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作法模板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0501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逆作法模板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各地大兴建筑,建筑工程又成为热门行业,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建筑中混凝土结构需要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模板体系的选型是关系到本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达到结构“优质主体”质量等级目标实现的关键,现有的模板体系在安装时的木工与钢筋工不能连续施工,工作效率慢,花费时间长,模板内有杂物存留,对后续的混凝土浇筑质量有影响,这就为人们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作法模板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逆作法模板施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测量放线:运用“内控法”在建筑物中建立轴线控制网,引测至施工楼层,依据施工图纸投放出施工层建筑物各轴的轴线,依据已完成的平面轴线网,放出柱位与梁位边框线,在其边线外侧500mm位置放出柱控制线和梁控制线,标高由底层标高控制点往上逐层传递,直接将标高抄在已绑好的柱主筋上,每个柱主筋必须有两个标高点;

步骤二,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楼层框架轴线间距为7.8米,楼层框架轴线的两侧0.6米处设置有排架,排架采用一排立杆,立杆的排间距为7.8米,楼层框架柱的边界先减少一排盘扣式脚手架,然后进行柱子模板的支设,再用钢管和十字扣件固定在盘扣式脚手架上,钢管端头的u型托顶在模板外侧用于加固柱子的斜撑上,斜撑的竖向间距为200mm,斜撑的水平间距为400mm,再对u型托进行顶板标高的立杆高度调整,楼层框架的梁底的钢管上铺设50*100mm木方,木方上铺设梁底板,梁底的间距不大于1000mm处设置有立杆,楼层框架最外侧四周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通长剪刀撑,楼层框架的中间在纵横向每隔10m设置有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并且在剪刀撑顶部的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竖向连续式剪刀撑的底端与地面顶紧并且呈45-60度夹角;

步骤三,梁平台和板平台模板的安装:将梁模定位,进行相邻模板的连固,再进行梁柱墙口模板的安装,进行模板表面杂物的清理,再通过梁筋安装梁模板并且进行底模起拱;

步骤四,柱模板的安装:钢筋工在上层工作面进行梁钢筋和板钢筋的绑扎,同时木工在下层工作面进行墙模板和柱模板的安装和加固,将墙模板和柱模板预先放置在墙柱相应位置边,梁底和梁侧主次楞安装至距墙柱模板外侧150mm处,柱模板的支撑体系采用φ48mm的斜撑钢管,柱模板的每个面设置两道斜撑钢管并且斜撑钢管通过扫地杆顶在距柱模板边缘2m的φ32mm的预埋地锚筋上,斜撑钢管的中部设置一道横向钢管和一道反拉钢管;

步骤五,墙模板的安装:将一侧大面墙模板按位置线吊装就位,安装斜撑调整至墙模板与地面呈75度并且墙模板稳定座落于基准面上,进行临时固定,在墙模板上安装穿墙螺栓和支固塑料套管,清理墙模板内部,采用同样的步骤就位另一侧的墙模板,调整两侧墙模板的位置、垂直状态和斜撑角度,然后固定和紧固斜撑,紧固穿墙螺栓的螺母;采用同样的步骤安装相邻墙模板和角模,采用钢管支撑体系支撑并且检查;

