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挂式石材墙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0534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挂式石材墙面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挂式石材墙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装修中的墙面石材施工方法有湿贴法、挂贴法、干挂法三种。

湿贴法是在墙面抹灰找平后,用水泥砂浆或掺建筑胶水的水泥砂浆将石材粘贴于墙体抹灰面,这种方法水泥砂浆粘结力低,而石材一般重量大,故容易发生石材粘结失效而脱落事故;水泥砂浆抹灰层也存在与基层粘结力低而产生粘结失效的现象,随着时间推移,抹灰层在热胀冷缩和建筑物变形的影响下易发生空鼓现象,从而加剧了抹灰层与基层的粘结失效现象,导致其面层的石材粘贴层脱落;水泥砂浆粘结层易产生“泛碱”现象,导致石材表面局部变白,影响石材表面的装修效果。挂贴法是在湿贴法的基础上在石材顶端增加铜丝固定件,固定件通过钢钉钉入墙体内,该方法适用范围小,只能在混凝土基层上采用钉钢钉固定,对于填充墙砌体,采用空心砖、多孔砖等砌筑的,钢钉钉入后易出现钉头悬空现象,影响钢钉的悬挂力;其次,该方法同样会产生“泛碱”现象。

干挂法适用范围广,施工安全可靠,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墙面石材施工方法,干挂法施工的墙体结构,是采用膨胀螺栓将钢骨架定在结构层上,然后将石板直接固定在钢骨架上,该方法对钢骨架的要求高,石材重量又很重,钢骨架发生变形、移位或倾斜都会导致表面的石材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干挂法施工的石材墙面结构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钢骨架整体性较强、受力合理的干挂式石材墙面结构。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干挂式石材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钢骨架、石板和支撑杆,所述的钢骨架包括角钢和安装片,角钢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建筑结构层上,安装片通过螺杆与角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端支撑在建筑结构层或下层钢骨架上表面,上端支撑在上层钢骨架下表面;所述的石板的上下口均设有与安装片相互配合的安装槽,石板通过安装片固定在建筑结构层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石板的部分重力通过支撑杆逐层传递至下方的建筑结构层中,减少了钢骨架受到的力,有利于钢骨架长期作用下不发生变形、脱落等问题。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杆与螺杆同轴,螺杆上下两端分别插入上方支撑杆的底端和下方支撑杆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杆采用可升缩的结构形式,其包括内钢管、外钢管和限位螺杆,内钢管的外径与外钢管的内径相同,外钢管套在内钢管外侧,外钢管的管壁上设有限位螺孔,内钢管通过贯穿限位螺孔的限位螺杆固定在外钢管内。采用可升缩结构形式的支撑杆,便于支撑杆的安装和调节。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干挂式石材墙面结构的石板重量通过钢骨架传递到下方的支撑杆上,支撑杆上的力逐层传递最终作用在建筑结构层上,其受理更为合理,钢骨架不易变形;支撑杆将上下钢骨架连成一个整体,不容易发生位置变化,石板挂在钢骨架上能长期处于施工完成后的状态,上下石板之间不会产生保缝隙,能保持墙面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干挂式石材墙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附图1中A节点的放大图;

图3是附图1中B节点的放大图。

示意图中的标注说明:1建筑结构层,2石板,3钢骨架,4支撑杆,31角钢,32膨胀螺栓,33安装片,34螺杆,41内钢管,42外钢管,43限位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干挂式石材墙面结构包括钢骨架3、石板2和支撑杆4,所述的钢骨架包括角钢31和安装片33,角钢31通过膨胀螺栓32固定在建筑结构层1上,安装片33通过螺杆34与角钢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支撑杆4采用圆柱体的钢管,所述支撑杆4设在上下相邻的钢骨架3之间或设在最底层钢骨架3与建筑结构层1底板之间,其底端支撑在建筑结构层1或下层钢骨架3上表面,上端支撑在上层钢骨架3下表面,为增加支撑杆4的稳定性,支撑杆4与螺杆34同轴,螺杆34上下两端分别插入上方支撑杆的底端和下方支撑杆的顶端;所述的石板2的上下口均设有与安装片33相互配合的安装槽,石板通过安装片33固定在建筑结构层外侧。

安装时,首先在建筑结构层的底板上安装底层支撑杆,底层的支撑杆4可以植入建筑结构层1中,也可以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建筑结构层中,然后在底层的支撑杆4顶部位置安装钢骨架3,安装时首先将螺杆34的一端插入支撑杆4的顶部,并用螺帽临时固定螺杆34,然后将角钢31穿过螺杆,其紧贴建筑结构层1的一面用膨胀螺栓32固定,再将安装片33穿过螺杆34,用螺帽将安装片33与角钢31固定连接,将上一层支撑杆4安装在钢骨架3上,逐层安装形成整体的钢骨架系统,最后将石板2安装在安装片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结构形式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支撑杆采用可升缩的结构形式,其包括内钢管41、外钢管42和限位螺杆43,内钢管的外径与外钢管的内径相同,外钢管套在内钢管外侧,外钢管的管壁上设有限位螺孔,内钢管通过贯穿限位螺孔的限位螺杆固定在外钢管内。

本实施例涉及的干挂式石材墙面结构施工时,首先将钢骨架3全部固定在建筑结构层1上,安装钢骨架时应该注意同一列的钢骨架必须在一条直线上,在上下相邻的钢骨架3之间设置支撑杆4,安装时现将内钢管41插入外钢管42中,此时支撑杆的整体长度小于上下相邻钢骨架的间距,然后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将外钢管42与下层钢骨架3连接,向上提起内钢管41使其顶住上层钢骨架3下表面,然后拧入限位螺杆43,使内钢管41不能自由运动,再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将内钢管41顶部与上层钢骨架固定连接,以此类推将所有支撑杆安装完成后,将石板挂在钢骨架上。

较实施例1而言,采用实施例2所述的支撑杆施工更加方便。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