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雷达用天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0504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雷达用天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雷达用天窗。



背景技术:

大气颗粒物检测激光雷达是基于米散射原理,发射532nm和355nm的激光,通过接收后散射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分辨颗粒物的时空分布并实现沙尘、云、局部污染物的识别。而目前激光雷达的设备一般安放在站房、方舱等环境内,需要对站房的楼顶进行改造,并且安装天窗玻璃,防止其他环境原因对发射的激光信号产生干扰;另外该天窗结构不仅要安装在楼顶,而且对于雨雪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且需要工作的年限较长,需要结构的可靠性较高。

现有的解决办法多采用钣金折弯件通过螺栓固定天窗结构,然而采用钣金折弯件的结构,在外界环境的长时间雨水浸泡后,会导致生锈以及漏雨的现象,影响雷达的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雷达用天窗,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难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雷达用天窗,包括:玻璃天窗1、一号四周壁面2、二号四周壁面3和加热器4,所述一号四周壁面2和二号四周壁面3分别为L型金属折弯件,所述一号四周壁面2包括一号壁面201和二号壁面202,所述二号四周壁面3包括三号壁面301和四号壁面302,所述一号壁面201和二号壁面202的底端面分别垂直设置有向外折弯的一号脚边203和二号脚边204,所述三号壁面301和四号壁面302的底端面分别垂直设置有向外折弯的三号脚边303和四号脚边304,所述一号四周壁面2和二号四周壁面3的竖直边通过连续满焊固定形成一个方形通孔,所述二号脚边204和三号脚边303通过五号脚边5连续满焊固定,所述一号脚边203和四号脚边304通过六号脚边6连续满焊固定,所述一号脚边203和二号脚边204通过七号脚边205连续满焊固定,所述三号脚边303和四号脚边304通过八号脚边305连续满焊固定;所述玻璃天窗1与一号四周壁面2和二号四周壁面3的上端面通过连续满焊固定;所述一号四周壁面2的内折弯处固定有加热器4。

优选的,所述玻璃天窗1包括玻璃板101和玻璃支架102,所述玻璃支架102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尺寸与玻璃板101的外尺寸一致,所述玻璃天窗1通过胶黏剂固定安装在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观察窗孔103,玻璃支架102的四周设置有一号挡边104。

优选的,所述一号脚边203、二号脚边204、三号脚边303和四号脚边304上分别设置有一号螺纹孔7。

优选的,还包括加热器底端固定架8,所述加热器底端固定架8靠近一号四周壁面2的两边上设置向下折弯形成的二号挡边801,所述加热器底端固定架8通过二号挡边801与一号四周壁面2焊接固定;所述加热器底端固定架8上设置有二号螺纹孔802,所述加热器4通过螺栓穿过二号螺纹孔802与加热器底端固定架8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号螺纹孔802设置有4个。

优选的,还包括卡扣9和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与卡扣9通过紧定螺钉901连接,通过所述一号四周壁面2的内折弯的两侧面上分别焊接固定有卡扣9,所述卡扣9的投影呈L型,所述卡扣9与一号四周壁面2形成的U型槽槽口方向正对加热器4,所述卡扣9与一号四周壁面2平行的侧边上设置有三号螺纹孔902,所述固定板10呈M型,所述固定板10的折弯处都为直角,所述固定板10靠近中心的两侧边长度与加热器4宽度一致,所述固定板10远离中心的两侧边长度与加热器4到卡扣9的U型槽槽底的距离一致。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雷达用天窗,激光雷达用天窗通过地脚螺栓穿过一号螺纹孔7固定在房顶混凝土11上,且通过天窗固定填充物12进行填充固定,激光雷达用天窗的垂直正下方设置有激光雷达14,激光雷达14的一侧设有高能雷达采集箱机柜13。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金属折弯后满焊,不仅减少焊接量,且增加整体结构的合理性,整体结构变形量小,便于实现金属的满焊,连续满焊焊缝质量较高,整体重量小,便于工程搬运、安装等。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玻璃支架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加热器底端固定架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卡扣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卡扣和固定板的装配后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玻璃天窗,101、玻璃板,102、玻璃支架,103、观察窗孔,104、一号挡边;

