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外墙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房屋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块状砌筑材料逐渐转变为板材,预制的墙板是通过前期预先在工厂制作成品,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这种墙板解决了墙体施工复杂的问题,可以缩短工期。
但预制的墙板在装配时,由于各墙板之间会存在安装缝隙,对于这样的缝隙目前只能通过打腻子抹平,由于腻子过厚时,墙体很难干透,这样不但使施工的工期延长,而且时间一长,墙体之间会出现裂缝,进而导致渗雨等现象发生,更甚至会影响房屋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墙节点,保证内外墙实现可靠连接的同时,提高墙体抗裂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外墙节点,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内设有若干浇注槽排,所述浇注槽排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浇注槽、第二浇注槽和第三浇注槽,第一浇注槽、第二浇注槽和第三浇注槽分别填充有隔音材料、吸振材料和保温材料,所述第二墙体内设有若干插筋槽,所述插筋槽内插设有钢筋,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水平方向通过若干拉结筋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连接处设有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墙体内设有若干第一浇注槽、第二浇注槽和第三浇注槽,在第一浇注槽内填充隔音材料,隔音材料采用隔音棉,能把空气中传播的噪音隔绝、隔断、分离;在第二浇注槽内填充吸振材料,吸振材料采用高聚物吸振材料,能够吸收振动波,防止或减轻机械振动对墙体的破坏;在第三浇注槽内填充保温材料,保温材料采用发泡材料,发泡材料轻质、防火、遇明火不燃烧,隔热性能好;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连接稳定,增强墙体的抗压抗震力,能避免墙体热胀冷缩造成的裂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筋槽设置成圆形、三角形、矩形或梯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筋槽的设置可以根据插设钢筋的现状相应设置成圆形、三角形、矩形或梯形,从而增强墙体的抗裂性能,以及抗压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连接处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墙体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墙体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从第一墙体的外侧延伸至其内侧,所述第二连接板从第二墙体的外侧延伸至其内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外侧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墙体内侧内嵌设有第一安装耳,所述第二墙体内侧内嵌设有第二安装耳;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一安装耳、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安装耳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内侧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安装耳通过第三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安装耳之间第三螺栓固定连接,连接稳定,抗压抗裂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安装耳通过第四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安装耳之间第四螺栓固定连接,连接稳定,抗压抗裂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呈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对称设置使得上下墙体连接结构稳定,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聚氨酯发泡胶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发泡胶密封具有填缝、粘结、密封、隔热、吸音等多种效果,是一种环保节能、使用方便的建筑材料,具有很好的密封堵漏、填空补缝、保温隔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一安装耳之间,以及第二墙体与第二安装耳之间分别设有缓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在静水中浸泡其整体性完好不解体,膨胀速度缓慢,抗水压能力强,施工方法简便,其防水抗渗的可靠性远远优于传统的钢板,橡胶及塑料止水带,使第一墙体与第一安装耳之间,以及第二墙体与第二安装耳之间具有很好密封堵漏及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一连接板之间,以及第二墙体与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聚氨酯发泡胶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发泡胶密封具有填缝、粘结、密封、隔热、吸音等多种效果,是一种环保节能、使用方便的建筑材料,具有很好的密封堵漏、填空补缝、保温隔音效果,使第一墙体与第一连接板之间,以及第二墙体与第二连接板之间密闭和防水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上分别设有橡胶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圈同时具有防水、阻燃、耐高温、导电、耐磨、耐油等优良性能,橡胶垫圈的设置增强了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各自连接的两个部件之间的抗裂能力,密封防漏和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厚度为1.