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输电杆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4226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输电杆塔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杆塔,具体为一种高强度输电杆塔,属于电力输送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土地日益紧张,用电负荷迅速增加,供电网络已不满足用电负荷发展的需要,势必要新建进城线路,对原有的城网线路进行增容改造。为此,城市规划部门一般提供狭窄的高压线路走廊或利用绿化带作为高压架空线路的通道,普通自立式铁塔因为根开宽,需要比较大的走廊,占的位置多,不适合在受限制的走廊内架设;如在同一路径上铺设电缆线路,则投资非常大,工程建设单位往往难于接受,而且容易受城市施工的影响,发生线路事故也不易检修;采用钢筋混凝土电杆,其纵向、环向裂纹问题,一直未能很好的解决。而环形或多边形截面的钢管塔因其结构简单、受力清楚、加工制造容易、施工方便、 运行安全可靠、维护工作量小的特点,在新城区的高压架空线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传统的输电杆塔普遍存在着质量重、耐久性差、使用寿命较短、整体承载力、稳定性低等缺陷,并且在施工运输以及后期的运行维护作业中也有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强度输电杆塔。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强度输电杆塔,由钢筋混凝土基础、塔身、水泥、法兰、横担、地线支架、内管、加强结构浇筑层、加强隔板以及加强筋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两所述塔身通过所述法兰连接,且所述塔身竖直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内,并通过所述水泥固定,所述横担水平设置在所述塔身上,所述地线支架设置在塔身顶部,所述内管设在所述塔身内,且所述内管与所述塔身焊接,所述内管与所述塔身还通过所述加强结构浇筑层进一步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内管的中间部位,所述加强隔板分别与所述内管以及所述加强筋焊接。

优选的,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设有一用于放置所述塔身的凹槽,且凹槽为两个圆台组合而成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塔身根部埋入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内的深度大于所述塔身最大外径的2倍。

优选的,所述塔身的材料为钢,且所述塔身外表面镀锌并涂防锈漆。

优选的,所述内管为正六边形,且所述内管通过所述加强隔板分隔为6个正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加强结构浇筑层由环氧树脂、固化剂以及铜粉混合浇筑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强度输电杆塔阶梯杆整体的结构紧凑,科学合理,减少了输电走廊的宽度,节约了钢材用量,极大节约了成本,整体承载力、稳定性高,有效避免了输电杆塔因失稳而产生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塔身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塔身横截面;

图中:1、钢筋混凝土基础,2、塔身,3、水泥,4、法兰,5、横担,6、地线支架,7、内管,8、加强结构浇筑层,9、加强隔板,1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高强度输电杆塔,由钢筋混凝土基础1、塔身2、水泥3、法兰4、横担5、地线支架6、内管7、加强结构浇筑层8、加强隔板9以及加强筋10组成,两两所述塔身2通过所述法兰4连接,且所述塔身2竖直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1内,并通过所述水泥3固定,所述横担5水平设置在所述塔身2上,所述地线支架6设置在塔身2顶部,所述内管7设在所述塔身2内,且所述内管7与所述塔身2焊接,所述内管7与所述塔身2还通过所述加强结构浇筑层8进一步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10位于所述内管7的中间部位,所述加强隔板9分别与所述内管7以及所述加强筋10焊接,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1设有一用于放置所述塔身2的凹槽,且凹槽为两个圆台组合而成的结构,所述塔身2根部埋入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1内的深度大于所述塔身2最大外径的2倍,所述塔身2的材料为钢,且所述塔身2外表面镀锌并涂防锈漆,所述内管7为正六边形,且所述内管7通过所述加强隔板9分隔为6个正三角形,所述加强结构浇筑层8由环氧树脂、固化剂以及铜粉混合浇筑而成;该高强度输电杆塔阶梯杆整体的结构紧凑,科学合理,减少了输电走廊的宽度,节约了钢材用量,极大节约了成本,整体承载力、稳定性高,有效避免了输电杆塔因失稳而产生的危险。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