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基坑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9129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基坑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属于基坑安全防护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土方工程属事故多发分项,而本工程为大开挖和人工放坡综合施工,所以必须严格按施工安全要求放坡,放坡系数不得小于0.33。本工程采用0.75。分层开挖,首先了解地质报告,地下各种埋设物,做好施工现场防洪排水,保证施工场地排水畅通不积水,可在基坑周围设截水、排水沟。距坑边1.5m处各设一道涂刷鲜明颜色的防护栏,固定牢固,立柱间距不大于2米,高度不小于1.8m,长为71米。分别于基坑西南、东北角设一专用人行爬梯,供人员上下基坑之用。爬梯侧边有两道防护栏,入口有鲜明标志,夜间设红色警戒灯。由于本工程地下水较高,所以要提前降水,必须派专人看管,不得随意停止降水,且应有备用潜水泵。机械挖土时弃土及时运出,基坑周围严禁随意堆放材料、物件,注意边坡稳定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井桩挖土时,提前制作垂直运输设备和装土工具,准备好通风机、送风管、安全照明变压器、绝缘护套线、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有害气体检测仪等。上口堆土要有安全距离,必须堆放于距井口1.5米以外,在井口四周做排水沟,挡水堤,防止坑底水流入井内。挖土前半小时向井下送风,然后操作人员在下井操作。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

基坑的安全防护一般要做到土方开挖要探明地下管网,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在距基坑边0.6m周围用ф48钢管设置两道防护栏杆,立杆间距4m,高出自然地平1.2m,埋深0.8m;

基坑上口边1m范围内不许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在锚喷支护上口5m范围内不许重车停留;各施工人员严禁翻越护身栏杆;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

1、基坑施工必须进行临边防护。深度不超过2m的临边可采用1.2m高栏杆式防护,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还必须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封闭式防护。

2、临边防护栏杆离基坑边口的距离不得小于50cm。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120125458.1的一种市政道路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钢丝网片、角钢框、钢管框架,钢丝网片固定连接于角钢框内,角钢框固定连接于钢管框架内;钢管框架包括平行竖立的第一钢管和第三钢管以及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钢管和第三钢管上的第二钢管和第四钢管;还包括多个连接部件,角钢框通过该连接部件与钢管框架相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市政道路基坑防护工程,其具有结构简洁、安装使用方便,质量安全可靠,可反复使用的优点。现有技术对于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在考虑到基坑的安全开挖时,对于后期的防护效果不佳,建设到一半的基坑的安全牢固防范程度不高,并且基坑的建设无法实时监测该测量数据,容易造成测量数据不够精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基坑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在考虑到基坑的安全开挖时,对于后期的防护效果不佳,建设到一半的基坑的安全牢固防范程度不高,并且基坑的建设无法实时监测该测量数据,容易造成测量数据不够精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结构包括钢支撑横梁、密目安全网、防护栏杆、踢脚板、钢丝网、排水沟、夜间安全警示灯、全站仪、立杆、斜杆、扫地杆、沉降仪、斜测仪、土压力盒、孔隙水压计、钢筋计、管线,所述防护栏杆设有两个以上且两两之间首尾相连构成一个矩形结构,所述密目安全网套设在防护栏杆的外表面且通过两个以上的立杆固定,所述立杆的顶端与防护栏杆机械连接其底端间隙配合于踢脚板,所述钢支撑横梁的两端固定在基坑的四个角上,所述夜间安全警示灯与全站仪垂直固定在基坑的内部且位于钢丝网内侧面的位置上,所述踢脚板外沿底部凿设有排水沟并通过管道与基坑相互贯通,所述立杆与斜杆机械连接为三角形结构并用于固定防护栏杆与踢脚板,所述防护栏杆的内侧边沿均安装有两个以上的立杆与斜杆,所述踢脚板的底部配合有扫地杆并与基坑的上端相贯通,所述沉降仪设有两个并且均安装在钢丝网上端,所述沉降仪的底端与孔隙水压计连接并与外部的排水沟相配合,所述斜测仪与土压力盒均安装在基坑的内部,所述钢筋计固定在钢支撑横梁上,所述管线通过管道固定在基坑的内部右端,所述全站仪包括提手、仪器中心标志、主机体、光学对点器、控制器、圆水准器、整平脚螺旋、三角支撑架、基座锁定钮、管水准器、垂直制微动手轮、物镜,所述提手的左右底端焊接成一个中空的等腰三角形结构并与主机体为一体,所述仪器中心标志设在主机体左右两端的三分之一处,所述物镜通过活动轴承与主机体活动连接,所述光学对点器通过主机体与物镜相配合,所述垂直制微动手轮安装在主机体右端的前侧并配合于物镜,所述控制器与主机体为一体化结构且控制器上端设有管水准器,所述主机体的底部分别设有圆水准器、整平脚螺旋、基座锁定钮,所述三角支撑架与主机体垂直机械连接并通过基座锁定钮相配合,所述全站仪通过三角支撑架固定在基坑上,所述控制器的内部设有键盘、显示屏幕、gps天线、电源模块、无线模块,所述键盘安装在控制器的前端面,所述显示屏幕为矩形结构且设在键盘的右端,所述gps天线嵌套在控制器的右上端并与显示屏幕的电路通过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无线模块设在控制器的内部,所述电源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电连接于gps天线与无线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支撑架设有支撑底盘、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螺旋支撑轴、固定底脚、第三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盘为圆盘形结构且底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机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构成一个三角形结构且底部套合有固定底脚。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支撑轴嵌套在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与第三支撑架三分之二处且采用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踢脚板为矩形结构且通过立杆与防护栏杆相配合,所述钢丝网分布在为方体结构的基坑朝向外侧端面的位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斜测仪与土压力盒设有两个以上并且两两之间均匀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体外表壳采用不锈钢材质所制,所述三角支撑架为实木所制,并且在外表面涂抹一层保护层,防止腐蚀降低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的缝隙连接处均设有防水条,防水性能高,避免设备进水受损。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支撑轴包括旋转齿轮、外壳、密封轴承、轴心、挡圈。