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厚度适中,制造和加工方便,抗压防裂能力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第一墙体内设有若干第一浇注槽、第二浇注槽和第三浇注槽,在第一浇注槽内填充隔音材料,隔音材料采用隔音棉,能把空气中传播的噪音隔绝、隔断、分离;在第二浇注槽内填充吸振材料,吸振材料采用高聚物吸振材料,能够吸收振动波,防止或减轻机械振动对墙体的破坏;在第三浇注槽内填充保温材料,保温材料采用发泡材料,发泡材料轻质、防火、遇明火不燃烧,隔热性能好;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连接稳定,增强墙体的抗压抗震力,能避免墙体热胀冷缩造成的裂缝;
其二,在第二墙体内设有若干插筋槽,插筋槽的设置可以根据插设钢筋的现状相应设置成圆形、三角形、矩形或梯形,从而增强墙体的抗裂性能,以及抗压性能;
其三,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安装耳通过第三螺栓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安装耳通过第四螺栓固定连接,连接稳定,抗压抗裂能力强;
第四,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聚氨酯发泡胶密封,聚氨酯发泡胶密封具有填缝、粘结、密封、隔热、吸音等多种效果,是一种环保节能、使用方便的建筑材料,具有很好的密封堵漏、填空补缝、保温隔音效果;
第四,第一墙体与第一安装耳之间,以及第二墙体与第二安装耳之间分别设有缓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使第一墙体与第一安装耳之间,以及第二墙体与第二安装耳之间具有很好密封堵漏及防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墙体;2、第二墙体;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第一安装耳;8、第二安装耳;9、第一螺栓;10、第二螺栓;11、第三螺栓;12、第四螺栓;13、遇水膨胀橡胶条;14、减震橡胶垫;15、缓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16、第一浇注槽;17、第二浇注槽;18、第三浇注槽;19、插筋槽;20、钢筋;21、拉结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外墙节点,如图1,包括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在第一墙体1内设有若干浇注槽排,在第二墙体2内设有钢筋20,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之间通过拉结筋21连接设置,拉结筋21埋设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内部。
如图2,浇注槽排沿第一墙体1厚度方向排列设置,从外及里依次包括第一浇注槽16、第二浇注槽17和第三浇注槽18,在第一浇注槽16内填充隔音材料,在第二浇注槽17内填充吸振材料,在第三浇注槽18内填充保温材料;在第二墙体2内设有插筋槽19,钢筋20插设在插筋槽19内。
如图3,在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第一连接板3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墙体1的第一凹槽5,第一墙体1设置在第一凹槽5内,第一墙体1与第一连接板3之间设有遇水膨胀橡胶条13,且第一墙体1与第一凹槽5之间通过聚氨酯发泡胶密封;第二连接板4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墙体2的第二凹槽6,第二墙体2设置在第二凹槽6内,第二墙体2与第二连接板4之间设有遇水膨胀橡胶条13,且第二墙体2与第二凹槽6之间通过聚氨酯发泡胶密封;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在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外层通过第一螺栓9固定连接,在第一螺栓9上设有橡胶密封圈。
第一连接板3从第一墙体1的外侧延伸至其内侧,在第一墙体1内侧位于其上方内嵌设有第一安装耳7,第一连接板3与第一安装耳7通过第三螺栓11固定连接,在第三螺栓11上设有橡胶密封圈,第一墙体1与第一安装耳7之间设有缓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15,缓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15与第一墙体1、第一安装耳7分别通过聚氨酯发泡胶密封。
第二连接板4从第二墙体2的外侧延伸至其内侧,在第二墙体2内侧位于其上方内嵌设有第二安装耳8,第二连接板4与第二安装耳8通过第四螺栓12固定连接,在第四螺栓12上设有橡胶密封圈,第二墙体2与第二安装耳8之间设有缓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15,缓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15与第二墙体2、第二安装耳8分别通过聚氨酯发泡胶密封。
在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之间设有减震橡胶垫14,减震橡胶垫14与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之间分别通过聚氨酯发泡胶密封。
第一连接板3、第一安装耳7、第二连接板4与第二安装耳8在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内侧通过第二螺栓10固定连接,在第二螺栓10上设有橡胶垫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