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129阅读:3324来源:国知局
护墙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墙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装修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墙纸、刷漆等墙面装修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护墙板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装饰墙体的材料,一般采用木材等为基材,其具有美观、质轻、防火、防蛀、施工简便、造价低廉、使用安全、装饰效果明显和维护保养方便等诸多优点,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

护墙板包括边框和板芯,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将边框和板芯设置为一个整体。然而,护墙板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因为其材质为木材,这种结构的护墙板受环境温度影响大,护墙板与墙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环境温度变化时,墙体与护墙板不同的膨胀和收缩量造成护墙板易变形,变形后护墙板表面不平整,严重影响其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墙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护墙板,包括边框和板芯,所述边框包括上框、下框、左框和右框,所述板芯包括上板芯和下板芯;所述上框、下框、左框和右框通过粘胶与墙体预固定,并通过钉子实现彼此固定连接,所述上框和所述下框上均开设有滑槽,在所述左框和所述右框均开设有板芯容纳槽,设置在所述上框和所述下框中的滑槽,其一端与所述左框中板芯容纳槽的开口处相对,其另一端与所述右框中板芯容纳槽的开口处相对;所述左框和所述右框之间还设有腰线板,所述腰线板的顶端和底端各开设有一个连接滑槽,两个所述连接滑槽的一端与所述左框中板芯容纳槽的开口处相对,其另一端与所述右框中的板芯容纳槽的开口处相对;其中在所述上框与所述腰线板之间安装有可滑动的所述上板芯,在所述下框与所述腰线板之间安装有可滑动的所述下板芯。

进一步地,所述上框和所述下框的形状尺寸一致,并且所述滑槽为“T”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左框的侧壁开设有所述板芯容纳槽,在此板芯容纳槽的内部固设有腰线连接块,所述腰线连接块上开设有腰线连接槽;所述左框和所述右框的形状和尺寸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板芯容纳槽与所述腰线连接槽的开口方向一致,并且在该板芯容纳槽的底部表面粘接有一层硅胶软垫。

进一步地,所述腰线板的左端和右端各固接有一个方形的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套设在所述左框和所述右框中的所述腰线连接槽中,因而将所述腰线板固定在所述左框和所述右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滑槽呈伞型,并且该连接滑槽的槽宽外径小于所述板芯容纳槽的槽宽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芯包括第一上板芯和第二上板芯,所述第一上板芯和所述第二上板芯的顶端固接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轨,并安装在所述上框中的所述滑槽中,所述第一上板芯和所述第二上板芯的底端固接有与所述连接滑槽相匹配的连接滑轨,并安装在所述腰线板顶端的所述连接滑槽中;所述下板芯包括第一下板芯和第二下板芯,所述第一下板芯和所述第二下板芯的顶端固接有与所述连接滑槽相匹配的连接滑轨,并安装在所述腰线板底端的所述连接滑槽中,所述第一下板芯和所述第二下板芯的底端固接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轨,并且安装在所述下框中的所述滑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只需边框与墙体固定,在左框和右框中开设有板芯容纳槽,因而可滑动的板芯能部分置入该板芯容纳槽中,将板芯覆盖住的墙体暴露出一部分,因此未与墙体完全贴合的板芯,又能滑动置入板芯容纳槽后暴露墙体的板芯,可以不再受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解决传统护墙板中墙体与护墙板不同的膨胀和收缩量造成护墙板易变形的问题,优化护墙板的装饰效果,还能延长护墙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墙板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左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框的截面图。

