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出筋预制件的侧模板及其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8474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备出筋预制件的侧模板及其应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件模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出筋预制件的侧模板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用到预制构件,混凝土预制件在浇筑时需在端部预留钢筋,因此,需有能供钢筋伸出的边模。现有的出筋预制件侧模板通常是采用角钢割口方式,将钢筋从割口处伸出,但由于钢筋的间距不固定,需在侧模板上准备很多备用割口,最后多余的割口要堵住。采用封堵方式来密封割口,一是比较费时,二是极易堵孔不严,导致浇注混凝土浆液时漏浆较多,成型后,拆除侧模板时清理比较困难。由于侧模板上是割口方式,钢筋网片只能单根逐一插入割口,不能一次性插入,费时费力。钢筋网片都插到位后,才能将交叉点绑扎或焊接固定,这种情况下,只能人工进行绑扎或焊接,耗费人工较多,钢筋的间距也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侧模板存在的跑浆及钢筋网片绑扎费力问题,本发明将侧模板分成上下两部分,利用上下模板夹持钢筋网片将其固定住,利用模板压合面的弹性密封条密封钢筋网片,防止浆液渗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制备出筋预制件的侧模板,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下模板上下叠放,其长度、宽度一致,并且在两者上下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至少一个磁盒安装孔,磁盒安装孔中安装磁盒;上模板和下模板两相邻的侧面均设有弹性密封条,弹性密封条上下对齐,用于封闭钢筋网片周围空间,防止混凝土浆液渗出。本发明将侧模板拆分为上下两部分模板,上下模板不需再割口,在上下模板相邻的面上设置弹性密封条,上下模板夹持住钢筋网片端部,通过弹性密封条包裹钢筋网片,从而实现密封。本发明这种方式不需要事先割口,也无需逐一封堵,减少了工序,而且不存在堵孔不严问题,能很好地避免跑浆导致的清理困难问题。最主要的是钢筋网片不需要考虑割口间距问题,因此,可以根据预制件形状和尺寸采用自动焊接技术先将钢筋网片焊接成网格状后直接放到模板上,这样能降低人工成本,同时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所述的上模板、下模板两端设有定位装置,用于在叠放上模板、下模板时使其上的磁盒安装孔上下对齐,便于顺利安装磁盒。

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为设置在下模板上的定位栓和设置在上模板上的定位孔,定位栓和定位孔位置对应并且尺寸相匹配。在组装上模板和下模板时,将模板两端定位栓和定位孔对准插接,即可保证上下模板上的磁盒安装孔严格对齐,有效提高了组装效率。

上模板和下模板上的弹性密封条可以是与上下模板的长、宽一致,但这样弹性密封条还需开孔,供磁盒穿入,为减少弹性密封条加工的复杂度,可选择只在上模板、下模板两边缘设置细条状的弹性密封条,这样既能防止浆液渗入模板,还能保证模板两边缘有同样厚度的支撑,保证上模板的水平度。具体结构为:上模板、下模板上均设有两条弹性密封条,分别粘接于其同一侧面的两边缘,同一模板的两条弹性密封条厚度一致,长度与上模板、下模板一致。

弹性密封条的形式有很多种,所述的弹性密封条为圆柱形、方柱形或直齿齿条形。若采用直齿齿条形弹性密封条,需保证齿条的齿槽宽度大于等于钢筋网片的直径,确保钢筋网片能放到齿槽底部,上下齿条咬合,压紧钢筋网片。钢筋网片的间距应按齿条齿距的倍数设置,确保每根钢筋都能放到齿槽中。

进一步,所述的磁盒包括盒体及盒体顶面的可调节压板,可调节压板通过调节螺栓与盒体顶面连接,可调节压板的长度和/或宽度大于磁盒安装孔的长度和/或宽度,用于压紧上模板。本发明中既要利用磁盒将模板固定在模台上,防止移位,还要利用磁盒实现压紧上下模板的作用,由于不同型号预制件对应的侧模板高度可能不同,因此,需对现有磁盒做些改进,在磁盒盒体顶部加装可调节压板,通过上下调节可调节压板,实现对不同高度侧模板的施压。

进一步,所述弹性密封条采用高弹性耐压合成材料制成。本发明所用的弹性密封条应具有较强的弹性和抗压能力,能在拆模后恢复到原位,以便下次能有效密封。

上模板和下模板需具有一定硬度,防止在浇筑时发生变形,优选的,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采用木材、金属材料或abs塑料制成。

应用上述侧模板制备出筋预制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预制件尺寸选取上模板和下模板,按照预制件的形状摆放下模板,使其首尾紧密相接;

步骤2、按照预制件尺寸将钢筋网片事先焊接成网格状,网格状钢筋网片端部放置在下模板上且末端伸出下模板;

