷凝水回水管2-3与第二冷凝水回水管2-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五蒸汽输送管4-3、第六蒸汽输送管5-3和第三冷凝水回水管2-3均呈竖直向布设。所施工高层建筑中位于当前所施工楼层下方的各楼板I上均开有分别供第五蒸汽输送管4-3、第六蒸汽输送管5-3和第三冷凝水回水管2-3穿过的第一管道安装孔6-1、第二管道安装孔6-2和第三管道安装孔6-3;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4-2和第四蒸汽输送管5-2的进汽口均与蒸汽锅炉7的供汽口连接,所述第二冷凝水回水管2-2的出水口与冷凝水回水箱8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冷凝水回水箱8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与蒸汽锅炉7的进水口连接。
[0038]所述第五蒸汽输送管4-3与向当前所施工楼层栗送混凝土的第一栗送管15-1均从第一管道安装孔6-1内穿出,所述第六蒸汽输送管5-3与向当前所施工楼层栗送混凝土的第二栗送管15-2均从第二管道安装孔6-2内穿出,所述第一栗送管15-1和第二栗送管15-2均呈竖直向布设;所述第五蒸汽输送管4-3与第一栗送管15-1均包裹在第一管道保温层内,所述第六蒸汽输送管5-3和第二栗送管15-2均包裹在第二管道保温层内。
[0039]实际使用时,通过第五蒸汽输送管4-3和第六蒸汽输送管5-3能对第一栗送管15-1和第二栗送管15-2内所栗送的混凝土进行加温,确保所栗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004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保温层和所述第二管道保温层外侧均通过多个由上至下布设的扎丝进行绑扎,所述第五蒸汽输送管4-3与第一栗送管15-1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保温层和多个所述扎丝捆绑为一体,所述第六蒸汽输送管5-3和第二栗送管15-2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保温层和多个所述扎丝捆绑为一体。
[0041]并且,所述第一栗送管15-1和第二栗送管15-2的外侧均包裹有一层第三保温层。
[004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4-2和第四蒸汽输送管5-2的进汽口均与蒸汽供给管13的出汽口连接,所述蒸汽供给管13的进汽口与蒸汽锅炉7的供汽口连接,所述蒸汽供给管13呈水平布设。
[0043]同时,所述蒸汽供给管13上装有流量调节阀14。
[0044]本实施例中,所述流量调节阀14由温湿度控制器10进行控制且其与温湿度控制器1连接。
[004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水管2-1、第一蒸汽输送管4-1和第二蒸汽输送管5-1均通过多个由前至后布设的上支架11-1支撑于所述楼底板上。
[0046]所述底部楼层支撑于水平基础12上,所述水平基础12为钢筋混凝土基础。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4-2、第四蒸汽输送管5-2和第二冷凝水回水管2-2均通过多个由前至后布设的下支架11-2支撑于水平基础12上。
[0047]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架11-1和下支架11-2均为钢筋支架,所述上支架11-1底部预埋在所述楼底板内,所述下支架11-2底部预埋在水平基础12内。
[0048]本实施例中,所述蒸汽锅炉7和冷凝水回水箱8均布设在所述底部楼层内。
[0049]实际安装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蒸汽锅炉7和冷凝水回水箱8的布设位置进行相应调整。
[0050]实际使用时,所述蒸汽锅炉7产生的高温蒸汽分别送至第一蒸汽输送管4-1和第二蒸汽输送管5-1,并通过第一蒸汽输送管4-1和第二蒸汽输送管5-1送至各暖风机3,再由暖风机3将高温蒸汽转换成高温空气进行加温与加湿;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经第一冷凝水回水管2-1、第三冷凝水回水管2-3和第二冷凝水回水管2-2后回流至冷凝水回水箱8。
[0051]并且,使用过程中,通过多个所述温度检测单元9-1对当前所施工楼层内多个所述温湿度监测点的温度分别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同步传送至温湿度控制器10;同时,通过多个所述湿度检测单元9-2对当前所施工楼层内多个所述温湿度监测点的湿度分别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同步传送至温湿度控制器10;所述温湿度控制器10通过控制流量调节阀14能对高温蒸汽的供给流量进行简便、快速调节,因而温湿度过程控制简便,该控制过程为常规的温湿度控制过程,且温湿度控制器10为常规的温湿度控制芯片。
[005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在所施工高层建筑中当前所施工楼层内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多个分别对当前所施工楼层内多个温湿度监测点的环境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温度检测单元(9-1)和多个分别对多个所述温湿度监测点的环境湿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湿度检测单元(9-2),多个所述温度检测单元(9-1)和多个所述湿度检测单元(9-2)均与温湿度控制器(10)连接;所施工高层建筑由下至上设置有多个楼层,相邻两个所述楼层之间均通过楼板(I)进行分隔,所述楼板(I)为钢筋混凝土板;多个所述楼层中位于最底部的楼层为底部楼层,当前所施工楼层底部的楼板(I)为楼底板; 