图4是正实用新型中腰线板的侧视图。

图中,100-边框;110-上框;120-下框;130-左框;140-右框;111-滑槽;131-板芯容纳槽;200-板芯;210-第一上板芯;220-第二上板芯;230-第一下板芯;240-第二下板芯;300-腰线板;310-连接件;320-连接滑槽;330-墙板;400-腰线连接块;410-腰线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墙板,包括边框100和板芯200,所述边框100包括上框110、下框120、左框130和右框140,所述板芯200包括上板芯和下板芯;所述上框110、下框120、左框130和右框140通过粘胶与墙体预固定,并通过钉子实现彼此固定连接。所述上框110和所述下框120上均开设有滑槽111,在所述左框130和所述右框140均开设有板芯容纳槽131,设置在所述上框110和所述下框120中的滑槽111,其一端与所述左框中板芯容纳槽131的开口处相对,其另一端与所述右框140中板芯容纳槽131的开口处相对。所述左框130和所述右框140之间还设有腰线板300,所述腰线板300的顶端和底端各开设有一个连接滑槽320,两个所述连接滑槽320的一端与所述左框130中板芯容纳槽131的开口处相对,其另一端与所述右框140中的板芯容纳槽131的开口处相对。其中在所述上框110与所述腰线板300之间安装有可滑动的所述上板芯,在所述下框120与所述腰线板300之间安装有可滑动的所述下板芯。

所述上框110和所述下框120的形状尺寸一致,并且所述滑槽111为“T”型槽。

所述左框130的侧壁开设有所述板芯容纳槽131,在此板芯容纳槽131的内部固设有腰线连接块400,所述腰线连接块400上开设有腰线连接槽410。所述左框130和所述右框140的形状和尺寸一致。

所述板芯容纳槽131与所述腰线连接槽410的开口方向一致,并且在该板芯容纳槽131的底部表面粘接有一层硅胶软垫(图中未示出),可以保护置入板芯容纳槽131中的板芯200。

所述腰线板300的左端和右端各固接有一个方形的连接件310,两个所述连接件310分别套设在所述左框130和所述右框140中的所述腰线连接槽410中,因而将所述腰线板300固定在所述左框130和所述右框140之间。在所述腰线板背面的固接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墙板330,墙板330与墙体贴合,可以在板芯200损坏需要更换时,保护墙体,避免安装时将墙体损坏。

所述连接滑槽320呈伞型,并且该连接滑槽320的槽宽外径小于所述板芯容纳槽131的槽宽内径。

所述上板芯包括第一上板芯210和第二上板芯220,所述第一上板芯210和所述第二上板芯220的顶端固接有与所述滑槽111相匹配的滑轨(图中未示出),并安装在所述上框110中的所述滑槽111中,所述第一上板芯210和所述第二上板芯220的底端固接有与所述连接滑槽320相匹配的连接滑轨(图中未示出),并安装在所述腰线板300顶端的所述连接滑槽320中。所述下板芯包括第一下板芯230和第二下板芯240,所述第一下板芯230和所述第二下板芯240的顶端固接有与所述连接滑槽320相匹配的连接滑轨,并安装在所述腰线板300底端的所述连接滑槽320中,所述第一下板芯230和所述第二下板芯240的底端固接有与所述滑槽111相匹配的滑轨,并且安装在所述下框120中的所述滑槽111中。

采用以上结构,在将边框100固定在墙体后,安装在边框100中的第一上板芯210和第二板芯220在腰线板300的上方抵接,边框100中的第一下板芯230和第二下板芯240在腰线板300的下方抵接,此时由第一上板芯210和第二上板芯220,以及第一下板芯230和第二下板芯240组装成的板芯200将墙体完整覆盖,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又能保护墙体。第一上板芯210和第二上板芯220可滑动,并且由于滑槽111、连接滑槽320都与左框130和右框140中的板芯容纳槽131的开口处相对,因此在第一上板芯210和第一下板芯230向左框130设置方向推动时,部分第一上板芯210和第一下板芯230会置入左框130中的板芯容纳槽131中;同样第二上板芯220和第二下板芯240向右框140设置方向推动,也会部分置入右框140中的板芯容纳槽131中,因而墙体会暴露出一部分,所以没有完全与墙体贴合,又能活动打开的板芯200,可以不再受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解决传统护墙板中墙体与护墙板不同的膨胀和收缩量造成护墙板易变形的问题,优化护墙板的装饰效果,还能延长护墙板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