进一步地,所述轴心的外表面与挡圈间隙配合,所述挡圈从内之外依次设有密封轴承、旋转齿轮、外壳,所述旋转齿轮与轴心相配合。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在基坑的开挖过程中,对于该基坑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应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定点放置,本发明的防护栏杆安装在距离基坑边1m,防护栏杆与密目安全网、踢脚板、立杆应安装在距离基坑外边沿的1m处,采用防护栏杆与密目安全网、踢脚板、立杆组成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而立杆与斜杆成三角支撑体系,将立杆与斜杆的底部打入到地下50-70深,高度不小于1.8米,长度为开挖尺寸线于外1.5米周围,用架杆立杆间距小于2米,横杆距地0.18米一道,0.85米一道,1.8米一道用扣件紧固形成防护结构,用密目安全网封闭,夜间夜间安全警示灯亮红色,严禁人员,翻越钻入护拦内,将全站仪的三角支撑架撑开,呈直立固定在地下,使用时,

1、开工前应检查仪器箱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

2、开箱后提取仪器前,要看准仪器在箱内放置的方式和位置,装卸仪器时,必须握住提手,将仪器从仪器箱取出或装入仪器箱时,请握住仪器提手和底座,不可握住显示单元的下部。切不可拿仪器的镜筒,否则会影响内部固定部件,从而降低仪器的精度。应握住仪器的基座部分,或双手握住望远镜支架的下部。仪器用毕,先盖上物镜罩,并擦去表面的灰尘。装箱时各部位要放置妥帖,合上箱盖时应无障碍;

3、在太阳光照射下观测仪器,应给仪器打伞,并带上遮阳罩,以免影响观测精度。在杂乱环境下测量,仪器要有专人守护。当仪器架设在光滑的表面时,要用细绳或细铅丝将三脚架三个脚联起来,以防滑倒;

4、当架设仪器在三脚架上时,尽可能用木制三脚架,因为使用金属三脚架可能会产生振动,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5、当测站之间距离较远,搬站时应将仪器卸下,装箱后背着走。行走前要检查仪器箱是否锁好,检查安全带是否系好。当测站之间距离较近,搬站时可将仪器连同三脚架一起靠在肩上,但仪器要尽量保持直立放置;

6、搬站之前,应检查仪器与脚架的连接是否牢固,搬运时,应把制动螺旋略微关住,使仪器在搬站过程中不致晃动;

7、仪器任何部分发生故障,不勉强使用,应立即检修,否则会加剧仪器的损坏程度;

