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架空地板及装配式空间分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4531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架空地板及装配式空间分隔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架空地板及装配式空间分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住宅建筑设计,很少考虑住宅整个生命周期的更新及改造,建筑住宅建设方式粗放,存在一定问题:

(1)传统住宅建设消耗土地、生产材料、能源等资源,遇到住宅需要更新或改造的情况,一般会推倒重来,重复消耗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住宅的投入产出比低;

(2)传统的住宅建设仍以单项技术推广为主,缺乏有效的集成和整合;

(3)传统住宅所需物料的标准化程度低,尚未形成系列化、规模化生产体系,劳动生产效率不高。

而装配式建筑是国家大力推行的新型建筑,其是使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建造速度快,节约劳动力并全生命周期高质量管理的优点。

在传统住宅建筑中,隔墙一般是建筑工程一次设计定型而成,无法进行无损变更或改造,铺设在住宅内部的地板也缺乏变更性、维修性及可持续性,不符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架空地板及装配式空间分隔系统,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实现了建筑用管线与建筑结构的分离,提高了住宅的可变更性;减少了住宅的重复建设,降低了住宅的维修成本;提高了住宅的可持续性,符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架空地板包括设置在结构楼板上的地板支撑、设置在地板支撑顶部的支撑骨架以及设置在支撑骨架上方的预制地板。

所述支撑骨架是由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相互连接而成的网格状框架结构,其中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通过凹槽榫接连接,凹槽榫接处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地板支撑上的调节螺栓的下部穿过连接孔,其顶部通过连接件与预制地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杆件的端部设有中部连接榫头,中部连接榫头的上下两侧均为矩形边槽且上边槽的宽度大于下边槽的宽度,中部连接榫头上开有端部连接孔;第一杆件的杆身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矩形凹槽、杆身的下表面对应矩形凹槽设置有矩形榫槽,所述矩形凹槽和矩形榫槽的中心重合,且矩形凹槽的宽度大于矩形榫槽的宽度;所述连接孔设置在矩形凹槽和矩形榫槽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杆件的端部设有底部连接榫头,底部连接榫头的上侧为双层阶梯边槽,底部连接榫头上开有端部连接孔;第二杆件的杆身单侧间隔设置有双层阶梯状榫槽,且上层榫槽宽度大于下层榫槽宽度;所述连接孔设置在阶梯状榫槽的底部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杆件的下边槽的尺寸、矩形榫槽的尺寸均与第二杆件的底部连接榫头的尺寸、下层榫槽的尺寸相适应;所述第一杆件的上边槽的尺寸、矩形凹槽的尺寸均与第二杆件的上层榫槽的尺寸、双层阶梯边槽的尺寸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地板支撑包括支撑台、垂直连接在支撑台上的调节螺栓以及依次穿接在调节螺栓上的隔震垫片和调节块;

所述支撑台为锥形圆台,其中心设置有连接调节螺栓的支撑台螺纹孔,其下部由紧固件固定在结构楼板上;

所述调节螺栓包括与支撑台螺纹孔连接的螺纹杆及顶部的方形托,其中顶部的方形托通过连接件与预制地板连接,方形托上均布设置有穿过连接件的螺纹孔;

所述隔震垫片和调节块位于支撑骨架与支撑台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地板包括单元地板和连接在单元地板角部的板盖;其中单元地板为矩形,其四角设置有拼接凹槽,拼接凹槽上设置有穿过连接件的通孔和连接板盖的盲孔。

进一步地,所述板盖压接在相邻两块或者四块单元地板上,其尺寸与相邻单元地板形成的拼接凹槽尺寸配合设置;

所述板盖的下表面对应盲孔的位置设置有柱腿,柱腿插接在对应的盲孔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空间分隔系统,其包括可移动隔墙和上面所述的装配式架空地板,其还包括连接在可移动隔墙底部的隔墙支座。

所述隔墙支座通过调节螺栓与支撑骨架的端部连接,所述调节螺栓上、隔墙支座和支撑骨架之间还连接有垫块及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隔墙支座包括座体、承墙托、顶升螺栓及万向轮;

所述座体为H型结构,其上部为容纳承墙托的上部凹槽、两者通过顶升螺栓连接,上部凹槽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连接顶升螺栓或者调节螺栓的承墙托固定孔,其下部为容纳万向轮的下部凹槽,且下部凹槽的两侧由紧固件固定在结构楼板上;