步骤六,楼梯模板的安装:支设平台模板,再支设楼梯底模板,然后支设楼梯侧板,在楼梯侧板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和侧板位置线,侧模、踢步模板和踏步模板按图加工成型并且现场组装,楼梯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斜撑钢管,斜撑钢管中间设置有一道横向拉杆,侧模采用50*100mm的木枋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标高控制点的数量不低于3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立杆采用φ48×3.5的盘扣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为900mm×900mm,水平步距为1200mm,u型托的螺旋丝扣高度不大于250mm,上部托梁采用φ48×3.5mm的双钢管,梁底中部加设立杆支撑,水平拉杆离地面高度不超过300m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斜撑采用钢管或方木,剪刀撑包括钢管和扣件,竖向连续式剪刀撑的宽度为4-6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盘扣式脚手架的下部增设一个u型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工艺中木工与钢筋工的工作面立体交叉,同步进行各自的作业,工序安排紧凑,木工与钢筋工均可连续作业不窝工,施工速度快速;后封柱模板和墙模板,梁柱节点处的箍筋绑扎有足够的工作面,保证了梁柱节点部位箍筋绑扎的质量;可以采用混凝土整体一次浇筑,减少了水平施工缝的留设;木工作业时,梁、板留下的锯沫与垃圾能及时用吹风机清理干净,保证钢筋绑扎过程中模板内没有杂物存留,提高了混凝土浇筑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逆作法模板施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测量放线:运用“内控法”在建筑物中建立轴线控制网,引测至施工楼层,依据施工图纸投放出施工层建筑物各轴的轴线,依据已完成的平面轴线网,放出柱位与梁位边框线,在其边线外侧500mm位置放出柱控制线和梁控制线,作为安装、检查柱模板和梁模板的依据,标高由底层标高控制点往上逐层传递,标高传递点不少于三个,互相之间应复核闭合,抄平时,直接将标高抄在已绑好的柱主筋上,每个柱必须有两个标高点,一个用于传递,一个用于复核;

步骤二,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楼层框架轴线间距为7.8米,楼层框架轴线的两侧0.6米处设置有排架,排架采用一排立杆,立杆的排间距为7.8米,对于局部特别是不规则的、楼层框架7.8米轴线内有大梁的,则适当利用1.5米和0.9米长的盘扣式脚手架进行调整立杆间距,保证立杆从梁轴线起600mm距离开始起步,立杆和水平杆采用φ48×3.5mm的盘扣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为900mm×900mm,水平步距为1200mm,立杆顶部采用u型托支撑,u型托螺旋丝扣高度不大于250mm,上部托梁采用φ48×3.5mm的双钢管,梁底中部加设立杆支撑,间距不大于1000mm,水平杆离地面高度不得超过300mm,楼层框架柱的边界先减少一排盘扣式脚手架,然后进行柱子模板的支设,再用钢管和十字扣件固定在盘扣式脚手架上,钢管端头的u型托顶在模板外侧用于加固柱子的斜撑上,斜撑的竖向间距为200mm,斜撑的水平间距为400mm,对u型托的丝扣进行调整,确保支撑对框架柱的加固牢固,对于顶板,由于插扣式脚手架的支设高度不一定能正好到达梁底,因此,在插扣式脚手架顶端,加设u型托进行顶板标高的立杆高度调整,立杆顶部u型托丝杆外露不得超过20cm,如果超过则进行适当调整,可在插扣式支架下部再加设一个u型托,即立杆最上端与最下端各设置一个u型托,保证u托外露丝扣小于25cm,确保支架及u型托的的受力稳定,楼层框架的梁底的钢管上铺设50*100mm木方,木方上铺设梁底板,梁底的间距不大于1000mm处设置有立杆,楼层框架最外侧四周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通长剪刀撑,楼层框架的中间在纵横向每隔10m设置有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并且在剪刀撑顶部的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竖向连续式剪刀撑的底端与地面顶紧并且呈45-60度夹角;

步骤三,梁平台和板平台模板的安装:楼板模板施工前应先抄测1m线,根据1m线搭设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盘扣架立杆下部放平,放好梁位置线,采用吊线坠的方式将位置线引至钢管架上,调整梁底钢管标高,调平后,铺设梁底模,梁底模两侧用扣件锁紧,防止梁底模跑位,平台模板搁置于梁侧模上,梁侧模支撑平台模板,铺设平台主次龙骨,按配置方案将模板摆放好,模板拼缝要严密,用钉子把模板钉牢固。主龙骨必须支撑在立柱顶部,并且与立柱固定稳定,梁底模板起拱高度按照梁跨度的1‰-3‰进行,梁板模板支撑采用盘扣式脚手架,立杆间距按照900mm支撑,竖向水平连接杆件,间距1500mm进行连接,立杆间距在梁的位置进行调整,梁的净高大于600mm时加设对拉螺栓,并套上pvc套管,安装外楞,拧紧对拉螺栓,调整梁上口平直,梁和平台板模板中的镶补模板应放于跨中,不得放于端头节点处,以保证节点质量;

