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混凝土制品的一体化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849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制备混凝土制品的一体化生产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混凝土制品的一体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以水泥胶凝材料、混凝土及其制品为代表的传统建材行业面临巨大挑战,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混凝土制品业销售规模超过水泥制造业,标志着建材工业延伸传统工业产业链,发展低能耗加工制品业。混凝土与混凝土制品业的工业化进程是我国建材工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巨大潜力,创新发展是关乎混凝土与混凝土制品业、水泥工业和建材工业后续可持续发展的新着力点。混凝土与混凝土制品业的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近10年来,混凝土与混凝土制品业的迅猛发展,本质上是伴随着建筑业的现代化和建筑部件工厂化生产的产业工业化进程。混凝土与混凝土制品业销售规模超越水泥制造业,还只是混凝土与混凝土制品产业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性标志。目前混凝土与混凝土制品业工业化进程仍处于初级阶段,表现在行业生产技术和技术装备水平不高,过半数的混凝土与混凝土制品项目投资都花在“铺摊子”中必不可少的征地、土建和设备安装费用上,设备和工器具投资比例很低。

混凝土与混凝土制品产业的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相向而行。目前,混凝土与混凝土制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最令人担忧的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良莠不分。

对于还处在外延扩张“铺摊子”初级阶段的混凝土与混凝土制品业,必须研究开发战略性新兴产品作为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先行抓手。在即将到来的时期,混凝土与混凝土制品业即将完成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传统的混凝土和混凝土制品发展也将饱和。

目前的混凝土和混凝土制品行业中,胶凝材料(水泥)粉磨站、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和混凝土制品生产厂各自独立运行,增加了终端产品的中间环节,造成投资浪费和产品成本增加。同时,由于胶凝材料储存时间长,使其失去“新鲜度”,导致活性降低,影响产品质量。另外,胶凝材料的单一性难以实现针对性和差异化地控制混凝土制品的品种和质量。

随着我国建筑业对墙体保温节能要求的逐步提高,新型轻质保温墙体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生产混凝土制品的生产工艺和装备,不能兼顾生产普通混凝土制品和轻质混凝土制品多重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混凝土制品业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混凝土制品的一体化生产线,所述一体化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胶凝材料制备系统、混凝土搅拌系统、混凝土制品成型系统;所述胶凝材料制备系统通过胶凝材料输送部件与所述混凝土搅拌系统连接,所述混凝土搅拌系统通过搅拌机与所述混凝土制品成型系统的卸料部件相连;通过所述胶凝材料制备系统将矿物掺和料、硅酸盐水泥熟料和成岩剂按60~95:4~30:1~10的重量份称重后混合研磨,制备成硅铝基胶凝材料待用;通过所述混凝土搅拌系统将所述胶凝材料制备系统制得的硅铝基胶凝材料以及骨料、外加剂按照20~85:14~75:1~5的重量份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料,并将此混合物料按照水灰比0.28~0.55的计量加水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凝土料浆;通过所述混凝土制品成型系统将所述混凝土搅拌系统制得的混凝土料浆浇注到模具中养护,制成混凝土制品;其中所述混凝土搅拌系统包括双轨式轨道提升机,所述双轨式轨道提升机用于向所述搅拌机中输送骨料,包含两条轨道,所述轨道与水平面呈倾斜放置,所述轨道的上端、下端均与地面平行,所述轨道中部与地面的夹角等于或小于60°,所述轨道上端与轨道中部之间、所述轨道下端与轨道中部之间分别具有圆弧形缓冲轨道。

优选地,在所述搅拌机与所述卸料部件之间还设置有混凝土轻质化部件,通过所述混凝土轻质化部件采用发泡引气工艺将泡沫引入由混凝土搅拌系统制得的混凝土料浆制备轻质混凝土料浆。

优选地,所述双轨式轨道提升机还包括两个提升斗、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停车开关、设置于所述搅拌机上方的待料斗以及支撑部件;所述提升斗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并且在所述轨道下端装料位置装填骨料,在轨道上端卸料位置卸骨料;所述提升斗与所述驱动装置之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停车开关位于轨道的装料位置和卸料位置,用于控制提升斗的停止,所述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所述轨道。

