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夹层结构的双层保温型仓顶以及包含该仓顶的筒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7197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夹层结构的双层保温型仓顶以及包含该仓顶的筒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夹层结构的双层保温型仓顶以及包含该仓顶的筒仓,可用于长期安全储粮的寒冷地区。



背景技术:

目前的钢板筒仓大多数是单层薄壁筒仓,未设保温结构,仓壁薄、仓内外易形成温差、受外界因素如日光、气候等影响较大、偶有结露现象、仓内粮堆温度分布不均衡,这些因素会给长期安全储粮带来一定的困难。

近年来带保温层钢板筒仓已被大量使用,该形式能使粮食储存条件维持在较低的环境温度状态中,满足粮食储藏稳定性。目前常规的保温工艺是待筒仓本体结构安装结束后在筒仓外围安装龙骨架(即保温层支撑圈);再安装保温层材料(聚氨酯、苯板、岩棉等);最后安装外围护(彩钢板)结构。现有仓顶结构由于存在较多风机及人孔等附属物,实际保温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但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一种带夹层结构的双层保温型仓顶以及包含该仓顶的筒仓。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仓顶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外设夹层,所述夹层外密铺顶板。

所述保温层外由外围护包覆,所述夹层内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外围护上,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在所述顶板上。

所述顶板内设和所述支架上端固定连接的檩条龙骨。

所述檩条龙骨上焊接有螺栓,所述檩条龙骨上通过顶板压条将顶板与檩条龙骨连接固定。

所述顶板为整装式结构,铺装在所述夹层上。

所述保温层由保温层支撑圈支撑以及由外围护包覆,所述保温层内填充聚氨酯、苯板、岩棉保温材料。

一种利筒仓,将筒仓仓身和所述仓顶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其原有保温层效果的情况下,在仓顶保温结构基础上安装夹层结构形成两层保温体系,此结构形式使得仓顶受到日照引起的温差通过结构层分散,这样仓顶实际保温层的温差将大大减少,进一步提高了筒仓整体保温效果;

2)通过加装夹层结构,筒仓仓顶的保温层可以做薄,减少保温层材料的厚度;

3)通过设置夹层结构,可提高筒仓整体保温效果,减少保温层的材料的使用,根据不同筒仓直径,夹层结构可以灵活布置,而顶板部分可以预先制作成块,现场安装。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部结构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图。

附图3为夹层结构骨架及顶板放大图。

附图4为仓顶结构平面图。

附图5为图4的A-A试图。

附图6为图4的B-B试图。

图中1为仓壁板、2为仓壁下张环、3为仓顶檩条、4为外围护、5为支架、6为檩条龙骨、7为顶板、8为仓顶平台、9为上层盖板、10为下层盖板、11为压块、12为仓顶檩子;

51为环向支撑、52为夹层结构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夹层结构形式,首先安装利浦筒仓仓顶结构,利用卷仓设备安装仓壁板1、一定要保证卷板咬边的质量,将加强筋焊接与仓壁板1上,按照筒仓检验要求控制好焊缝质量,待仓壁板1、仓壁下张环2、仓顶檩条3、仓顶平台8全部安装完毕后开始安装保温层,要保证保温材料与仓体和仓顶表面无缝隙、表面不起鼓,尽可能减少冷桥现象,待保温材料安装完成后将外围护4(彩钢板)安装在保温材料外层。

所述的仓顶与筒仓仓檐密封连接,所述的仓身包括加强筋、仓壁螺旋侧板、保温夹层及外围护结构。

如图5-6所示,保温层全部安装结束后,将预先制作好的支架5下端与保温层外围护4(彩钢板)焊接固定,檩条龙骨6下端与支架5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支架5由环向支撑51和夹层结构支架52组成,其中夹层结构支架52用于支撑形成夹层,且夹层结构支架52之间用环向支撑51张紧,保证支架5结构平面的稳定,这样本实用新型在原保温层上部形成稳定的夹层空腔,利用空腔部分传导热量,进而降低保温层所受到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夹层结构支架52两端分别通过上层盖板9、下层盖板10限位,所述上层盖板9通过压块11固定,所述下层盖板10通过仓顶檩子12固定。

在夹层结构上密铺顶板7,顶板7之间的连接可以做成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做成装配式连成整体。通过夹层结构和筒仓保温层2个部分共同保温,提高筒仓的保温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