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光顶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138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幕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光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装饰行业中幕墙系统的蓬勃发展,幕墙技术也不断地成熟。但是,目前的屋面采光顶的幕墙系统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防水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依靠胶水和玻璃的粘接来实现防水效果。具体地,相邻玻璃面板之间的缝隙内通常放入泡沫棒,然后在泡沫棒上打注耐候密封胶。耐候密封胶起到防止外界的水或气体进入玻璃面板之间的缝隙内,确保相邻玻璃面板之间缝隙的密封性能。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采光顶幕墙防水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耐候密封胶经长期阳光的照射和其他气候作用下容易发现老化,会发生变形、开裂、断层等问题,会出现漏水的现象。另外,大型采光顶结构由于温度效应发生板块位移,耐候密封胶由于位移需要发生断裂,同样会出现漏水的现象。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采光顶幕墙防水性能有限,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影响采光顶幕墙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采光顶幕墙防水性能有限,容易出现漏水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采光顶幕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光顶幕墙,包括相邻设置第一玻璃面板和第二玻璃面板,两者分别安装于第一副框和第二副框;所述第一玻璃面板和所述第二玻璃面板之间具有设定距离的安装间隙,所述第一副框和所述第二副框还设置有密封所述安装间隙的防水胶条,所述安装间隙对应所述防水胶条与所述第一玻璃面板以及所述防水胶条与所述第二玻璃面板的区域通过泡沫棒和耐候密封胶封闭。

可选的,所述防水胶条为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副框和所述第二副框所在侧的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副框和所述第二副框密封相连。

可选的,所述防水胶条两端具有连接凸起,所述第一副框和所述第二副框具有与所述连接凸起配合的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起和所述连接凹槽的配合实现所述防水胶条与所述第一副框和所述第二副框的密封连接。

可选的,所述采光顶幕墙包括采光顶龙骨,所述第一副框和所述第二副框下方设置有固定安装于所述采光顶龙骨的中间结构,所述中间结构安装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副框和所述第二副框固定于所述中间结构的压块。

可选的,所述中间结构和所述采光顶龙骨之间设置有防腐柔性垫片。

可选的,所述第一副框和所述第二副框与所述中间结构的配合一侧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中间结构配合的抗震胶条。

可选的,所述中间结构下方对应所述采光顶龙骨两侧设置U型封盖,所述中间结构与所述U型封盖的两端配合,形成遮挡所述采光顶龙骨的闭合结构。

可选的,所述中间结构对应所述采光顶龙骨两侧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延伸至室外,以用于将所述集水槽内的水排出室外。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光顶幕墙,当第一玻璃面板和第二玻璃面板之间的安装间隙内耐候密封胶失效或破损时,防水胶条继续作用,使室外的水不会经安装间隙进入室内,从而保证了采光顶幕墙的防水性能,提高采光顶幕墙的整体使用寿命。并且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光顶幕墙,中间结构对应采光顶龙骨两侧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延伸至室外,以用于将集水槽内的水排出室外。如此设计,在玻璃面板外侧与内侧存在温度差时,会在玻璃面板内侧表面上形成冷凝水,将此冷凝水收集在集水槽内,并经集水槽排出室外,使冷凝水不会流入到采光顶幕墙室内,影响采光顶的正常使用。进一步的确保采光顶室内无漏水现象的发生,保证了该采光顶幕墙的防水性能,延长采光顶幕墙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光顶幕墙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水胶条、2-耐候密封胶、3-泡沫棒、4-第一玻璃面板、5-中间结构、6-第一副框、7-集水槽、8-U型封盖、9-采光顶龙骨、10-压块、11-防腐柔性垫片、12-抗震胶条、13-第二副框、14-硅酮结构胶及双面粘、15-第二玻璃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光顶幕墙实施例。

如图1所示,该采光顶幕墙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玻璃面板4和第二玻璃面板15,两者具有设定距离的安装间隙。第一玻璃面板4和第二玻璃面板15通过硅酮结构胶及双面粘14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副框6和第二副框13。