优选地,所述双轨式轨道提升机的两条所述轨道整体形成环形轨道。

优选地,所述双轨式轨道提升机的两条所述轨道的中部悬空交叉,两条所述轨道整体形成8字形轨道。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双滚筒卷扬机,所述传动装置为钢丝绳,所述提升斗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并且当其中一个提升斗位于卸料位置时,总有另一个提升斗位于装料位置。

优选地,所述胶凝材料制备系统包括物料仓、第一输送部件、磨机,所述物料仓用于存放物料,所述物料仓内的物料通过所述第一输送部件输送至所述磨机,所述磨机将所述物料进行混合研磨制备成胶凝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部件包括配料秤、输送机、提升机,所述物料仓内的物料通过配料秤称重后由所述输送机和所述提升机输送至所述磨机。

优选地,所述磨机为球形磨、立磨、雷蒙磨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搅拌系统包括胶凝材料仓、第二输送部件、骨料仓、皮带秤、双轨式轨道提升机、外加剂仓、水箱、搅拌机,所述胶凝材料仓与所述胶凝材料输送部件相连,用于存放所述胶凝材料制备系统制备的胶凝材料,所述第二输送部件用于将所述胶凝材料仓内的胶凝材料输送至所述搅拌机,所述皮带秤和所述双轨式轨道提升机用于将存放在所述骨料仓中的骨料称重输送至所述搅拌机,所述搅拌机用于将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水混合搅拌制备混凝土料浆。

优选地,所述第二输送部件为螺旋计量秤。

优选地,所述搅拌机为卧式搅拌机、立式搅拌机、行星搅拌机、单轴螺旋搅拌机、双轴螺旋搅拌机或无轴螺旋搅拌机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胶凝材料输送部件为输送机和提升机。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轻质化部件包括发泡机、混泡机、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用于控制轻质化部件各装置。

优选地,所述混泡机包含搅拌桶和储料桶,所述搅拌桶用于将所述发泡机产生的泡沫与所述搅拌机产生的混凝土浆料进行混合产生轻质混凝土浆料,所述储料桶用于储存轻质混凝土料浆,以备稳定浇筑模具使用,所述搅拌桶与所述起泡机通过泡沫加注阀连接,所述搅拌桶与所述储料桶通过电动卸料阀连接。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制品成型系统包括卸料部件、模具、模具车、养护室、脱模机,混凝土浆料经过所述卸料部件浇注入所述模具中,通过所述模具车输送至所述养护室进行养护制得混凝土制品,所述混凝土制品通过所述模具车输送至所述脱模机进行脱模。

优选地,所述卸料部件为卸料阀、料斗浇注机或输送泵。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胶凝材料输送部件与所述混凝土搅拌系统之间的中间仓和泵送机。

本发明的混凝土一体化生产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生产混凝土制品的三个工艺过程(胶凝材料制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成型)凝合为一个工艺体系,避免了物料多次重复输送、提升、计量、收尘等环节,大大减少了辅机设备和厂房投资。

(2)保持材料的活性和“新鲜性”,避免了胶凝材料在存放过程中质量下降造成的对混凝土制品质量的影响,使用本发明的混凝土一体化装置所制备的混凝土制品后期强度、干燥收缩值及吸水率均有明显提高。