2、一号四周壁面,201、一号壁面,202、二号壁面,203、一号脚边,204、二号脚边,205、七号脚边;

3、二号四周壁面,301、三号壁面,302、四号壁面,303、三号脚边,304、四号脚边,305、八号脚边;

4、加热器;

5、五号脚边;

6、六号脚边;

7、一号螺纹孔;

8、加热器底端固定架,801、二号挡边,802、二号螺纹孔;

9、卡扣,901、紧定螺钉,902、三号螺纹孔;

10、固定板;

11、房顶混凝土;

12、高能雷达采集箱机柜;

13、激光雷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雷达用天窗,包括:玻璃天窗1、一号四周壁面2、二号四周壁面3和加热器4,所述一号四周壁面2和二号四周壁面3分别为L型金属折弯件,所述一号四周壁面2包括一号壁面201和二号壁面202,所述二号四周壁面3包括三号壁面301和四号壁面302,所述一号壁面201和二号壁面202的底端面分别垂直设置有向外折弯的一号脚边203和二号脚边204,所述三号壁面301和四号壁面302的底端面分别垂直设置有向外折弯的三号脚边303和四号脚边304,所述一号四周壁面2和二号四周壁面3的竖直边通过连续满焊固定形成一个方形通孔,所述二号脚边204和三号脚边303通过五号脚边5连续满焊固定,所述一号脚边203和四号脚边304通过六号脚边6连续满焊固定,所述一号脚边203和二号脚边204通过七号脚边205连续满焊固定,所述三号脚边303和四号脚边304通过八号脚边305连续满焊固定;所述玻璃天窗1与一号四周壁面2和二号四周壁面3的上端面通过连续满焊固定;所述一号四周壁面2的内折弯处固定有加热器4。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玻璃天窗1包括玻璃板101和玻璃支架102,所述玻璃支架102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尺寸与玻璃板101的外尺寸一致,所述玻璃天窗1通过胶黏剂固定安装在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观察窗孔103,玻璃支架102的四周设置有一号挡边104,其中胶黏剂选用环氧树脂胶;通过凹槽与胶黏剂的配合,能有效将玻璃板101固定在玻璃支架102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一号脚边203、二号脚边204、三号脚边303和四号脚边304上分别设置有一号螺纹孔7,所述一号螺纹孔7的大小为6mm。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还包括加热器底端固定架8,所述加热器底端固定架8靠近一号四周壁面2的两边上设置向下折弯形成的二号挡边801,所述加热器底端固定架8通过二号挡边801与一号四周壁面2焊接固定;所述加热器底端固定架8上设置有二号螺纹孔802,所述加热器4通过螺栓穿过二号螺纹孔802与加热器底端固定架8连接,加热器底端固定架8有利于加热器4固定在一号四周壁面2内,其中加热器底端固定架8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与加热器4底部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固定加热器4。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二号螺纹孔802设置有4个,其中二号螺纹孔802的位置与加热器4底端的螺纹孔对应。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还包括卡扣9和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与卡扣9通过紧定螺钉901连接,通过所述一号四周壁面2的内折弯的两侧面上分别焊接固定有卡扣9,所述卡扣9的投影呈L型,所述卡扣9与一号四周壁面2形成的U型槽槽口方向正对加热器4,所述卡扣9与一号四周壁面2平行的侧边上设置有三号螺纹孔902,所述固定板10呈M型,所述固定板10的折弯处都为直角,所述固定板10靠近中心的两侧边长度与加热器4宽度一致,所述固定板10远离中心的两侧边长度与加热器4到卡扣9的U型槽槽底的距离一致;其中卡扣9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固定板10的窜动。

如上所述,根据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雷达用天窗,激光雷达用天窗通过地脚螺栓穿过一号螺纹孔7固定在房顶混凝土11上,且通过天窗固定填充物12进行填充固定,有效的防止雨水通过天窗渗入房顶内部;激光雷达用天窗的垂直正下方设置有激光雷达14,主要用于激光器的发射以及接收信号的采集;激光雷达14的一侧设有高能雷达采集箱机柜13,主要用于接收数据的采集以及处理。

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