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7198阅读:10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材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房瓦。



背景技术:

房瓦是一种用于平房房顶防水挡雨的建筑材料,要将房顶盖好需要多块房瓦搭接固定;而现有的房瓦受到大风暴雨时容易出现断裂或变形,由于断裂或变形房顶都会出现漏雨现象发生,该房瓦整体强度较差,从而缩短了房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强度较强及延长使用寿命的房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房瓦,包括房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房瓦本体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凸起,相邻的凸起之间等距设置有若干条加强凹槽,各条加强凹槽的槽深与房瓦本体的厚度比值为0.46;还包括有一片加强网,该加强网嵌设于房瓦本体上,所述加强网包括多组经线和多组纬线,所述多组经线中的任意一组经线包括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三经线和第四经线,所述多组纬线中的任意一组纬线包括第一纬线、第二纬线、第三纬线和第四纬线,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为玻璃纤维,第二经线、第三经线、第四经线、第二纬线、第三纬线和第四纬线为玻璃纤维,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与任意一组纬线垂直相互交织,经线与纬线的交叉处接触连接,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中第一经线分别置于任意一组纬线中第一纬线的底面、第二纬线的顶面、第三纬线的顶面和第四纬线的顶面,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中的第二经线分别置于任意一组纬线中第二纬线的底面、第一纬线的顶面、第三纬线的顶面和第四纬线的顶面,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中的第三经线分别置于任意一组纬线中第三纬线的底面、第一纬线的顶面、第二纬线的顶面和第四纬线的顶面,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中的第四经线分别置于任意一组纬线中第四纬线的底面、第一纬线的顶面、第二纬线的顶面和第三纬线的顶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凸起之间等距设置有若干条加强凹槽,各条加强凹槽的槽深与房瓦本体的厚度比值为0.46和加强网配合下,受到大风暴雨时房瓦不会出现断裂,避免房顶出现漏雨现象发生,该房瓦整体强度较强,从而延长了房瓦的使用寿命;如若各条加强凹槽的槽深与房瓦本体的厚度比值大于0.46和加强网配合下,受到大风暴雨时房瓦会出现断裂,断裂后房顶会出现漏雨现象发生,该房瓦整体强度较差,从而缩短了房瓦的使用寿命;如若各条加强凹槽的槽深与房瓦本体的厚度比值小于0.46和加强网配合下,受到大风暴雨时房瓦会出现变形,变形后会出现相邻的房瓦之间连接不紧密,导致房顶也会出现漏雨现象发生,该房瓦整体强度较差,从而缩短了房瓦的使用寿命;所以各条加强凹槽的槽深与房瓦本体的厚度比值为0.46和加强网配合下较为合理,受到大风暴雨时房瓦不会出现断裂或变形现象发生,避免房顶出现漏雨现象发生,该房瓦整体强度较强,从而延长了房瓦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条加强凹槽的槽宽由一端往另一端逐渐变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遇到下雨时,雨水滴落在加强凹槽中,该加强凹槽会对雨水进行挤压,从而加快了雨水流速,减少了雨水停留在房瓦上的时间,避免雨水长时间停留在房瓦上造成房瓦损坏,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房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加强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瓦,包括房瓦本体1,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房瓦本体1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凸起2,相邻的凸起2之间等距设置有若干条加强凹槽3,各条加强凹槽3的槽深H1与房瓦本体1的厚度H2比值为0.46;还包括有一片加强网,该加强网嵌设于房瓦本体1上,所述加强网包括多组经线和多组纬线,所述多组经线中的任意一组经线包括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22、第三经线23和第四经线24,所述多组纬线中的任意一组纬线包括第一纬线31、第二纬线32、第三纬线33和第四纬线34,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22、第三经线23、第四经线24、第一纬线31、第二纬线32、第三纬线33和第四纬线34为玻璃纤维,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与任意一组纬线垂直相互交织,经线与纬线的交叉处接触连接,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中第一经线21分别置于任意一组纬线中第一纬线31的底面、第二纬线32的顶面、第三纬线33的顶面和第四纬线34的顶面,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中的第二经线22分别置于任意一组纬线中第二纬线32的底面、第一纬线31的顶面、第三纬线33的顶面和第四纬线34的顶面,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中的第三经线23分别置于任意一组纬线中第三纬线33的底面、第一纬线31的顶面、第二纬线32的顶面和第四纬线34的顶面,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中的第四经线24分别置于任意一组纬线中第四纬线34的底面、第一纬线31的顶面、第二纬线32的顶面和第三纬线33的顶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凸起之间等距设置有若干条加强凹槽,各条加强凹槽的槽深与房瓦本体的厚度比值为0.46和加强网配合下,受到大风暴雨时房瓦不会出现断裂,避免房顶出现漏雨现象发生,该房瓦整体强度较强,从而延长了房瓦的使用寿命;如若各条加强凹槽的槽深与房瓦本体的厚度比值大于0.46和加强网配合下,受到大风暴雨时房瓦会出现断裂,断裂后房顶会出现漏雨现象发生,该房瓦整体强度较差,从而缩短了房瓦的使用寿命;如若各条加强凹槽的槽深与房瓦本体的厚度比值小于0.46和加强网配合下,受到大风暴雨时房瓦会出现变形,变形后会出现相邻的房瓦之间连接不紧密,导致房顶也会出现漏雨现象发生,该房瓦整体强度较差,从而缩短了房瓦的使用寿命;所以各条加强凹槽的槽深与房瓦本体的厚度比值为0.46和加强网配合下较为合理,受到大风暴雨时房瓦不会出现断裂或变形现象发生,避免房顶出现漏雨现象发生,该房瓦整体强度较强,从而延长了房瓦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各条加强凹槽3的槽宽由一端(图中未标出)往另一端(图中未标出)逐渐变小。

其中,房瓦摆放于房顶上时,各条加强凹槽的槽宽的一端高于各条加强凹槽的槽宽的另一端的摆放;各条加强凹槽的槽宽的一端为槽宽较宽的一端,各条加强凹槽的槽宽的另一端为槽宽较窄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遇到下雨时,雨水滴落在加强凹槽中,该加强凹槽会对雨水进行挤压,从而加快了雨水流速,减少了雨水停留在房瓦上的时间,避免雨水长时间停留在房瓦上造成房瓦损坏,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房瓦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