(3)混凝土搅拌系统中,增加轻质化(引气)部件,通过转换模具,实现生产轻质混凝土制品、海工混凝土制品、市政部品等多功能一体化生产。

(4)在混凝土搅拌系统中使用双轨式轨道提升机用于运输骨料,将骨料运输及混凝土搅拌过程分离,且双轨式轨道结构设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驱动装置的工作强度和频率,减少能耗,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混凝土一体化生产线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混凝土搅拌系统中双轨式轨道提升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双轨式轨道提升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双轨式轨道提升机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实施方式阐述本发明。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认为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不具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不受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所限,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示,而且包括与权利要求范围具有同样意思及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混凝土制品的一体化生产线100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其包括胶凝材料制备系统1、混凝土搅拌系统2和混凝土制品成型系统3。通过胶凝材料制备系统1将制备胶凝材料的原料,例如矿物掺和料、硅酸盐水泥熟料和成岩剂按60~95:4~30:1~10的重量份称重后混合研磨,制备成硅铝基胶凝材料待用。研磨制成的硅铝基胶凝材料的比表面积为350-550m2/kg。其中矿物掺和料可以为矿渣、钢渣、粉煤灰、赤泥工业废弃物或火山灰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的硅酸盐水泥熟料也可以用水泥来替代,成岩剂可以选择硅灰、硫酸钙、硫酸钠、甲酸钠、碳酸钙、氟石、硅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混凝土搅拌系统2将胶凝材料制备系统制成的硅铝基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按照20~85:14~75:1~5的重量份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料,之后将该混合物料按照水灰比0.28~0.55的计量加水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凝土料浆。其中骨料可以从聚苯颗粒、玻化微珠、膨胀珍珠岩、陶粒、细沙、尾矿沙、石子、工业废渣、珊瑚砂、粉煤灰颗粒、矿渣颗粒、河沙中选择一种或几种,外加剂为防水剂、减水剂、早强剂、稳泡剂、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将该混合物料和水进行混合时,依次向水中加入,边搅拌边加料。通过混凝土制品成型系统3将混凝土搅拌系统制得的混凝土料浆浇注到模具中养护,制成混凝土制品。养护时的养护温度为20~40℃,相对湿度为80%以上。本发明所使用的模具可以为扭王块、人工渔樵等海洋工程制品和地下管廊、井盖护板等市政部品等。本发明的混凝土制品一体化生产线还可以用来生产轻质化混凝土制品,例如轻质隔墙条板、轻质混凝土砌块等,此时,本发明的混凝土制品一体化生产线100还包括混凝土轻质化部件4,在混凝土轻质化部件4中采用发泡引气工艺将泡沫引入混凝土搅拌系统2制得的混凝土料浆,继续混合搅拌制成轻质混凝土料浆,之后将制得的轻质混凝土浆料在混凝土制品成型系统3中使用轻质混凝土制品模具成型、养护得轻质混凝土制品。本发明的胶凝材料制备系统1、混凝土搅拌系统2和混凝土制品成型系统3依次设置构成本发明的混凝土制品一体化生产线100,一方面既符合混凝土制品的生产流程,另一方面又减少了重复运输装置的设置和厂房占地面积,投资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并且,使用本发明的混凝土一体化生产线100依据上述生产步骤制得的轻质混凝土制品的后期强度、干燥收缩值及吸水率均优于普通水泥制成的轻质混凝土,并且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胶凝材料制备系统1包括物料仓、第一输送部件、磨机,物料仓用于存放物料,物料仓内的物料通过第一输送部件输送至磨机,磨机将物料进行混合研磨制备成胶凝材料。物料仓不少于一个,例如水泥仓、粉煤仓、矿渣仓、成岩剂仓等。第一输送部件位于每个物料仓的下部,其包括例如配料秤、输送机、提升机等其他适合将物料仓中的物料输送至磨机的设备。每个物料仓的底部具有阀门,通过阀门的开启将物料仓内的物料通过配料秤进行计料称重,配料秤可以是螺旋铰刀秤、失重秤等。计量准确的物料经过输送机和提升机输送至磨机进行研磨混合,制备胶凝材料。输送机可以为螺旋输送机、空气输送斜槽或fu链板机等,磨机可以为球形磨、立磨、雷蒙磨等。将研磨好的胶凝材料经过胶凝材料输送部件输送至混凝土搅拌系统2的胶凝材料仓待用。其中胶凝材料输送部件为输送机和提升机。此外,还可以在胶凝材料输送部件和胶凝材料仓之间设置中间仓和泵送机。当混凝土搅拌系统2正在进行搅拌而胶凝材料制备系统1已完成新一批的胶凝材料时,中间仓能够暂时存储磨机研磨混合好的胶凝材料,防止资源浪费、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出于减少环境污染及物料回收的目的,胶凝材料制备系统1中还包括收尘部件,收尘部件可以为袋式收尘器、脉冲袋式收尘器、电收尘器、湿式除尘器、电袋除尘器等,其可设置在输送部件及磨机处。

