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挤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4377阅读:52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塑板,具体涉及一种石墨挤塑板。



背景技术:

传统挤塑板由于各方面性能的制约,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传统挤塑板压缩强度普遍为0.1-0.2Mpa,导热系数为0.030w/(m*k) 左右,即传统挤塑板的压缩强度相对较低、导热系数高,隔热效能差。

为了弥补传统挤塑板存在的上述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普遍采取使用石墨对挤塑板进行改性的方法,来提高挤塑板的压缩强度,降低导热系统,提高隔热性能。然而,挤塑板在直接使用时,因为其保温层材料主要为热塑性保温材料, 遇火后依然存在易熔融、 流淌、 滴落的情况,对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安全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研发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石墨挤塑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挤塑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石墨挤塑板,包括上表面砂浆层、石墨挤塑板、下表面砂浆层;其中所述的石墨挤塑板的上表面间隔15cm均匀开设宽为0.8cm、深为0.5cm的槽,下表面间隔15cm均匀开设宽为0.5cm,深为0.3cm的槽;砂浆涂布于石墨挤塑板的上表面,并灌注上表面开设的槽,铺设耐碱玻璃网格布再涂布砂浆,固化后形成0.5-1cm厚的上表面砂浆层;砂浆涂布于石墨挤塑板的下表面,并灌注下表面开设的槽,铺设耐碱玻纤网格布再涂布砂浆,固化后形成0.5-1cm厚的下表面砂浆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石墨挤塑板为石墨聚苯乙烯挤塑板。

所述的石墨挤塑板的上、下表面所开的槽为倒梯形的槽,便于砂浆粘结层的粘结和固定,防止脱落。

所述的耐碱玻璃网格布为130-160g/㎡耐碱玻纤网格布。

所述的上表面砂浆层和下表面砂浆层是将保温砂浆涂布后再铺设耐碱玻璃网格布,然后涂布无机砂浆层固化而成,所述的保温砂浆可以是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

本实用新型是以石墨和PS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石墨挤塑板为主材,在石墨挤塑板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不同的槽,然后分别用砂浆灌注槽,并均匀涂抹上、下表面,铺设网格布后,再均匀涂布砂浆层。由于在石墨挤塑板表层直接涂布砂浆层容易脱落,本实用新型在石墨挤塑板的上、下表面分别开设不同的槽,且优选为倒梯形槽,可以更易于砂浆粘结,防止脱落,然后铺设网格布后,再均匀涂布无机砂浆层,可以起到更好的阻燃性能,防止挤塑板熔融流淌,杜绝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压缩强度高,导热系数低,隔热性能好,能杜绝挤塑板熔融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易于安装使用,且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表面砂浆层、2-石墨挤塑板、3-下表面砂浆层、4-槽Ⅰ、5-槽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石墨挤塑板,包括上表面砂浆层1、石墨挤塑板2、下表面砂浆层3;其中所述的石墨挤塑板3的上表面间隔15cm均匀开设宽为0.8cm、深为0.5cm的槽Ⅰ4,下表面间隔15cm均匀开设宽为0.5cm,深为0.3cm的槽Ⅱ5;砂浆涂布于石墨挤塑板2的上表面,并灌注上表面开设的槽Ⅰ4,铺设耐碱玻璃网格布再涂布砂浆,固化后形成0.5-1cm厚的上表面砂浆层1;砂浆涂布于石墨挤塑板2的下表面,并灌注下表面开设的槽Ⅱ5,铺设耐碱玻纤网格布再涂布砂浆,固化后形成0.5-1cm厚的下表面砂浆层3。

其中所述的石墨挤塑板2为石墨聚苯乙烯挤塑板;所述的石墨挤塑板2的上、下表面所开的槽为倒梯形的槽,便于砂浆的粘结和固定,防止脱落;所述的耐碱玻纤网格布为130-160g/㎡耐碱玻纤网格布,所述的上、下表面砂浆粘结层为保温砂浆粘结层,所述的上、下表面砂浆层为无机砂浆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