8、光学元件应保持清洁,如沾染灰沙必须用毛刷或柔软的擦镜纸擦掉。禁止用手指抚摸仪器的任何光学元件表面。清洁仪器透镜表面时,请先用干净的毛刷扫去灰尘,再用干净的无线棉布沾酒精由透镜中心向外一圈圈的轻轻擦拭。除去仪器箱上的灰尘时切不可作用任何稀释剂或汽油,而应用干净的布块沾中性洗涤剂擦洗;

9、在潮湿环境中工作,作业结束,要用软布擦干仪器表面的水分及灰尘后装箱。回到办公室后立即开箱取出仪器放于干燥处,彻底凉干后再装箱内;

10、冬天室内、室外温差较大时,仪器搬出室外或搬入室内,应隔一段时间后才能开箱,设有的钢支撑横梁与钢丝网,钢支撑横梁通过固定在基坑的对角上与钢丝网相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避免基坑表面出现坍塌的情况,并且防护栏杆与密目安全网可以有效的保护了基坑的外围,避免人员进入基坑,立杆与斜杆成三角支撑体系,提高其支撑应力,使基坑的安全防护措施更加牢固安全,全站仪的实时测量通过gps天线将测量到的数据及时反映,使基坑建设的数据更加精准,提高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基坑安全防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基坑安全防护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基坑安全防护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防护栏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基坑安全防护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全站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主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三角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主机体的镜像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控制器内部工作系统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螺旋支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钢支撑横梁-1、密目安全网-2、防护栏杆-3、踢脚板-4、钢丝网-5、排水沟-6、夜间安全警示灯-7、全站仪-8、立杆-9、斜杆-10、扫地杆-11、沉降仪-12、斜测仪-13、土压力盒-14、孔隙水压计-15、钢筋计-16、管线-17、提手-801、仪器中心标志-802、主机体-803、光学对点器-804、控制器-805、圆水准器-806、整平脚螺旋-807、三角支撑架-808、基座锁定钮-809、管水准器-8010、垂直制微动手轮-8011、物镜-8012、支撑底盘-8081、第一支撑架-8082、第二支撑架-8083、螺旋支撑轴-8084、固定底脚-8085、第三支撑架-8086、键盘-8051、显示屏幕-8052、gps天线-8053、电源模块-8054、无线模块-8055、旋转齿轮-80841、外壳-80842、密封轴承-80843、轴心-80844、挡圈-8084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11,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结构包括钢支撑横梁1、密目安全网2、防护栏杆3、踢脚板4、钢丝网5、排水沟6、夜间安全警示灯7、全站仪8、立杆9、斜杆10、扫地杆11、沉降仪12、斜测仪13、土压力盒14、孔隙水压计15、钢筋计16、管线17,所述防护栏杆3设有两个以上且两两之间首尾相连构成一个矩形结构,所述密目安全网2套设在防护栏杆3的外表面且通过两个以上的立杆9固定,所述立杆9的顶端与防护栏杆3机械连接其底端间隙配合于踢脚板4,所述钢支撑横梁1的两端固定在基坑的四个角上,所述夜间安全警示灯7与全站仪8垂直固定在基坑的内部且位于钢丝网5内侧面的位置上,所述踢脚板4外沿底部凿设有排水沟6并通过管道与基坑相互贯通,所述立杆9与斜杆10机械连接为三角形结构并用于固定防护栏杆3与踢脚板4,所述防护栏杆3的内侧边沿均安装有两个以上的立杆9与斜杆10,所述踢脚板4的底部配合有扫地杆11并与基坑的上端相贯通,所述沉降仪12设有两个并且均安装在钢丝网5上端,所述沉降仪12的底端与孔隙水压计15连接并与外部的排水沟6相配合,所述斜测仪13与土压力盒14均安装在基坑的内部,所述钢筋计16固定在钢支撑横梁1上,所述管线17通过管道固定在基坑的内部右端,所述全站仪8包括提手801、仪器中心标志802、主机体803、光学对点器804、控制器805、圆水准器806、整平脚螺旋807、三角支撑架808、基座锁定钮809、管水准器8010、垂直制微动手轮8011、物镜8012,所述提手801的左右底端焊接成一个中空的等腰三角形结构并与主机体803为一体,所述仪器中心标志802设在主机体803左右两端的三分之一处,所述物镜8012通过活动轴承与主机体803活动连接,所述光学对点器804通过主机体803与物镜8012相配合,所述垂直制微动手轮8011安装在主机体803右端的前侧并配合于物镜8012,所述控制器805与主机体803为一体化结构且控制器805上端设有管水准器8010,所述主机体803的底部分别设有圆水准器806、整平脚螺旋807、基座锁定钮809,所述三角支撑架808与主机体803垂直机械连接并通过基座锁定钮809相配合,所述全站仪8通过三角支撑架808固定在基坑上,所述控制器805的内部设有键盘8051、显示屏幕8052、gps天线8053、电源模块8054、无线模块8055,所述键盘8051安装在控制器805的前端面,所述显示屏幕8052为矩形结构且设在键盘8051的右端,所述gps天线8053嵌套在控制器805的右上端并与显示屏幕8052的电路通过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8054与无线模块8055设在控制器805的内部,所述电源模块8054的信号输出端分别电连接于gps天线8053与无线模块8055,所述三角支撑架808设有支撑底盘8081、第一支撑架8082第二支撑架8083、螺旋支撑轴8084、固定底脚8085、第三支撑架8086,所述支撑底盘8081为圆盘形结构且底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8082、第二支撑架8083、第三支撑架8086机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8082、第二支撑架8083、第三支撑架8086构成一个三角形结构且底部套合有固定底脚8085,所述螺旋支撑轴8084嵌套在第一支撑架8082、第二支撑架8083与第三支撑架8086三分之二处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踢脚板4为矩形结构且通过立杆9与防护栏杆3相配合,所述钢丝网5分布在为方体结构的基坑朝向外侧端面的位置上,所述斜测仪13与土压力盒14设有两个以上并且两两之间均匀安装,所述主机体803外表壳采用不锈钢材质所制,所述三角支撑架808为实木所制,并且在外表面涂抹一层保护层,防止腐蚀降低使用寿命,所述控制器805的缝隙连接处均设有防水条,防水性能高,避免设备进水受损。