本发明的混凝土搅拌系统2包括胶凝材料仓、第二输送部件、骨料仓、皮带秤、双轨式轨道提升机25、外加剂仓、水箱、搅拌机,胶凝材料仓与胶凝材料制备系统1中的胶凝材料输送部件相连,用于存放胶凝材料制备系统1制备的胶凝材料,其底部具有阀门,第二输送部件用于将胶凝材料仓内的胶凝材料输送至搅拌机,第二输送部件可以为螺旋计量秤,骨料仓用于存放骨料,其底部具有阀门,骨料仓内的骨料通过皮带秤和双轨式轨道提升机25输送至搅拌机,外加剂仓和水箱通过设置在各自下方的计量输送装置将物料输送至搅拌机。搅拌机用于将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水混合搅拌制备混凝土料浆。搅拌机可以选择常见的用于混凝土搅拌的类型,例如为卧式搅拌机、立式搅拌机、行星搅拌机、单轴螺旋搅拌机、双轴螺旋搅拌机或无轴螺旋搅拌机。

本发明的混凝土制品一体化生产线100用于生产轻质化混凝土制品时,还包括混凝土轻质化部件4。混凝土轻质化部件4包括发泡机、混泡机、电控装置(图1中未示出)、称重系统(图1中未示出)。发泡剂在发泡机内生成泡沫,发泡剂可以选用物理发泡剂或化学发泡剂,例如物理发泡剂可以包括动物蛋白、植物蛋白或二者复合的物理发泡用发泡剂,化学发泡剂可以是双氧水、铝粉等化学发泡用发泡剂。混泡机用于将发泡机产生的泡沫与搅拌桶产生的混凝土浆料按重量比例进行混合产生轻质混凝土浆料。泡沫及混凝土浆料的重量比例通过称重系统来控制。混泡机包括搅拌桶和储料桶,发泡机与混泡机中的搅拌桶通过泡沫加注阀连接,搅拌桶与储料桶通过电动卸料阀连接。通过搅拌桶进行泡沫与混凝土料浆的充分混合,混合好的轻质混凝土转入储料桶中搅拌待用,可有效利用轻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与混凝土模具浇注过程的时间差,提高工作效率。电控装置用于控制轻质化部件4中各装置的启停以及搅拌桶和储料桶的搅拌速度。具体的流程如下:1)开始运行:称重系统检测搅拌桶是否为空,若空,开始执行上料程序;2)上料:电控装置给供浆系统信号,并控制搅拌桶进入第一段低速搅拌状态,并检测搅拌桶内混凝土料浆重量,达到设定重量后,供浆系统停止供料,若搅拌桶的个数为多个,则电控装置控制多个搅拌桶依次循环加料;3)发泡:电控装置切换泡沫加注阀到对应的搅拌桶,启动发泡机,开始向搅拌桶内加注泡沫,并控制搅拌桶进入第二搅拌速度;4)搅拌:泡沫加注完毕,电控装置控制搅拌桶启动第三搅拌速度,搅拌均匀后开启放料阀,启动储料桶定速搅拌;5)输送至混凝土制品成型系统:电控装置检测到储料桶内有物料后,给出可灌浆信号,并根据模具浇注情况控制启停卸料部件。通过对搅拌桶不同搅拌速度的控制,能够保证泡沫和混凝土料浆混合效果和效率,满足一体化生产线连续生产需要。

