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单元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028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跨度单元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领域中的一种大跨度单元房。



背景技术:

单元房混凝土预制构件是若干个标准节通过张拉钢筋前后串联为一体后形成的一个整体式结构,而标准节是用混凝土料浆浇注成的两端敞口、内腔中空柱的长方体。单元房混凝土预制构件组拼好以后,只用在两个敞口面封装上门和窗、配备好居住用品后,就可以拎包入住了。特别是形不成规模的山上、水边等环境面积小的场所以及在热门的旅游景点,特别适合这种单元房混凝土预制构件,可以放置灵活、重复使用、而且工业化率高。但由于传统单元房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标准节都是整体式结构(参见图1),即整体都借助成型模腔直接浇注而成,而成型模腔受钢板宽度、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的限制最大尺寸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浇注成型的标准节的内腔面积不太大(一个标准节内腔截面大约只有6~10平方米),人居住时常常会因为内部空间狭小而倍感压抑,缺乏居住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大跨度单元房。本实用新型组拼得到的大跨度单元房具有刚度大、抗压和抗剪能力强的特点,而且可实现单元房跨度的灵活调整;本实用新型便于快速组装、拆卸以及运输,具有放置灵活、重复使用、工业化率高等优点;此外,玻璃天窗也大大增强了房顶的透光性,节省了能源,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大跨度单元房是由若干段双拼标准节通过穿装在张拉孔中的张拉钢筋前后串联后形成的整体式长方体结构的大跨度单元房;所述双拼标准节包括两块左右对称布置的[型标准块,通过活动连接件分别插装在两块[型标准块上、下拼缝中的上、下连接架,通过活动连接件垂直支撑在上、下连接架之间的两根立柱,嵌装在上连接架的框架腔内的玻璃天窗,嵌装在下连接架框架内、并与下连接架的上表面平齐的踏面钢板;其中,每套所述大跨度单元房配备有若干套不同宽度规格的上、下连接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型标准块的两个拐角处和靠近上、下拼缝的混凝土部位均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张拉孔(用于穿装张拉钢筋,使前后相邻的双拼标准节串联为一个整体;同时也起到了限位和定位作用);在所述上、下拼缝的断面上包裹有一层与混凝土钢筋网架相固接的预埋钢板,在所述预埋钢板上开设有穿装螺栓的安装孔,在与混凝土相贴合侧的预埋钢板表面上固定有安装孔位置正对的螺母 (与纵梁立面上的通孔位置对正、并穿装螺栓后,便实现上、下连接架与左右两块[型标准块的有效连接);在所述[型标准块的前、后端面上均镶嵌有与混凝土钢筋网架相固接的不锈钢板(用于粘贴密封条,使前后串联的双拼标准节之间达到较好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下连接架均是由两条纵梁、两条端横梁组焊而成的矩形桁架,矩形桁架的内腔被N条内横梁分成N+1个框架腔;在每个框架腔内沿腔臂四周的等高位置固定有支撑键;在所述纵梁的左右立面上水平开设有若干个穿装螺栓的通孔;在上连接架中的端横梁的下表面和下连接架中的端横梁的上表面的正中位置均固定有法兰板;所述法兰板均通过螺栓与立柱的端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连接架中的支撑键为两层(这样可以在上连接架的框架腔内嵌装两层玻璃天窗,在保证透光的同时也增强了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连接架中的支撑键为一层(这样可以在下连接架框架内嵌装一层与下连接架的上表面平齐的踏面钢板,以此来作为大跨度单元房的室内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先通过钢框架(即上、下连接架和立柱)将左右对称的[型标准块有效地连接成为一段整体结构的双拼标准节,再通过穿装在张拉孔中的张拉钢筋将若干段双拼标准节前后串联在一起形成整体式长方体结构的大跨度单元房。