所述承墙托承托在可移动隔墙的底部,承墙托与座体之间及承墙托与可移动隔墙之间设置有防火材料,这样可以保证可移动隔墙的整体稳定性,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所述顶升螺栓的顶部在承墙托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端帽、且下部端帽外形大于上部端帽外形,以方便承墙托的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架空地板、装配式空间分隔系统及施工方法,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实现了建筑用管线与建筑结构的分离,提高了住宅的可变更性;

(2)减少了住宅的重复建设,降低了住宅的维修成本;

(3)提高了住宅的可持续性,符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要求。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地板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支撑骨架与地板支撑固定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预制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隔墙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支撑骨架一字型搭接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支撑骨架L型搭接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支撑骨架十字型搭接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之支撑骨架T型搭接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支撑骨架;1-1.双向槽杆件;1-2.单向槽杆件;1-3.连接孔;2.垫块;3.地板支撑;3-1.调节螺栓;3-2.支撑台;3-3.隔震垫片;3-4.调节块; 3-5.螺纹孔;3-6.支撑台螺纹孔;3-7.方形托;4.可移动隔墙;5.结构楼板;6.隔墙支座;6-1.座体;6-2.承墙托;6-3.顶升螺栓;6-4.万向轮;6-5.承墙托固定孔;6-6.防火材料;7.预制地板;7-1.板盖;7-2.单元地板;7-3.通孔;7-4.盲孔;7-5.柱腿;8.橡胶垫;1-1-1.下边槽;1-1-2.矩形榫槽;1-1-3.上边槽;1-1-4.矩形凹槽;1-1-5.中部连接榫头;1-2-1.底部连接榫头;1-2-2.下层榫槽;1-2-3.上层榫槽;1-2-4.双层阶梯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架空地板、装配式空间分隔系统及施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至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架空地板、装配式空间分隔系统及施工方法的相关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装配式架空地板包括设置在结构楼板5上的地板支撑3、设置在地板支撑3顶部的支撑骨架1以及设置在支撑骨架1上方的预制地板7。

所述支撑骨架1是由第一杆件1-1和第二杆件1-2相互连接而成的网格状框架结构,其中第一杆件1-1与第二杆件1-2通过凹槽榫接连接,凹槽榫接处设置有连接孔1-3;

所述地板支撑3上的调节螺栓3-1的下部穿过连接孔1-3,其顶部通过连接件与预制地板7连接。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杆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杆件1-1的端部设有中部连接榫头1-1-5,中部连接榫头1-1-5的上下两侧均为矩形边槽且上边槽1-1-3的宽度大于下边槽1-1-1的宽度,中部连接榫头1-1-5上开有端部连接孔;

第一杆件1-1的杆身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矩形凹槽1-1-4、杆身的下表面对应矩形凹槽设置有矩形榫槽1-1-2,所述矩形凹槽1-1-4和矩形榫槽1-1-2的中心重合,且矩形凹槽1-1-4的宽度大于矩形榫槽1-1-2的宽度;

所述连接孔1-3设置在矩形凹槽1-1-4和矩形榫槽1-1-2的中心位置。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杆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杆件1-2的端部设有底部连接榫头1-2-1,底部连接榫头1-2-1的上侧为双层阶梯边槽1-2-4,底部连接榫头1-2-1上开有端部连接孔;第二杆件1-2的杆身单侧间隔设置有双层阶梯状榫槽,且上层榫槽1-2-3宽度大于下层榫槽1-2-2宽度;所述连接孔1-3设置在阶梯状榫槽的底部中心。图5是图4的俯视图。

所述第一杆件1-1的下边槽1-1-1的尺寸、矩形榫槽1-1-2的尺寸均与第二杆件1-2的底部连接榫头1-2-1的尺寸、下层榫槽1-2-2的尺寸相适应;所述第一杆件1-1的上边槽1-1-3的尺寸、矩形凹槽1-1-4的尺寸均与第二杆件1-2的上层榫槽1-2-3的尺寸、双层阶梯边槽1-2-4的尺寸相适应。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地板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包括支撑台3-2、垂直连接在支撑台3-2上的调节螺栓3-1以及依次穿接在调节螺栓上的隔震垫片3-3和调节块3-4。

所述支撑台3-2为锥形圆台,其中心设置有连接调节螺栓3-1的支撑台螺纹孔3-6,其下部由紧固件固定在结构楼板5上;所述调节螺栓3-1包括与支撑台螺纹孔3-6连接的螺纹杆及顶部的方形托3-7,其中顶部的方形托3-7通过连接件与预制地板7连接,方形托3-7上均布设置有穿过连接件的螺纹孔3-5;所述隔震垫片3-3和调节块3-4位于支撑骨架1与支撑台3-2之间。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支撑骨架与地板支撑固定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预制地板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单元地板7-2和连接在单元地板7-2角部的板盖7-1;其中单元地板7-2为矩形,其四角设置有拼接凹槽,拼接凹槽上设置有穿过连接件的通孔7-3和连接板盖7-1的盲孔7-4。