本发明使用的双轨式轨道提升机25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含两条轨道251、两个提升斗252、驱动装置253、传动装置254、停车开关255、设置于搅拌机上方的待料斗256以及支撑装置257;两条轨道251与地面呈倾斜放置,轨道上端251a和轨道下端251c为圆弧形轨道,轨道中部251b为直线轨道,轨道251的形状设定有利于提升斗252在轨道不同部分的流畅运行;轨道上端251a、轨道下端521c与地面平行,当提升斗252装、卸料时能够平稳进行,轨道中部251b与地面的夹角等于或小于60°,轨道上端251a与轨道中部251b、轨道下端251c与轨道中部251b之间具有缓冲轨道251d,缓冲轨道的设计能够保障提升斗252在轨道中的流畅运行,防止提升斗252中的骨料在提升斗252在运行过程中因颠簸溢出污染轨道,同时降低了驱动装置253的能耗。另一方面,缓冲轨道的设置也能够起到减速的作用,避免提升斗252停止时对驱动装置253的冲击,提高了驱动装置253的使用可靠性。提升斗252与轨道251滑动连接,并且在轨道下端251c装料位置装填骨料,在轨道上端251a卸料位置卸骨料;提升斗252与驱动装置253之间通过传动装置254连接;停车开关255位于轨道251的装料位置和卸料位置,用于控制提升斗252的停止。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轨道,并且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装置分别设置于轨道上端和轨道中部以及轨道中部与轨道下端的交界处,以此保证整个轨道的稳定支撑。本发明中的驱动装置253为双滚筒卷扬机,设置在轨道上端251a的下方,固定在地面上。传动装置254为钢丝绳,提升斗252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钢丝绳连接提升斗头部的部分通过设置在轨道顶端的转向滑轮258固定在双滚筒卷扬机上。当其中一个提升斗位于卸料位置时,总有另一个提升斗位于装料位置,即以卷扬机滚轮-一个提升斗的头部-一个提升斗的尾部-另一个提升斗的尾部-另一个提升斗的头部-卷扬机的另一滚轮的方式连接,卷扬机双滚轮的绳槽旋向相反。两个提升斗的结构设计,与原来使用一个提升斗相比,由装料-提升-卸料-回落-装料的单循环变为同时装料-卸料与同时提升-回落的双循环,使得卷扬机的实际功率大大降低,且避免了驱动装置253的频繁启动产生的设备损耗,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设备能耗。同时两个提升斗252通过钢丝绳相互连接,同步反向工作,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流畅性及安全性。另一方面,待料斗256的设置使得骨料的运输过程与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分离,避免了搅拌时间过长,驱动设备253频繁启停产生的设备损耗,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3所示为用于本发明的双轨式轨道提升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双轨式轨道提升机的两条轨道251首首、尾尾分别相连,并且两条轨道的中部相互平行,两条轨道整体形成环形轨道。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轨道的构造简单,提升斗在轨道上的运行流畅,驱动设备253能耗小。

双轨式轨道提升机的轨道还可以设置为其他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形状,不限于上述整体环形的轨道设计,例如图4所示的用于本发明的双轨式轨道提升机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双轨式轨道提升机的两条轨道251首首、尾尾分别相连,并且两条轨道的中部悬空交叉,两条轨道整体形成8字形轨道。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轨道整体空间占用更小,方便与其他设备的集成设置,并且两个提升斗在8字形轨道上的运行流畅,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本发明的混凝土制品成型系统3包括卸料部件(图1中未示出)、模具、模具车、养护室、脱模机,由混凝土搅拌系统2中的搅拌机制备的混凝土料浆或由混泡机制备的轻质混凝土料浆经过卸料部件浇入模具中,模具设置在模具车上,浇注过程中同时振捣密实成型,之后模具车将模具通过轨道输送至养护室进行养护制得混凝土制品,并通过轨道输送至脱模机进行脱模。其中卸料部件可以为卸料槽、料斗浇注机、输送泵等设备。本发明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模具实现不同混凝土制品的制备,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