在基坑的开挖过程中,对于该基坑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应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定点放置,本发明的防护栏杆3安装在距离基坑边1m,防护栏杆3与密目安全网2、踢脚板4、立杆9应安装在距离基坑外边沿的1m处,采用防护栏杆3与密目安全网2、踢脚板4、立杆9组成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而立杆9与斜杆10成三角支撑体系,将立杆9与斜杆10的底部打入到地下50-70深,高度不小于1.8米,长度为开挖尺寸线于外1.5米周围,用架杆立杆间距小于2米,横杆距地0.18米一道,0.85米一道,1.8米一道用扣件紧固形成防护结构,用密目安全网2封闭,夜间夜间安全警示灯7亮红色,严禁人员,翻越钻入护拦内,将全站仪8的三角支撑架808撑开,呈直立固定在地下,使用时,

3、开工前应检查仪器箱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

4、开箱后提取仪器前,要看准仪器在箱内放置的方式和位置,装卸仪器时,必须握住提手,将仪器从仪器箱取出或装入仪器箱时,请握住仪器提手和底座,不可握住显示单元的下部。切不可拿仪器的镜筒,否则会影响内部固定部件,从而降低仪器的精度。应握住仪器的基座部分,或双手握住望远镜支架的下部。仪器用毕,先盖上物镜罩,并擦去表面的灰尘。装箱时各部位要放置妥帖,合上箱盖时应无障碍;

3、在太阳光照射下观测仪器,应给仪器打伞,并带上遮阳罩,以免影响观测精度。在杂乱环境下测量,仪器要有专人守护。当仪器架设在光滑的表面时,要用细绳或细铅丝将三脚架三个脚联起来,以防滑倒;

4、当架设仪器在三脚架上时,尽可能用木制三脚架,因为使用金属三脚架可能会产生振动,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5、当测站之间距离较远,搬站时应将仪器卸下,装箱后背着走。行走前要检查仪器箱是否锁好,检查安全带是否系好。当测站之间距离较近,搬站时可将仪器连同三脚架一起靠在肩上,但仪器要尽量保持直立放置;

6、搬站之前,应检查仪器与脚架的连接是否牢固,搬运时,应把制动螺旋略微关住,使仪器在搬站过程中不致晃动;