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包括水平蒸汽输送管、位于所述水平蒸汽输送管正下方的第一冷凝水回水管(2-1)和多个沿第一冷凝水回水管(2-1)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设的暖风机(3),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水管(2-1)呈水平布设;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水管(2-1)位于所述楼底板上方且其沿所述楼底板的四周边线进行布设,每个所述暖风机(3)的进风口均与所述水平蒸汽输送管连接且其出水口均与第一冷凝水回水管(2-1)连接;所述水平蒸汽输送管包括位于所述楼底板左侧上方的第一蒸汽输送管(4-1)和位于所述楼底板右侧上方的第二蒸汽输送管(5-1),所述第一蒸汽输送管(4-1)和第二蒸汽输送管(5-1)均呈水平布设;所述底部楼层内设置有第三蒸汽输送管(4-2 )、第四蒸汽输送管(5-2)和第二冷凝水回水管(2-2),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4-2)、第四蒸汽输送管(5-2)和第二冷凝水回水管(2-2)均呈水平布设,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4-2)的出汽口通过第五蒸汽输送管(4-3)与第一蒸汽输送管(4-1)的进汽口连接,所述第四蒸汽输送管(5-2)的出汽口通过第六蒸汽输送管(5-3)与第二蒸汽输送管(5-1)的进汽口连接,且第一冷凝水回水管(2-1)的出水口通过第三冷凝水回水管(2-3)与第二冷凝水回水管(2-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五蒸汽输送管(4-3)、第六蒸汽输送管(5-3)和第三冷凝水回水管(2-3)均呈竖直向布设;所施工高层建筑中位于当前所施工楼层下方的各楼板(I)上均开有分别供第五蒸汽输送管(4-3)、第六蒸汽输送管(5-3)和第三冷凝水回水管(2-3)穿过的第一管道安装孔(6-1)、第二管道安装孔(6-2)和第三管道安装孔(6-3);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4-2)和第四蒸汽输送管(5-2)的进汽口均与蒸汽锅炉(7)的供汽口连接,所述第二冷凝水回水管(2-2)的出水口与冷凝水回水箱(8)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冷凝水回水箱(8)的出水口通过供水管与蒸汽锅炉(7)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第五蒸汽输送管(4-3)与向当前所施工楼层栗送混凝土的第一栗送管(15-1)均从第一管道安装孔(6-1)内穿出,所述第六蒸汽输送管(5-3)与向当前所施工楼层栗送混凝土的第二栗送管(15-2)均从第二管道安装孔(6-2)内穿出,所述第一栗送管(15-1)和第二栗送管(15-2)均呈竖直向布设;所述第五蒸汽输送管(4-3)与第一栗送管(15-1)均包裹在第一管道保温层内,所述第六蒸汽输送管(5-3)和第二栗送管(I 5-2)均包裹在第二管道保温层内。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保温层和所述第二管道保温层外侧均通过多个由上至下布设的扎丝进行绑扎,所述第五蒸汽输送管(4-3)与第一栗送管(15-1)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保温层和多个所述扎丝捆绑为一体,所述第六蒸汽输送管(5-3)和第二栗送管(15-2)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保温层和多个所述扎丝捆绑为一体。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栗送管(15-1)和第二栗送管(15-2)的外侧均包裹有一层第三保温层。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4-2)和第四蒸汽输送管(5-2)的进汽口均与蒸汽供给管(13)的出汽口连接,所述蒸汽供给管(13)的进汽口与蒸汽锅炉(7)的供汽口连接,所述蒸汽供给管(13)呈水平布设。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供给管(13)上装有流量调节阀(14)。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水回水管(2-1)、第一蒸汽输送管(4-1)和第二蒸汽输送管(5-1)均通过多个由前至后布设的上支架(11-1)支撑于所述楼底板上。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楼层支撑于水平基础(12)上,所述水平基础(12)为钢筋混凝土基础;所述第三蒸汽输送管(4-2)、第四蒸汽输送管(5-2)和第二冷凝水回水管(2-2)均通过多个由前至后布设的下支架(11-2)支撑于水平基础(12)上。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11-1)和下支架(11-2)均为钢筋支架,所述上支架(11-1)底部预埋在所述楼底板内,所述下支架(11-2)底部预埋在水平基础(12)内。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锅炉(7)和冷凝水回水箱(8)均布设在所述底部楼层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布设在当前所施工楼层内的温湿度调节设备、多个温度检测单元和多个湿度检测单元,温湿度调节设备包括第一蒸汽输送管、第二蒸汽输送管、水平蒸汽输送管、第一冷凝水回水管和多个暖风机,底部楼层内设有第三蒸汽输送管、第四蒸汽输送管和第二冷凝水回水管,第三蒸汽输送管通过第五蒸汽输送管与第一蒸汽输送管连接,第四蒸汽输送管通过第六蒸汽输送管与第二蒸汽输送管连接;第五蒸汽输送管与第一泵送管均包裹在第一管道保温层内,第六蒸汽输送管与第二泵送管均包裹在第二管道保温层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当前所施工楼层内的温湿度调节过程。
【IPC分类】E04G21/24, E04G21/02
【公开号】CN205387819
【申请号】CN201620151751
【发明人】牛新会, 高仓, 李东航, 王彤, 高慧
【申请人】陕西建工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