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686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幕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节能幕墙。



背景技术:

节能幕墙是由金属结构与板材组成,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但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外围维护结构。幕墙材质分为合成材料和玻璃材料,分别适用于居民楼、私人住处和面积比较大的商业广场。但目前使用的节能幕墙存在玻璃材质的韧性不足,合成材料美观度不够,且两种幕墙都不易清洗,随着时间的推移,外侧墙体被灰尘等脏污覆盖,影响了美观,且灰尘对于幕墙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幕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玻璃材质的韧性不足,合成材料美观度不够,且两种幕墙都不易清洗,随着时间的推移,外侧墙体被灰尘等脏污覆盖,影响了美观,且灰尘对于幕墙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幕墙,包括排水槽、洒水器、真空层、空气进口、贴面金属板、单层玻璃、蓄水弯、缓冲垫、膨胀螺栓、铝合金隔热层、水池、旋转挡板、空气出口、双层玻璃和玻璃纤维层,所述排水槽的下方固定有膨胀螺栓,所述洒水器的下方设置有真空层,且真空层的下方安装有单层玻璃,所述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的中间固定有水池,所述贴面金属板通过真空层连接有单层玻璃,且单层玻璃的两端镶嵌有蓄水弯,所述膨胀螺栓的下方固定有缓冲垫,所述铝合金隔热层的中间安装有旋转挡板,所述水池的右端设置有空气出口,所述双层玻璃的中间填充有玻璃纤维层。

优选地:所述单层玻璃为真空低辐射镀膜玻璃。

优选地:所述缓冲垫外侧涂抹有结构密封胶。

优选地:所述膨胀螺栓开有三个连接贯穿口。

优选地:所述旋转挡板的旋转范围为0~1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节能幕墙结合玻璃材料和合成材料的特点来设计;其外侧为单层玻璃,中间设置有铝合金隔热层,强度高、保温隔热性好,刚性好、防火性好,能有效采光,增加室内光感度,同时耐大气腐蚀,综合性能高,使用寿命长,装饰效果好,大大提高了面积有益占有率;后方双层玻璃种填充的玻璃纤维层,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如果遇到下雨天,可由排水槽收集雨水至蓄水弯处,再汇集到水池中存储,可定期由洒水器抽水,喷洒整个幕墙,为幕墙进行日常的清理,节省人力;由于是收集的是雨水,达到了合理应用资源的目的,也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水槽,2-洒水器,3-真空层,4-空气进口,5-贴面金属板,6-单层玻璃,7-蓄水弯,8-缓冲垫,9-膨胀螺栓,10-铝合金隔热层,11-水池,12-旋转挡板,13-空气出口,14-双层玻璃,15-玻璃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能幕墙,包括排水槽1、洒水器2、真空层3、空气进口4、贴面金属板5、单层玻璃6、蓄水弯7、缓冲垫8、膨胀螺栓9、铝合金隔热层10、水池11、旋转挡板12、空气出口13、双层玻璃14和玻璃纤维层15。排水槽1的下方固定有膨胀螺栓9,洒水器2的下方设置有真空层3,且真空层3的下方安装有单层玻璃6,空气进口4和空气出口13的中间固定有水池11,贴面金属板5通过真空层3连接有单层玻璃6,单层玻璃6为真空低辐射镀膜玻璃,能有效降低太阳的辐射,来降低能量吸收达到控制室内外能量交换的目的,且单层玻璃6的两端镶嵌有蓄水弯7,膨胀螺栓9的下方固定有缓冲垫8,膨胀螺栓9开有三个连接贯穿口,以三角形的固定连接方式连接墙体,达到有效稳固的目的,缓冲垫8外侧涂抹有结构密封胶,可充分使幕墙与墙体固定的同时隔离空气,铝合金隔热层10的中间安装有旋转挡板12,旋转挡板12的旋转范围为0~180°,便于冬天和夏天的切换覆盖,水池11的右端设置有空气出口13,双层玻璃14的中间填充有玻璃纤维层15。

工作原理:使用该节能幕墙时,排水槽1处可安装下水管或者排水管,缓冲垫8在幕墙和建筑墙体的中间,起到缓冲作用,缓冲垫8外侧涂抹有结构密封胶,可使墙体与墙体之间不产生缝隙,膨胀螺栓9可破开建筑墙体的外层墙壁,利用摩擦力使之不易脱落,达到使幕墙和建筑墙体固定连接的目的,铝合金隔热层10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使冬季更加保暖,在夏季时,可调节旋转挡板12,将空气进口4和空气出口13显露出来,增加空气流动,可减少空调的启动次数,在冬季时,可调节旋转挡板12将空气进口4和空气出口13挡住,起到室内保温的作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