7、仪器任何部分发生故障,不勉强使用,应立即检修,否则会加剧仪器的损坏程度;

8、光学元件应保持清洁,如沾染灰沙必须用毛刷或柔软的擦镜纸擦掉。禁止用手指抚摸仪器的任何光学元件表面。清洁仪器透镜表面时,请先用干净的毛刷扫去灰尘,再用干净的无线棉布沾酒精由透镜中心向外一圈圈的轻轻擦拭。除去仪器箱上的灰尘时切不可作用任何稀释剂或汽油,而应用干净的布块沾中性洗涤剂擦洗;

9、在潮湿环境中工作,作业结束,要用软布擦干仪器表面的水分及灰尘后装箱。回到办公室后立即开箱取出仪器放于干燥处,彻底凉干后再装箱内;

10、冬天室内、室外温差较大时,仪器搬出室外或搬入室内,应隔一段时间后才能开箱。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2,所述螺旋支撑轴8084包括旋转齿轮80841、外壳80842、密封轴承80843、轴心80844、挡圈80845,所述轴心80844的外表面与挡圈80845间隙配合,所述挡圈80845从内之外依次设有密封轴承80843、旋转齿轮80841、外壳80842,所述旋转齿轮80841与轴心80844相配合。

在进行全站仪8的使用时,螺旋支撑轴8084可以对全站仪8的支撑架进行长度的调整,将螺旋支撑轴8084向右则为松开,向左则为旋紧,向右旋转的时候,旋转齿轮80841转动,将轴心80844与挡圈80845分开,轴心80844与挡圈80845的直径变大,因此轴心80844与支撑架的缝隙也会随着变大,因此使用者便可以对支撑架进行调整,调整到合适的产的长度时,再向左旋紧固定。

本发明所提及到的支撑架为第一支撑架8082、第二支撑架8083、第三支撑架8086的统称。

本发明所述的全站仪8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

本发明的钢支撑横梁1、密目安全网2、防护栏杆3、踢脚板4、钢丝网5、排水沟6、夜间安全警示灯7、全站仪8、立杆9、斜杆10、扫地杆11、沉降仪12、斜测仪13、土压力盒14、孔隙水压计15、钢筋计16、管线17、提手801、仪器中心标志802、主机体803、光学对点器804、控制器805、圆水准器806、整平脚螺旋807、三角支撑架808、基座锁定钮809、管水准器8010、垂直制微动手轮8011、物镜8012、支撑底盘8081、第一支撑架8082、第二支撑架8083、螺旋支撑轴8084、固定底脚8085、第三支撑架8086、键盘8051、显示屏幕8052、gps天线8053、电源模块8054、无线模块8055、旋转齿轮80841、外壳80842、密封轴承80843、轴心80844、挡圈8084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对于基坑的安全防护装置在考虑到基坑的安全开挖时,对于后期的防护效果不佳,建设到一半的基坑的安全牢固防范程度不高,并且基坑的建设无法实时监测该测量数据,容易造成测量数据不够精准,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有效的避免基坑表面出现坍塌的情况,并且防护栏杆与密目安全网可以有效的保护了基坑的外围,避免人员进入基坑,立杆与斜杆成三角支撑体系,提高其支撑应力,使基坑的安全防护措施更加牢固安全,全站仪的实时测量通过gps天线将测量到的数据及时反映,使基坑建设的数据更加精准,提高建设成本,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全站仪8包括提手801、仪器中心标志802、主机体803、光学对点器804、控制器805、圆水准器806、整平脚螺旋807、三角支撑架808、基座锁定钮809、管水准器8010、垂直制微动手轮8011、物镜8012,所述提手801的左右底端焊接成一个中空的等腰三角形结构并与主机体803为一体,所述仪器中心标志802设在主机体803左右两端的三分之一处,所述物镜8012通过活动轴承与主机体803活动连接,所述光学对点器804通过主机体803与物镜8012相配合,所述垂直制微动手轮8011安装在主机体803右端的前侧并配合于物镜8012,所述控制器805与主机体803为一体化结构且控制器805上端设有管水准器8010,所述主机体803的底部分别设有圆水准器806、整平脚螺旋807、基座锁定钮809,所述三角支撑架808与主机体803垂直机械连接并通过基座锁定钮809相配合,所述全站仪8通过三角支撑架808固定在基坑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