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建筑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07549发布日期:2018-06-15 23:4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建筑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节能建筑,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建筑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的对象大到包括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等综合的环境设计构筑、社区形成前的相关营造过程,小到室内的家具、小物件等的制作,从长远来看,未来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而环保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对于现在对于建筑内部的温度多使用空调,调节温度,不仅浪费资源,还调节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的现有的建筑内部的温度多使用空调,调节温度,不仅浪费资源,还调节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节能建筑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建筑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房体,所述房体的顶端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房体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承重板的顶端安装有屋顶,所述屋顶的顶端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屋顶的一侧设置有排水装置,所述房体的四周设置有墙体,所述墙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泠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泠凝器的底端安装有低音水泵,所述低音水泵通过输水管连接水箱,所述水箱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墙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均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的一端设置有防噪音层,所述墙体的一端设置有外装饰层,所述墙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装饰层,所述外装饰层的一端设置有隔温层,所述内装饰层的一端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分为若干个,所述保温层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重板的内部设置有实心层,所述实心层的两端均设置有屋顶防火层,所述屋顶防火层的一端设置有高隔热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屋顶具有一定坡度,所述排水装置的一端设置有集水箱,所述排水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管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泠凝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冷凝管。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新颖、操作简便,通过承重板上的高隔热层可以将室外的温度进入房体内,其中冷凝器将液体通过连接管输入墙体内的冷凝管内,使之成为循环,在夏季时,可以保持房体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人们居住,降低空调的使用率,同时隔温层有利于防止房体内温度的流失,冬暖夏凉,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承重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房体;2、承重板;3、连接管;4、屋顶;5、太阳能板;6、排水装置;7、墙体;8、第一连接管;9、泠凝器;10、低音水泵;11、输水管;12、水箱;13、进水口;14、第二连接管;15、底座;16、冷凝管;17、防火层;18、防噪音层;19、隔温层;20、外装饰层;21、内装饰层;22、保温层;23、铰链;24、高隔热层;25、实心层;26、屋顶防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建筑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房体1,房体1的顶端设置有承重板3,房体1的底端设置有底座15,承重板3的顶端安装有屋顶4,屋顶4的顶端设置有太阳能板5,屋顶4的一侧设置有排水装置6,房体1的四周设置有墙体7,墙体7之间设置有连接管3,底座15的底端设置有泠凝器9,冷凝器9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管8,冷凝器9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管14,泠凝器9的底端安装有低音水泵10,低音水泵10通过输水管11连接水箱12,水箱12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3,墙体7的内部设置有冷凝管16,冷凝管16的两端均设置有防火层17,防火层17的一端设置有防噪音层18,墙体7的一端设置有外装饰层20,墙体7的另一端设置有内装饰层21,外装饰层20的一端设置有隔温层19,内装饰层21的一端设置有保温层22,保温层22分为若干个,保温层22之间通过铰链23连接。

承重板3的内部设置有实心层25,便于增加承重板3的稳定度和强度,实心层25的两端均设置有屋顶防火层26,增加房体1的安全性,屋顶防火层26的一端设置有高隔热层24,便有防止室外的温度进入房体1内。

屋顶4具有一定坡度,排水装置6的一端设置有集水箱,排水装置6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管,便于通过集水箱收集雨水,当集水箱内的水过多时通过排水管排出。

冷凝管16通过连接管3连接,便于冷凝管16内的液体传输。

泠凝器9通过第一连接管8和第二连接管14连接冷凝管16,便于冷凝管16的液体成为循环。

该装置是一种节能建筑及其使用方法,首先通过进水口13在水箱12内注入冷却液,之后低音水泵10通过输水管11将水箱12内的液体抽入冷凝器9内,冷凝器9通过第一连接管8将冷却液输入墙体7内的冷凝管16内,冷凝管16内的冷却液通过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14输到冷凝器9内,使之形成循环,在夏季时,可以保持房体1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人们居住,降低空调的使用率,且保温层22通过铰链23打开,增加冷凝管16的作用,其中隔温层22便于隔绝室内和室外传输,防噪音层18便于隔绝噪音的传输,便于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新颖、操作简便,通过承重板上的高隔热层可以将室外的温度进入房体内,其中冷凝器将液体通过连接管输入墙体内的冷凝管内,使之成为循环,在夏季时,可以保持房体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人们居住,降低空调的使用率,同时隔温层有利于防止房体内温度的流失,冬暖夏凉,节能环保。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