步骤3、依次将各下模板对应尺寸的上模板叠放在下模板上,将下模板的定位栓插入上模板的定位孔,使磁盒安装孔上下对齐;

步骤4、依次将磁盒放入磁盒安装孔,向下敲击磁盒使其底部吸附在模台上,旋紧调节螺栓,使可调节压板压紧上模板;

步骤5、上模板、下模板压紧钢筋网片,弹性密封条包裹住钢筋网片;

步骤6、向上模板、下模板围成的预制件容置腔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成型后,依次取出磁盒,拆除上模板和下模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摒弃原有的出筋预制件侧模板割口固定钢筋网片的方式,将侧模板分成上下两部分,采用夹持方式固定钢筋网片,此种方式下,钢筋网片可采用自动焊接技术拼接成型,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了钢筋网片的组装效率和牢固性。

2、本发明利用压合面的弹性密封条实现对钢筋网片固定后的密封,防止浆液漏出,提高了拆模速度。

3、本发明的磁盒高度可调,可适应不同高度的侧模板,同时还能实现上下模的有效压合。

4、本发明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人工耗损低,自动化程度高,适合在出筋预制件加工领域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上模板的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下模板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例1中方柱形弹性密封条与钢筋网片压合状态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直齿齿条形弹性密封条与钢筋网片压合状态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磁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摆放下模板和钢筋网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板,2、方柱形弹性密封条,3、下模板,4、磁盒安装孔,5、定位孔,6、定位栓,7、钢筋网片,8、直齿齿条形弹性密封条,9、盒体,10、磁铁,11、可调节压板,12、调节螺栓,13、手柄,14、磁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制备出筋预制件的侧模板,如图1、2、3、4所示,包括由钢材制成的上模板1和下模板3,上模板1和下模板3长度、高度一致,上模板1中间部分开有若干长方形的磁盒安装孔4,两端各设有一定位孔5,下模板3中间部分在与上模板相对应的位置也开有若干长方形的磁盒安装孔4,两端在与定位孔相对应的位置各设有一定位栓6,定位栓与下模板一体成型。上、下磁盒安装孔尺寸一致,定位栓的直径等于定位孔的直径。上模板下侧面内外两边缘处各粘有一条方柱形弹性密封条2(如图4、5),弹性密封条介于磁盒安装孔孔口与上模板边缘之间,其外边缘与上模板边缘对齐,内边缘与磁盒安装孔不干涉。下模板上侧面内外两边缘处同样粘有两条方柱形弹性密封条2,其宽度和位置与上模板上的弹性密封条对应。所述方柱形弹性密封条采用高弹性耐压橡胶制成,其长度等于上模板或下模板的长度。如图5所示,上模板、下模板压合时,方柱形弹性密封条夹持住钢筋网片末端,依靠弹性密封条的弹性包裹住钢筋网片。

如图7所示,磁盒安装孔中需安装的磁盒结构如下:所述磁盒14包括盒体9和可调节压板11,盒体9内装有磁铁10,盒体9顶部设有手柄13,可调节压板11中间套装在手柄13上,能沿手柄上下滑动,两端通过两个调节螺栓12固定在盒体顶部,转动调节螺栓可调整压板的高度,从而适应上下模板的总高度,压紧上模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弹性密封条的形式,采用直齿齿条形弹性密封条(如图6),齿条的齿槽宽度大于等于钢筋网片的宽度,其齿间距要根据常用的焊接钢筋网片的间距设置,应保证钢筋网片的间距为齿条间距的倍数。上下弹性密封条利用齿口咬合,该种形状弹性密封条的密封效果更好。

应用上述侧模板制备出筋预制件的过程如下:

步骤1、根据预制件形状、尺寸选取合适长度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按照预制件的形状摆放下模板,首尾相接,拼出容纳预制件的容置腔。

步骤2、按照预制件尺寸将钢筋网片事先焊接成网格状(若采用直齿齿条形弹性密封条,焊接钢筋网片时需考虑相邻网片的间距应为齿条间距的倍数),网格状钢筋网片端部放置在下模板上且末端伸出下模板,如图8。

步骤3、依次将各下模板对应尺寸的上模板叠放在下模板上,将下模板的定位栓插入上模板的定位孔,使磁盒安装孔上下对齐。

步骤4、依次将磁盒放入磁盒安装孔,向下敲击磁盒使其底部吸附在模台上,旋紧调节螺栓,使可调节压板压紧上模板。

步骤5、上模板、下模板压紧钢筋网片,弹性密封条包裹住钢筋网片。

步骤6、向上模板、下模板围成的预制件容置腔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成型后,依次取出磁盒,拆除上模板和下模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