实施例1

将不同物料仓中的矿渣、粉煤灰、赤泥、硅酸盐水泥熟料、硅灰、硫酸钙及甲酸钠等通过配料秤按照下面表1中的重量比进行称重,将配比好的材料通过输送机、提升机等加入到磨机(例如球磨机)中进行混合研磨30分钟,制备硅铝基胶凝材料cao/(sio2+al2o3)=0.96,比表面积为502cm2/kg。

表1

采用上述表1中配制的硅铝基胶凝材料的物理性能见下表2所示:

表2

(2)将上述步骤(1)配制成的硅铝基胶凝材料通过胶凝材料输送部件输送机和提升机输送至胶凝材料仓中待用,之后将胶凝材料通过螺旋计量秤称量并输送至搅拌机,骨料仓内的骨料通过皮带秤和双轨式轨道提升机25输送至搅拌机,外加剂仓中的外加剂通过计量输送装置输送至搅拌机,其中胶凝材料、骨料和外加剂按照下表3中的配比称重。

表3

(3)按照水灰比(即水与步骤(2)所得物料的比值)为0.28计量水量,将水加入搅拌机中,然后将步骤(2)准备的材料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边搅拌边加料。

(4)搅拌5分钟,料浆均匀后,采用发泡引气工艺将泡沫混入料浆内,继续混合搅拌2分钟,制成硅铝基轻质混凝土料浆,将料浆浇注到模具中,通过模具车输送至养护室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为30℃,相对湿度80%以上,制成硅铝基轻质混凝土制品,养护好的混凝土制品通过模具车输送至脱模机进行脱模处理得终产品。

将上述实施例制成的硅铝基轻质混凝土材料切割成规则形状,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所使用的装置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使用了中间仓,并且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各原料及其配比不同:

(1)将矿渣、火山灰、钢渣、硅酸盐水泥熟料、氟石、硫酸钙及碳酸钙按照下面表5中的重量比进行称重,将配比中的材料加入到球磨机中进行混合研磨30分钟,制备硅铝基胶凝材料cao/(sio2+al2o3)=1.03,比表面积为486cm2/kg。

表5

采用上述表5中配制的硅铝基胶凝材料的物理性能见下表6所示:

表6

(2)将上述步骤(1)配制成的硅铝基胶凝材料与骨料、外加剂按照下表7中的配比称重待用。

表7

(3)按照水灰比(即水与步骤(2)所得物料的比值)为0.45计量水量,将水加入搅拌机中,然后将步骤(2)准备的材料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边搅拌边加料。

(4)搅拌5分钟,料浆均匀后,制成硅铝基混凝土料浆,将料浆浇筑到市政部品模具中养护,养护温度为40℃,相对湿度80%以上,制成硅铝基混凝土市政制品。

将上述实施例制成的硅铝基混凝土材料切割成规则形状,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使用的装置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使用的各原料及其比例不同:

(1)将矿渣、粉煤灰、火山灰、硅灰、硫酸钙、硅酸钠按照下面表9中的重量比进行配料,将配比中的材料加入到球磨机中进行混合研磨30分钟,制备硅铝基胶凝材料cao/(sio2+al2o3)=0.78,比表面积为466cm2/kg。

表9

采用上述表9中配制的硅铝基胶凝材料的物理性能见下表10所示:

表10

(2)将上述步骤(1)中配制成的硅铝基胶凝材料与珊瑚砂、石子、活性剂按照表格11的重量比称重待用。

表11

(3)按照水灰比(即水与步骤(2)所得物料的比值)为0.55计量水量,将水加入搅拌机中,然后将步骤(2)准备的材料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边搅拌边加料。

(4)搅拌3分钟,制成海工混凝土料浆,将料浆浇筑到模具中养护,养护温度为20℃,相对湿度80%以上,制成海工混凝土制品。

将上述实施例制成的海工混凝土制品切割成规则形状,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

本发明的混凝土一体化生产线实现了混凝土制品从原料制备到制品成型的一体化生产,减少了重复的中间环节,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能耗,同时保证了所制备的混凝土制品的质量。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另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