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养小车及其蒸压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7691阅读:10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养小车及其蒸压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养小车及其蒸压釜。



背景技术:

蒸压釜大量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管桩、灰砂砖、煤灰砖、微孔硅酸钙板、新型轻质墙体材料、保温石棉板、高强度石膏等建筑材料的蒸压养护。

蒸养车是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专用运输车辆,其装载着切割后的坯体,进入蒸压釜护养,护养后将成品运送至成品场地,成品被吊卸后,蒸养车再次载坯体进入蒸压釜护养。现有技术中,蒸养车由车架和车轮组件组成,车架上放有底板,底板上放有待蒸压保养的建筑材料。

公告号为CN205364182U的中国专利《一种蒸养小车》,包括公开了一种蒸养小车,包括车架、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车轮组件和底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用于防止建材碎片掉入蒸压釜的阻拦装置,所述阻拦装置由设置在底板四周的围栏围设而成,所述围栏包括设置在底板上部边沿的连接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两端的拦杆和设置在两根所述拦杆之间的拦网。该方案通过拦网实现了对建筑材料的遮挡,同时两者之间通过销栓连接。

而一般蒸压釜的釜体长度一般在50~100米之间,同时在蒸压釜内的蒸养车整体的长度也在50~90米左右,因而需要长度将近200米的安装场地来安装蒸压釜,才能很方便的使用,但是一般对小型企业,提供不了大型场地,虽然在上述专利中,虽然车架之间通过销栓连接,能够在移动时发生转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安装场地的面积,但是小车之间也只能转动一定的角度,轨迹形成一圆弧轨迹,安装场地的宽度方向上增大了,因而还是会占用较大的安装场地的面积,该场地在不使用时,也不能放置其他物件,因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相互拆装且能够改向移动后减小使用场地的蒸养小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蒸养小车,包括一多个依次可拆卸连接的车架,位于车架下端的四个带有滑轮的滑轮构件,所述滑轮构件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车架下端面还设置有一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轮构件上的从动轮、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车架上且与每个所述从动轮啮合的主动轮、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的驱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架下端设置有四个滑轮构件,滑轮构件中的滑轮实现与地面的滚动摩擦,便于车架在地面上的移动,多辆车架依次拼接成一蒸养小车,在车架上端可以放置混凝土块。在车架底端面设置有一主动轮,同时在每个滑轮构件上设置有传动轮,通过驱动杆主动主动轮,实现从动轮的转动,最后带动滑轮方向改变,车架的移动方向即改变;因而只要当车架从蒸压釜内移动出时,车架分离,通过手动改向,车架立马可以往蒸压釜的一侧推动,而后剩余车架可以通过同样方式改变推动方向,使得蒸养小车可以在前端较小的空间场地里使用,无需为蒸养小车提供较大的安装场地,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轮中端插接有一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端与所述车架的中端固定连接,且中端与所述主动轮之间设置有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轴的上端固定在车架的中间部位,同时下端通过轴承将主动轮转动连接在固定轴上,最终实现主动轮相对于车架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轮构件上端为用于固定所述从动轮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上端插接于所述车架内后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轴下端设置有呈ㄇ型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滑轮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构件中的安装轴下端的安装板通过销轴与滑轮实现连接,同时上端与车架通过轴承连接,实现滑轮构件与车架的转动连接,同时在安装轴上还固定有一从动轮,四个从动轮与主动轮相互啮合,因而当主动轮转动时,从动轮同时发生转动,最后实现对滑轮的移动改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车架的一侧,所述驱动杆位于所述车架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主动轮啮合的转动轮、位于所述车架的上端套设有一与驱动杆转动和定位的转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与车架之间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同时驱动杆的下端设置的转动轮与主动轮相互啮合,使得当驱动杆上端的转动杆转动时,转动轮能够带动主动轮转动,最终实现滑轮的改向;将驱动杆设置在车架的一侧能够使得在车架中心部位可以放置更多的混凝土块,同时在一侧也便于操作人员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成L型,下端设有套设卡接在所述驱动杆上端的多棱边孔,以及能够嵌入到车架上的多边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呈L型,当转动杆的下端的多棱边孔插接到驱动杆上端时两者发生卡接,同时转动杆的另一端与车架水平设置;同时在转动杆的下端还设置有多边形块能够嵌入到车架上,两者卡接时,转动杆不能转动,将转动杆稍微往上拔出一段,多边形板与车架分离,此时再转动转动杆,滑轮方向既能发生改变,因而多边形的设置能够避免滑轮在推动时,发生移动方向的改变,便于操作人员的推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架前端侧壁设置有一带有排孔的凸块,后端侧壁设置有供相邻后侧的所述车架上的凸块插接的定位槽;所述车架在所述定位槽上端设置有能够插接进入到所述排孔内的排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架之间通过凸块与定位槽实现定位,同时,再通过排杆将凸块与定位槽实现相对固定,因而当推进到蒸压釜时,车架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移动,同时也分离也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架的两侧还竖立有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杆的设置无论是将蒸养小车推进到蒸压釜内还是拉动单个车架时,无需推动混凝土块将小车推动,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蒸压釜,具有能够占用较小的安装场地的效果。

