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内悬浮抱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2508发布日期:2019-03-05 20:27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内悬浮抱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抱杆机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内悬浮抱杆。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是电源端向受电端输送电能的通道。现有组立输电线路铁塔用的抱杆,主要采用角钢或角铝制造,是由一根直立的细长杆身和3-4个斜向张拉的数层钢丝绳组成。杆身是主要的承载结构,钢丝绳的作用是杆身的直立和稳定,其特点是高度大,横截面积小,现有技术中在生产抱杆时,两段抱杆之间设置有单独的连接块,组装时,将连接块安装在两段抱杆之间,生产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组合式内悬浮抱杆。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内悬浮抱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杆体,下杆体,中间体,抱杆头和底座,所述中间体有若干段分离的架体组成,所述上杆体可拆卸的设置在中间体的上部,所述抱杆头设置在上杆体的上部,所述下杆体可拆卸的设置在中间体的下端,所述底座设置在下杆体的下端;所述架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为直接焊接设置在架体端部四角的角铁,在所述角铁上端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任意两组架体之间通过螺栓组装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至少包括2组,所述架体之间竖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抱杆头包括支架和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滑轮架和安装在滑轮架上的滑轮。

进一步地,所述角铁包括3面,分别焊接在架体一角的两侧面和上面或者下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下杆体可旋转的连接,所述底座相对于下杆体360°旋转。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组合式内悬浮抱杆改变了现有技术中依靠连接件将各个架体连接在一起的形式,直接利用角铁连接在架体的上下两端部与架体焊接成一体,在生产时,减少了连接件这一部件的生产和组装,减少了生产步骤,增加了生产效率,且减少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组合式内悬浮抱杆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组合式内悬浮抱杆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组合式内悬浮抱杆,包括上杆体1,下杆体2,中间体3,抱杆头4和底座5,所述中间体3有若干段分离的架体31组成,所述上杆体1可拆卸的设置在中间体3的上部,所述抱杆头4设置在上杆体1的上部,所述下杆体2可拆卸的设置在中间体3的下端,所述底座5设置在下杆体2的下端;所述架体31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为直接焊接设置在架体31上下两端部四角的角铁32,在所述角铁32上端面上设置有安装孔33,所述任意两组架体31通过螺栓组装连接。

所述架体31至少包括2组,或者根据施工现场的需要进行选择架体31的数量,各个架体31之间竖向连接,连接时,将上下两组架体31的连接装置上端额安装孔33对准,然后利用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所述角铁32包括3面,分别焊接在架体31一角的两侧面和上面或者下面。

所述抱杆头4包括支架41和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安装在支架41上的滑轮架42和安装在滑轮架42上的滑轮。所述底座与下杆体可旋转的连接,所述底座相对于下杆体360°旋转。

本发明的组合式内悬浮抱杆改变了现有技术中依靠连接件将各个架体连接在一起的形式,直接利用角铁连接在架体的上下两端部与架体焊接成一体,在生产时,减少了连接件这一部件的生产和组装,减少了生产步骤,增加了生产效率,且减少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组合式内悬浮抱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杆体,下杆体,中间体,抱杆头和底座,所述中间体有若干段分离的架体组成;架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为直接焊接设置在架体端部四角的角铁,在所述角铁上端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任意两组架体之间通过螺栓组装连接。本发明的组合式内悬浮抱杆改变了现有技术中依靠连接件将各个架体连接在一起的形式,直接利用角铁连接在架体的上下两端部与架体焊接成一体,在生产时,减少了连接件这一部件的生产和组装,减少了生产步骤,增加了生产效率,且减少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佘启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佘启嵩
技术研发日:2017.08.24
技术公布日:2019.03.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