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旋转支柱式抱杆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支柱式抱杆头。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抱杆生产厂家对抱杆头的设计在大吨位吊装方面都存在 以下问题。首先,吊装大吨位构件滑车组在一侧,抱杆头部弯矩很大,常规抱 杆头的穿心螺栓抗剪能力很难满足要求;其次,大部分抱杆生产厂家还是按照 原始的内拉线内悬浮抱杆方式进行设计,抱杆外拉线在起吊点下方,这样势必 造成单腿吊装主材时吊件与外拉线相碰,不利于施工操作;最后吊装完其中的 六个方向的吊件时,起吊系统很难从外拉线上面绕过拉线去吊装另外对称的两 个吊件,这样就必须另外挂两组起吊系统去吊装,不仅降低工作效率,也增加 了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 性好、作业效率高的旋转支柱式抱杆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旋转支柱式抱杆头, 包括方形底座,底座中央竖直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起重 吊臂和拉线架,起重吊臂与立柱转动连接。
所述拉线架与立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拉线架包括与立柱配合连接的筒体,筒体外圆周上至少均匀设有三根 拉线臂,各拉线臂顶部均位于同一平面、外端部均开设有拉线孔,相邻的拉线 臂通过其外端设置的连接杆互相连接。
所述起重吊臂包括套设在立柱上并与其转动连接的套管,套管外圆周上轴 对称设有两根吊杆。
所述立柱为空心圆筒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立柱代替穿心螺栓,抗剪切能力加强;起重吊臂设置在拉
线架下方,即抱杆外拉线在起吊点上方,这样就避免了单腿吊装主材时吊件与外拉线相碰,利于施工操作;拉线架与立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可保证抱杆整 体的稳定性;拉线架、起重吊臂和立柱的这种结构,设计合理、节省材料;木 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应了外拉线内悬浮组塔施工工艺,保证了施 工的安全性,提高了作业效率,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支柱式抱杆头,包括方形底座l,底 座l中央竖直设有立柱2,立柱2为空心圆筒结构,立柱2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 有起重吊臂和拉线架。拉线架包括与立柱2螺栓连接的筒体3,筒体3外圆周上 均匀设有四根拉线臂4,各拉线臂4顶部均位于同一平面、外端部均开设有拉线 孔5,相邻的拉线臂4通过其外端设置的连接杆6互相连接。起重吊臂包括套设 在立柱2上并与其转动连接的套管7,套管7外圆周上轴对称设有两根吊杆8, 吊杆外端均设有起吊孔9。
工作使用时,将抱杆头安装在抱杆顶部,拉线绳索与拉线孔5固定连接, 起吊绳索与起吊孔9固定连接,然后将抱杆竖立起来,四根拉线绳索将抱杆设 置稳定。由于起重吊臂在拉线架下方,即起吊绳索在拉线绳索下方,这样在起 吊物件时候就避免了与拉线绳索的相碰,起重吊臂可以360°转动,这样就可以 方便、快速地进行吊装施工。
权利要求1、旋转支柱式抱杆头,包括方形底座,底座中央竖直设有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起重吊臂和拉线架,起重吊臂与立柱转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支柱式抱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架与 立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支柱式抱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 架包括与立柱配合连接的筒体,筒体外圆周上至少均匀设有三根拉线臂,各拉 线臂顶部均位于同一平面、外端部均开设有拉线孔,相邻的拉线臂通过其外端 设置的连接杆互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支柱式抱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吊臂 包括套设在立柱上并与其转动连接的套管,套管外圆周上轴对称设有两根吊杆。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支柱式抱杆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空 心圆筒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支柱式抱杆头,其包括方形底座,底座中央竖直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起重吊臂和拉线架,起重吊臂与立柱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应了外拉线内悬浮组塔施工工艺,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提高了作业效率,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B66C23/00GK201367313SQ20092008851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3日
发明者刘红勋, 杨怀伟, 阎树辉 申请人:国网交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河南旭德隆电力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