所述板盖7-1压接在相邻两块或者四块单元地板上,其尺寸与相邻单元地板7-2形成的拼接凹槽尺寸配合设置;所述板盖7-1的下表面对应盲孔7-4的位置设置有柱腿7-5,柱腿7-5插接在对应的盲孔7-4上。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空间分隔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可移动隔墙4和上面所述的装配式架空地板,其还包括连接在可移动隔墙4底部的隔墙支座6。

所述隔墙支座6通过调节螺栓3-1与支撑骨架1的端部连接,所述调节螺栓3-1上、隔墙支座6和支撑骨架1之间还连接有垫块2及橡胶垫8。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隔墙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座体6-1、承墙托6-2、顶升螺栓6-3及万向轮6-4;

所述座体6-1为H型结构,其上部为容纳承墙托6-2的上部凹槽、两者通过顶升螺栓6-3连接,上部凹槽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连接顶升螺栓6-3或者调节螺栓3-1的承墙托固定孔6-5,其下部为容纳万向轮6-4的下部凹槽,万向轮6-4可自由折叠与收起,操作灵活,使用方便;下部凹槽的两侧由紧固件固定在结构楼板5上;

所述承墙托6-2承托在可移动隔墙4的底部,承墙托6-2与座体6-1之间及承墙托6-2与可移动隔墙4之间设置有防火材料6-6,这样可以减少连接缝隙,使连接更紧固,保证可移动隔墙的整体稳定性,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承墙托6-2与第一杆件1-1或第二杆件1-2的连接处开设有圆孔,顶升螺栓6-3或者调节螺栓3-1穿过圆孔,固定在座体6-1上的承墙托固定孔6-5内。

所述顶升螺栓6-3的顶部在承墙托6-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端帽、且下部端帽外形大于上部端帽外形。这个可以通过顶升螺栓6-3调整承墙托6-2在垂直方向的位置,即而调整可移动隔墙4的高度。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空间分隔系统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放线,确定地板支撑3、可移动隔墙4的安装位置,准备支撑骨架1、地板支撑3及隔墙支座6所需部件,将管线铺设在预制地板7与结构楼板5之间;

S2,安装隔墙支座6,调整隔墙支座6的水平度,并将可移动隔墙4安装在隔墙支座6上的承墙托6-2内;

具体地,将座体6-1安装在结构楼板5上,将顶升螺栓6-3旋入座体6-1上的承墙托固定孔6-5内,再将承墙托6-2嵌套在座体6-1上,调节顶升螺栓6-3,调整隔墙支座6的水平度;将可移动隔墙4嵌套在承墙托6-2内,接着,调节顶升螺栓6-3使可移动隔墙4顶升,并进行顶部固定。

S3,根据S1中的安装位置,安装地板支撑3,并拼装支撑骨架1,将支撑骨架1固定在地板支撑3上,通过调节螺栓3-1、垫块2及橡胶垫8将支撑骨架1与可移动隔墙4的交汇处固定在隔墙支座6上;

具体地,拼装支撑骨架1时,可以根据实际工程需要搭接成一字型、L型、十字型及T型,图10至图13依次是其搭接的结构示意图。

支撑骨架1上的连接孔1-3与地板支撑3上的支撑台螺纹孔3-6对应,隔震垫片3-3、调节块3-4设置在支撑骨架1与支撑台3-2之间,由调节螺栓3-1连接固定;支撑骨架1与可移动隔墙4的交汇处固定在隔墙支座6上,垫块2、橡胶垫8设置在支撑骨架1与隔墙支座6之间,支撑骨架1由调节螺栓3-1固定。

S4,铺设预制地板7,并调整预制地板7的平整度。

具体地,将单元地板7-2的四角相对,将固定螺钉穿过通孔7-3,与调节螺栓3-1上的螺纹孔3-5连接固定,将柱腿7-5与单元地板7-2上的盲孔7-4对应,使板盖7-1将相邻单元地板7-2形成的凹槽遮盖。

预制地板7完成预装后,需要调整其平整度,保证地板铺设的美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架空地板、装配式空间分隔系统及施工方法,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实现了建筑用管线与建筑结构的分离,提高了住宅的可变更性;减少了住宅的重复建设,降低了住宅的维修成本;提高了住宅的可持续性,符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要求。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