一种蒸压釜,包括一釜体,转动连接于釜体两侧的釜盖,所述釜体内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的蒸养小车的定位基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基座上设置有供所述滑轮嵌设的两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在釜体内移动时,只需沿着定位基座内的滑槽内移动,即可将整个蒸养小车全部稳定推入到釜体内,操作方便,同时移除蒸养小车时,可以拆分车架,操作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人工在第一时间将滑轮移动方向进行改向,使得从蒸压釜内移除的蒸养小车可以在小范围内分布操作,无需占用较大的操作范围,提高厂房面积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单个蒸养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滑轮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车架的仰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驱动杆和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蒸压釜打开时蒸养小车的放置结构图。

图中:1、车架;2、滑轮构件;2-1、安装轴;2-11、安装板;2-2、滑轮;3、齿轮组;3-1、主动轮;3-2、从动轮;3-3、驱动杆;3-31、转动轮;4、凸块;4-1、排孔;5、定位槽;5-1、排杆;6、推杆;7、固定轴;8、转动杆;8-1、多棱边孔;8-2、多边形块;9、正方形孔;10、釜体;11、釜盖;12、定位基座;12-1、滑槽;13、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参照图1,一种蒸养小车,由多辆依次拼接的车架1组成,车架1前端的侧壁上形成有一凸块4,同时另一侧的侧壁上凹设有一定位槽5,两辆车架1拼接时,可以依次首尾插接相连,同时在凸块4上设置有七到九个排孔4-1,同时在车架1在设置定位槽5的一侧设置有小孔,通过该些小孔实现排杆5-1的安装,排杆5-1可以是上端一根横杆,同时在横杆下端设置有数量与排孔4-1数量相同的竖杆;当两辆车架1插接时,操作能够横杆,将排杆5-1中的竖杆插入到凸块4上的排孔4-1内两者实现可拆卸连接。

图1中,同时在车架1的相对于凸块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推杆6,推杆6高度一般重在1.5米左右,便于操作人员对车架1的推动。

参照图1和图2,在车架1的下端设置有四个滑轮构件2,同时四个滑轮构件2分设到车架1的两侧,且前后两个。滑轮构件2包括一安装轴2-1、一滑轮2-2,安装轴2-1的上端通过轴承13固定转动在车架1的下端,同时安装轴2-1的下端设置有一安装板2-11,安装板2-11的截面成ㄇ,滑轮2-2在安装时,可以放置到安装板2-11中部,而后用销轴进行固定,实现滑轮2-2与安装板2-11的相对转动,最终车架1相对于地面的移动。

参照图1和图3,在车架1下端设置有一齿轮组3,齿轮组3包括一直径较大且安装在车架1中心位置的主动轮3-1、分设固定在安装轴2-1上的从动轮3-2,以及设置在车架1上的驱动杆3-3。主动轮3-1通过一固定轴7实现安装在车架1下端面上,固定轴7的前端可以与车架1螺纹连接后再通过焊接固定,同时中端设置有一轴承13(图中未示出),轴承13外圈固定主动轮3-1,实现主动轮3-1与车架1相对固定转动;从轮在安装时,可以套设在安装轴2-1的中端,用花键固定,同时安装轴2-1在安装时,必须满足从动轮3-2与主动轮3-1相互啮合。

参照图1和图4,驱动杆3-3设置在车架1的一侧,同时用轴承13进行定位,同时在驱动杆3-3下端设置有转动轮3-31,该转动轮3-31与主动轮3-1相互啮合,同时上端还插接有一转动杆8,转动杆8呈L型,同时下端开设有一多棱边孔8-1的六棱柱孔,可以插入到驱动杆3-3上端,驱动杆3-3的上端也可以设置成六棱柱状,两者相互卡接,便于转动杆8转动驱动杆3-3。同时在转动杆8的底端还设置有作为多边形块8-2的正方形板,还可以在车架1上端面开设有一正方形孔9,当转动杆8插入到驱动杆3-3时,能够相互卡接,避免了滑轮2-2在转动时发生不定向转向的问题。

小车从蒸压釜内移除时,将排杆5-1从车架1上拔出,车架1与于车架1之间分离;将转动杆8从驱动杆3-3上上拔一小段,转动转动杆8,主动转动轮3-31,同时主动轮3-1发生转动,从动轮3-2发生转动,最终实现小车从蒸压釜的开口处移除后,即可立马往一侧推动即可。

实施例二,参照图5,一种蒸压釜,包括一釜体10和位于两端的釜盖11,同时在釜体10内沿其轴向设置有一定位基座12,同时在定位基座12上还设置有两组滑槽12-1,实现实施例一中的蒸养小车在釜体10内的滑移推进,操作方便。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