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雨水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430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屋顶雨水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系统,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现今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

雨水收集系统根据雨水源不同,可粗略分为两类。一、屋顶雨水。屋顶雨水相对干净,杂质、泥沙及其他污染物少,可通过弃流和简单过滤后,直接排入蓄水系统,进行处理后使用。二、地面雨水。地面的雨水杂质多,污染物源复杂。在弃流和粗略过滤后,还必须进行沉淀才能排入蓄水系统。

但是现有的屋顶雨水处理结构结构复杂,安装不简便,安全性能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顶雨水处理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屋顶雨水处理结构,包括:防水层,其厚度为2mm;位于所述防水层上的排水层,其厚度为40-60mm;位于所述排水层上的雨水储存层,其厚度为120-180mm;位于所述雨水储存层上的雨水处理层,其厚度为250-350mm;及位于所述雨水处理层上的雨水弃流层,其厚度为120-180mm。

其进一步特征如下:

所述排水层的厚度为50mm。

所述雨水储存层的厚度为150mm。

所述雨水处理层的厚度为300mm。

所述雨水弃流层的厚度为150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结构合理,安装简便,安全性能高;不仅有屋顶绿化的功能和特点,还有污水处理的功能,让环保、低碳的生态技术完美结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屋顶雨水处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屋顶雨水处理结构,包括:防水层1,其厚度为2mm;位于所述防水层上的排水层2,其厚度为40-60mm;位于所述排水层上的雨水储存层3,其厚度为120-180mm;位于所述雨水储存层上的雨水处理层4,其厚度为250-350mm;及位于所述雨水处理层上的雨水弃流层5,其厚度为120-180mm。所述排水层的厚度为50mm。所述雨水储存层的厚度为150mm。所述雨水处理层的厚度为300mm。

所述雨水弃流层的功能:1)能够去除雨水中的粪大肠杆菌。2)能够通过填料层中15cm厚的蓄水填料(蓄水陶土)层进行通过填料内部的多孔结构进行储水,当雨停后,存储的雨水可以进行灌溉和冲厕等回用,单次收集和存储的雨水量为降雨150mm。3)雨水弃流装置设计,采用跌流井的原理,进行重力分流设计,弃流前期50mm的雨水,这部分雨水污染程度较高,不利于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

本装置的运行是屋顶雨水先通过弃流层,弃流前期50mm的雨水,然后剩下是雨水开始进入系统,收集的雨水先经雨水处理的填料层,通过填料层的一系列的生物作用,化学作用和过滤吸附等过程,将雨水中的污染物质截留和去除,然后再进入雨水储存层的蓄水陶土中储存,当需要回用时,再进入雨水的排水层,排水到各个回用水的储存罐或者是用水点。

本发明充分结合屋顶绿化,雨水资源化利用和绿色建筑的多重优点,既有屋顶绿化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作用,又有雨水回用的资源化利用功能,还能提高绿化覆盖面积,同时是有效的城市氧吧,是一项结合环保,低碳和节能技术相结合的生态技术。其主要的功能是:

一方面,作为人工强化湿地系统,有污水处理的功能,可以依据要求和现场情况,收集雨水,将雨水净化达到建筑中水回用的标准,用于冲厕、绿化灌溉,景观水补充水源等,减少了清洁水源的使用量,降低了日常管理费用,也符合节水型城市的要求,也可以为绿色建筑的指标添砖加瓦;

另一方面,湿地绿化植物的覆盖,能够有效的降低夏季室内的温度,冬季有效保持室内的温度。这里按照国内的研究,当绿化屋顶种植景天类植物,覆盖率约60%时,种植基质约6~10cm,其夏季室内温度可降低3℃左右,冬季室内温度可提高5℃左右。本发明的屋顶湿地系统,填料层厚度在20~60cm不等,可以选择的植物种类比屋顶绿化更丰富,而且填料层作为雨水处理的基质,具有一定的保水性,和屋顶绿化比较,可以减少灌溉用水,在雨水较多的季节,可以不用灌溉。夏季调整屋顶湿地的运行状态,除需要回用用水量外,其他收集处理后的雨水均储存在屋顶湿地填料层,可以减少植物灌溉次数和灌溉用水量,同时,水流的流动和交换,更能有效的降低室内温度,可降低室内温度5~6℃。还可以依据条件种植覆盖率大于90%的植物,冬季枯萎后,植物形成覆盖层,能够有效发挥冬季保温的作用,通常冬季可提高室内温度5~7℃左右。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