步骤四,柱模板的安装:钢筋工在上层工作面进行梁钢筋和板钢筋的绑扎,同时木工在下层工作面进行墙模板和柱模板的安装和加固,将墙模板和柱模板预先放置在墙柱相应位置边,梁底和梁侧主次楞安装至距墙柱模板外侧150mm处,以便封模,整片封墙柱模板时,直接将墙柱模板立起推进相应位置即可进行加固;分片封模时,柱头模板应在柱身模板就位后再安装加固;墙模板和柱模板相对独立,无法拉通线进行校和,墙模板和柱模板的平面位置及垂直度检查,复核工作应通过楼面控制线进行复检,柱模板的支撑体系采用φ48mm的斜撑钢管,柱模板的每个面设置两道斜撑钢管并且斜撑钢管通过扫地杆顶在距柱模板边缘2m的φ32mm的预埋地锚筋上,斜撑钢管的中部设置一道横向钢管和一道反拉钢管,柱模板采用18mm厚木模板,50×100mm的木枋,木枋外侧每300-400mm设置2根ф48×3.5㎜双钢管与对拉螺栓拉接,(当柱截面的长、宽大于600mm时采用φ12mm对拉螺栓,数量根据长、宽确定,一般间距为455mm,离地最下面一道不得大于200mm,并与周边竖向钢管水平拉接,底部和顶部钢管与斜撑钢管和扫地杆拉接,支设前模板底部板面应平整,沿墙体边线向外3-5mm贴好海绵条,检查墙体模板编号,检查模板是否清理干净,门窗洞口模板及预埋件是否安装到位;

步骤五,墙模板的安装:将一侧大面墙模板按位置线吊装就位,安装斜撑调整至墙模板与地面呈75度并且墙模板稳定座落于基准面上,进行临时固定,在墙模板上安装穿墙螺栓和支固塑料套管,清理墙模板内部,采用同样的步骤就位另一侧的墙模板,使穿墙螺栓穿过模板并在螺栓杆端戴扣件和螺母,调整两侧墙模板的位置、垂直状态和斜撑角度,然后固定和紧固斜撑,紧固穿墙螺栓的螺母;采用同样的步骤安装相邻墙模板和角模,采用钢管支撑体系支撑,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扣件、螺栓、斜撑是否紧固、稳定,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地下室外墙、水池墙体对拉螺杆应在中间加焊80×80×5mm的止水片钢板,止水片钢板要满焊,内墙对拉螺杆外套pvc套管,砼浇筑完后拆出螺杆,既不用割除螺杆,螺杆又可周转使用,外墙内侧模板及内墙模板支撑系统采用φ48mm钢管加快拆头斜撑,在斜撑钢管中部设横向钢管及反拉钢管一道。在楼板上预埋φ32mm地锚,斜撑钢管与地锚通过扫地杆相连,外墙外侧模板支撑系统采用碗扣脚手架横撑,竖向设水平及竖向钢管拉杆一道;

步骤六,楼梯模板的安装:支设平台模板,再支设楼梯底模板,然后支设楼梯侧板,底模板超出侧模2-3cm,在楼梯侧板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和侧板位置线,侧模、踢步模板和踏步模板按图加工成型并且现场组装,为了保证踏步板一次成型,踢步模板采用定型钢板,下口背枋倒45°角,为确保踏步线条尺寸的准确,踏步板的高度必须与楼梯踏步的高度一致,放样时,须预留出装修面层的厚度,楼梯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斜撑钢管,斜撑钢管中间设置有一道横向拉杆,侧模采用50*100mm的木枋固定,为确保踏步线条尺寸的准确,踏步板的高度必须与楼梯踏步的高度一致,放样时,须预留出装修面层的厚度。楼梯模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加快拆头斜撑,中间设横向拉杆一道,侧模固定采用50*100mm的木枋固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