从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钢框架(即上、下连接架和立柱)将左右[型标准块进行有效连接,不仅保证了组拼后的双拼标准节以及整体大跨度单元房具有刚度大、抗压和抗剪能力强的特点,而且通过选配不同宽度规格的上、下连接架还可以实现单元房跨度的灵活调整;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模块化原理,便于快速组装、拆卸以及运输,具有放置灵活、重复使用、工业化率高等优点;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房顶安装的是玻璃天窗,大大增强了房顶的透光性,节省了能源,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组拼得到的大跨度单元房具有刚度大、抗压和抗剪能力强的特点,而且可实现单元房跨度的灵活调整;本实用新型便于快速组装、拆卸以及运输,具有放置灵活、重复使用、工业化率高等优点;此外,玻璃天窗也大大增强了房顶的透光性,节省了能源,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单元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型标准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上连接架(下连接架结构相同,使用时法兰板方向相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型标准块,2、上连接架, 3、下连接架,2-1、纵梁,2-2、端横梁,2-3、内横梁,2-4支撑键,2-5、通孔,2-6、法兰板;4、立柱,5、玻璃天窗,6、踏面钢板,7、张拉孔,8、张拉钢筋,9、预埋钢板,9-1、安装孔,10、螺母,11、不锈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大跨度单元房是由若干段双拼标准节通过穿装在张拉孔7中的张拉钢筋8前后串联后形成的整体式长方体结构的大跨度单元房;所述双拼标准节包括两块左右对称布置的[型标准块1,通过活动连接件分别插装在两块[型标准块上、下拼缝中的上、下连接架2、3,通过活动连接件垂直支撑在上、下连接架之间的两根立柱4,嵌装在上连接架2的框架腔内的玻璃天窗5,嵌装在下连接架3框架内、并与下连接架的上表面平齐的踏面钢板6;其中,每套所述大跨度单元房配备有若干套不同宽度规格的上、下连接架2、3。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型标准块1的两个拐角处和靠近上、下拼缝的混凝土部位均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张拉孔7(参见图3,用于穿装张拉钢筋8,使前后相邻的双拼标准节串联为一个整体;同时也起到了限位和定位作用);在所述上、下拼缝的断面上包裹有一层与混凝土钢筋网架相固接的预埋钢板9,在所述预埋钢板9上开设有穿装螺栓的安装孔9-1,在与混凝土相贴合侧的预埋钢板9表面上固定有安装孔9-1位置正对的螺母10(与纵梁2-1立面上的通孔2-5位置对正、并穿装螺栓后,便实现上、下连接架2、3与左右两块[型标准块1的有效连接);在所述[型标准块1的前、后端面上均镶嵌有与混凝土钢筋网架相固接的不锈钢板11(参见图2、图3,用于粘贴防水密封条,使前后串联的双拼标准节之间达到较好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述上、下连接架2、3均是由两条纵梁2-1、两条端横梁2-2组焊而成的矩形桁架,矩形桁架的内腔被N条内横梁2-3分成N+1个框架腔(参见图4);在每个框架腔内沿腔臂四周的等高位置固定有支撑键2-4(参见图4);在所述纵梁2-1的左右立面上水平开设有若干个穿装螺栓的通孔2-5(参见图4);在上连接架中的端横梁2-2的下表面和下连接架中的端横梁2-2的上表面的正中位置均固定有法兰板2-6(参见图4);所述法兰板2-6通过螺栓均与立柱4的端头相连接(参见图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连接架2中的支撑键2-4为两层(参见图4,这样可以在上连接架2的框架腔内嵌装两层玻璃天窗5,在保证透光的同时也增强了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连接架3中的支撑键2-4为一层(参见图4,下连接架结构与上连接架2相同,只是在使用时法兰板方向相对;下连接架3中的支撑键2-4设置一层即可,在支撑键2-4上面放置一层与下连接架的上表面平齐的踏面钢板6,以此来作为大跨度单元房的室内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运输过程中是以零部件形式被运送到组拼场地的。到达组拼场地后,根据场地的空间大小及居住的需要,选配相应宽度规格的上、下连接架2、3。接下来就是组拼双拼标准节:先将上、下连接架2、3分别与左右两侧对称的[型标准块1的位置对正,使[型标准块1的预埋钢板9上的安装孔9-1与纵梁2-1立面上的通孔2-5位置一一对正,穿装上螺栓,这样上、下连接架2、3就分别与左右两块[型标准块1便有效地连接为一体;再将立柱垂直放置在上、下连接架前后两个端横梁上的法兰板2-6之间,调整孔位对正后,穿装螺栓便可实现立柱4与上、下连接架2、3的快速连接;这样,一段双拼标准节就拼接完整了,以此类推,根据需要拼接其它段双拼标准节。紧接着,在拼接好的各段双拼标准节的首尾相接端端面上的不锈钢板表面粘结防水密封条。随后,调整前、后段双拼标准节中张拉孔7的位置相对正。最后,在八条前后贯通的张拉孔7中穿装张拉钢筋8、并在两端进行紧固即可——整体式长方体结构的大跨度单元房组拼完毕。入住前,只需在前后两个开口端安装上门窗,在室内地面上、墙面上进行简单装饰,添置相应的生活用品,就可以拎包入住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