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塑阳角线挡框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8997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塑阳角线挡框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塑阳角线挡框条。



背景技术:

木塑是国内外近年蓬勃兴起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指利用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和树枝,果壳、稻糠、秸秆等植物纤维材料按一定比例,经挤压成型的板材或型材,其具备抗压、抗弯曲等物理机械性能,以及抗霉、抗蛀均相对于传统木材有所提升。

通常的,为节约材料,与便于木塑挤出工艺的进行,木塑建材的成品通常具备有镂空区,当这些木塑建材被运用在较少遭受到物理冲击的场景下时,其耐用性值得肯定与信赖;但当被安装于有较大概率受到物理冲击的场景下,如作为墙壁之间阳角线挡框条时,在应对物理冲击性能上较难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塑阳角线挡框条,通过在木塑共挤出的过程中,在镂空区内合理留置加强筋,并在对阳角线的轮廓合理设计,可有效提升空心木塑制成的阳角线挡框条的耐冲击性能。

一种木塑阳角线挡框条,沿挡框条径向方向,向阳侧壁、向阴侧壁、加强筋之间围合形成镂空区,其特征在于,左、右向阴侧壁最外缘突起形成与向阴侧壁厚度相同的左、右垫起区,左、右向阳侧壁中央外凸形成左、右凸弧槽,左、右凸弧槽的两侧分别外延形成左、右外缓冲板与左、右内缓冲板;近挡框条外缘方向,左、右外缓冲板与左、右垫起区分别通过左、右外凹弧槽,左、右接边相连接;近挡框条中心方向,左、右内缓冲板相对的末端设置左、右内凹弧槽,左、右内凹弧槽相互交接并形成与阳角线平行的中央交界面,向阳侧壁内侧面位于左、右凸弧槽的内边沿、弧槽中央、外边沿位置,对应形成垂直于向阴侧壁内侧的内侧、弧中、外侧加强筋;中央交界面与向阴侧壁内侧中央交界线形成垂直于向阳侧壁的中央加强筋。

上述技术特征中,所述的左、右凸弧槽的弧面截面呈半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右凸弧槽的弧面截面两侧宽度不小于向阴侧壁宽度的二分之一。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左、右凸弧槽的弧面截面呈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圆弧状,且左、右凸弧槽的弧面截面直径不小于向阴侧壁宽度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右内缓冲板,左、右外缓冲板与向阴侧壁相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右外凹弧槽弧面截面两侧连线与中央加强筋相平行。

作为一种优良的设计方案,所述的左、右内凹弧槽与向阴侧壁内侧之间设置有左、右前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右前加强筋与向阴侧壁内侧面的一端与内侧加强筋与向阴侧壁内侧面的一端相互交接。

作为一种优良的设计方案,所述的阳角线挡框条的向阳侧壁和/或向阴侧壁和/或加强筋的厚度不低于1mm。

作为一种优良的设计方案,所述的左、右向阴侧壁之间的夹角为60~120°。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1.相对于木塑瓦片、木塑装饰砖而言,墙壁之间阳角线挡框条具有更大被撞击的概率,且阳角线挡框条在阳角线附近区域具有较大的崩裂概率,通过在左、右内凹弧槽相对的末端相互交接,并形成与阳角线平行的中央交界面,并在中央交界面与向阴侧壁内侧中央交界线形成垂直于向阳侧壁的中央加强筋,在阳角线附近区域遭到撞击时,左、右内凹弧槽有助于向两侧分散冲击力,在中央交界面面对正面冲击时,中央加强筋可为其提供充足的支撑力;

2.在阳角线挡框条的左、右向阳侧壁遭到冲击时,第一具有内侧、弧中、外侧加强筋的左、右凸弧槽,可沿左、右内、外缓冲板向两端的左、右内、外凹弧槽散去材料形变的应力,以减少冲击力对左、右向阳侧壁的影响,左、右凸弧槽的弧面截面两侧宽度不小于向阴侧壁宽度的二分之一,可耐受更大幅度的冲击力;当正面冲击的冲击面较大时,左、右凸弧槽的弧面截面呈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圆弧状,且左、右凸弧槽的弧面截面直径不小于向阴侧壁宽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凸弧槽还可减少一定程度的正面冲击力,使挡框条耐受正面冲击力的性能更强;

3.在左、右向阴侧壁最外缘处,设置与向阴侧壁厚度相同的左、右垫起区,在挡框条贴合至阳角线时,向阴侧壁与阳角线左右墙壁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在挡框条受到冲击力时,向阴侧壁发生一定形变,可分散挡框条受到冲击力时受到的内部应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容易被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2,一种木塑阳角线挡框条,沿挡框条径向方向,向阳侧壁1、向阴侧壁2、加强筋之间围合形成镂空区,其左、右向阴侧壁2最外缘突起形成与向阴侧壁2厚度相同的左、右垫起区(21,21'),左、右向阳侧壁1中央外凸形成弧面截面呈半圆弧状的左、右凸弧槽(11,11'),左、右凸弧槽(11,11')的弧面截面两侧宽度为向阴侧壁2宽度的二分之一,左、右凸弧槽(11,11')的弧面截面直径为向阴侧壁2宽度的二分之一;

左、右凸弧槽(11,11')的两侧分别外延形成左、右外缓冲板(16,16')与左、右内缓冲板(15,15'),近挡框条外缘方向,左、右外缓冲板(16,16')与左、右垫起区(21,21')分别通过左、右外凹弧槽(12,12'),左、右接边(14,14’)相连接;近挡框条中心方向,左、右内凹弧槽(13,13')相对的末端相互交接,并形成与阳角线平行的中央交界面3,向阳侧壁1内侧面位于左、右凸弧槽(11,11')的内边沿、弧槽中央、外边沿位置,对应形成垂直于向阴侧壁2内侧的内侧加强筋(113,113’)、弧中加强筋(111,111’)、外侧加强筋(112,112’);中央交界面3与向阴侧壁2内侧中央交界线形成垂直于向阳侧壁1的中央加强筋3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的左、右内缓冲板(15,15'),左、右外缓冲板(16,16')与向阴侧壁2相平行;左、右外凹弧槽(12,12')弧面截面两侧连线与中央加强筋31相平行;左、右内凹弧槽(13,13')与向阴侧壁2内侧之间设置有左、右前加强筋(17,17'),左、右前加强筋(17,17')与向阴侧壁2内侧面的一端与内侧加强筋(113,113')与向阴侧壁2内侧面的一端相互交接。

作为一种优良的设计方案,阳角线挡框条的向阳侧壁1、向阴侧壁2、加强筋的厚度不低于1mm,左、右向阴侧壁2之间的夹角为60~120°,在本实施例中,阳角线挡框条的向阳侧壁1、向阴侧壁2、加强筋的厚度设置为1.8mm以上,左、右向阴侧壁2之间的夹角为90°,可适合于大多数场合的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所覆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