安装间隙中设置有防水胶条1。该防水胶条1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第一副框6和第二副框13所在侧,其两侧边分别与第一玻璃面板4和第二玻璃面板15的端面对应。防水胶条1的两端部设置有连接凸起,相应地,第一副框6和第二副框13设置有与连接凸起配合的连接凹槽,连接凸起和连接凹槽的配合实现防水胶条1与第一副框6和第二副框13密封固定连接。

安装间隙对应防水胶条1与第一玻璃面板4之间的区域,以及,防水胶条1与第二玻璃面板15之间的区域分别设置有泡沫棒3,并采用耐候密封胶2填充密封。

泡沫棒3及耐候密封胶2形成该采光顶幕墙的外部防水系统。与第一副框6和第二副框13连接的防水胶条1形成该采光顶幕墙的内部防水系统。外部防水系统能够满足该采光顶幕墙正常的防水需求,即采光顶幕墙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防水由首道防水系统实现。

当耐候密封胶2由于经长期阳光的照射和其他气候作用下发现老化,出现变形、开裂、断层等问题时;或者,当采光顶幕墙结构由于温度效应发生玻璃面板位移,耐候密封胶2由于位移需要发生断裂时,防水胶条1由于可以产生较大的形变,内部防水系统则发挥了防水的作用。由此可见,防水胶条1的设置提高了采光顶幕墙的防水性能,保证了采光顶幕墙防水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采光顶幕墙的耐久性,降低了维修频次和成本。

第一副框6和第二副框13下方设置有中间结构5,中间结构5固定安装于采光顶龙骨9。具体地,中间结构5上方设置有压块10,该压块10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安装于中间结构5,并将第一副框6和第二副框13抵压于中间结构5,实现第一副框6和第二副框13与中间结构5的固定连接。

第一副框6和第二副框13与中间结构5配合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凹槽,该安装凹槽里设置有与中间结构5作用的抗震胶条12。其中抗震胶条12为具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制成,如此设计使第一副框6和第二副框13与中间结构5之间以柔性方式接触,防止在采光顶幕墙受到水平方向的风荷载时,第一副框6和第二副框13与中间结构5之间直接的应力接触产生噪音,即抗震胶条12可降低第一副框6和第二副框13与中间结构5之间的噪音。同时,抗震胶条12还可以使第一副框6和第二副框13与中间结构5之间配合更紧密。

用于固定压块10的螺纹连接件并伸入采光顶龙骨9,与采光顶龙骨9配合,实现中间结构5与采光顶龙骨9之间的固定连接。为了防止发生双金属反应,中间结构5和采光顶龙骨9之间用防腐柔性垫片11隔开。

中间结构5下方对应采光顶龙骨9两侧设置U型封盖8。中间结构5与U型封盖8的两端配合,形成闭合结构,该闭合结构将采光顶龙骨9包含其中,即通过中间结构5和U封盖对采光顶龙骨9进行装饰,并通过压线收口,达到装饰效果。

当玻璃面板的内外两侧存在温度差时,为了防止玻璃面板内侧表面上形成冷凝水进入室内,影响采光顶幕墙的正常使用,中间结构5对应采光顶龙骨9两侧设置有集水槽7。集水槽7延伸至室外。此集水槽7将冷凝水收集并排出室外,进一步的确保采光顶室内无漏水现象的发生,延长采光顶幕墙的使用寿命。优选的,集水槽7设计成倾斜方式布置,以便其内部的水排出。

显而易见地,第一玻璃面板4和第二玻璃面板15仅为描述技术方案方便。对于玻璃面板的数量而言,玻璃面板的数量还可以设置为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等等,其设置的数量根据采光顶幕墙的设计大小以及每块玻璃面板的大小来确定,当采光顶幕墙的大小确定后,若玻璃面板的尺寸较小,则玻璃面板设置的数量相对较多,相反玻璃面板的设置数量相对较少,总之,玻璃面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对于玻璃面板优选采用钢化夹胶中空玻璃。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