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用隔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5512阅读:8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顶用隔断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顶用隔断结构。



背景技术:

隔断在办公空间起到划分区域、保护隐私、隔音等作用,是办公室装修的基本且重要的装配环节。办公室装修的发展,客户不仅仅要求办公空间美观,客户更需要一个安装周期短,能更快启用新的办公空间的同时,又能重复利用到下一个办公空间减少资源浪费。

现有的吊顶用隔断结构主要包括有3部分,与吊顶连接的吊顶连接龙骨900、与地面进行固定的地面连接龙骨910和设置在中间的中间龙骨920,在吊顶连接龙骨900的周圈设置有平板扣板911和竖扣板912结构,通过螺钉将吊顶连接龙骨900和吊顶固定,中间龙骨920周围同样设置一圈平板扣板结构,用于防止龙骨骨架外漏,在底面连接龙骨910的周围同样设置一圈平板扣板结构,整个吊顶隔断结构复杂,部件繁多,需要开模数量多而导致成本高,部件多使整个结构安装复杂,由于安装复杂同时也给工人增加了施工难度,延长了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顶用隔断结构,解决现有吊顶用隔断存在的因结构复杂而导致的成本高、装配效率低、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所提出的吊顶用隔断结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吊顶用隔断,包括第一龙骨组件和2组分别与吊顶、墙面连接的第二龙骨组件,所述第一龙骨组件设置在所2组第二龙骨组件之间,所述第一龙骨组件包括第一主型材和对称卡接在所述第一主型材两侧的第一副型材,所述2个第一副型材与第一主型材间分别形成有第一插装口和第二插装口,所述第二龙骨组件包括第二主型材和第二副型材,所述第二主型材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第二副型材扣接在所述第二主型材上且与所述第二主型材间形成有第三插装口,所述第三插装口有2个,分别和所述第一插装口、第二插装口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装口和所述第二插装口背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装口和所述第三插装口间形成有第一插设腔,所述第二插装口和所述第三插装口间形成有第二插设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型材包括型材本体、设置在型材本体端部的工字型卡接部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型材本体两侧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从所述型材本体底端两侧向外延伸生成,所述凸起部上设置有第一卡口。

进一步的,所第一副型材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两端的2个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口相对设置的第二卡口。

进一步的,所述工字型卡接部上设置有卡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齿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主型材呈阶梯状,包括有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所述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上相对设置有第二卡齿,所述第三台阶上设置有第三卡口,所述第二副型材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齿配合的第二卡槽和与所述第三卡口相对设置的第四卡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口、第二卡口、第三卡口和第四卡口内均设置有密封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主型材上的螺纹孔,所述第二主型材通过螺栓或螺钉拧设在所述螺纹孔内与待装配吊顶或地面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装口第二插装口和第三插装口内均设置有调整缓冲垫片。

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吊顶用隔断结构,包括第一龙骨组件和2组第二龙骨组件,第一龙骨组件配合时通过2个第二副型材卡接在第一主型材上即可,且第二副型材分别和第一主型材间生成有第一插装口和第二插装口,第二龙骨组件配合时将第二副型材直接卡接在第二主型材上即可,且在2者之间形成有第三插装口,第三插装口对应和第一插装口或第二插装口位置相对设置,形成用于插装待装配型材的第一插装腔和第二插装腔,通过本实用新型中吊顶用隔断结构,在配合时只需要型材之间相互卡接配合即可,且卡接后还可生成用于插装待装配型材的腔体,装配简单方便快捷;整个隔断结构无需设置多余的平板扣条结构,部件数目少,需要开模产品少,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结构简单,有效的提高了装配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吊顶用隔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吊顶用隔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吊顶用隔断的第一主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吊顶用隔断的第一副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吊顶用隔断的第二主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吊顶用隔断的实施例,参照图2-图5所示,包括第一龙骨组件100和2组分别与吊顶200、地面300连接的第二龙骨组件400,所述第一龙骨组件100设置在2组第二龙骨组件400之间,第二龙骨组件400主要设置有2组,一组用于和地面300进行连接固定,一组用于和吊顶200连接固定,由于吊顶200和地面300之间的高度较高,若将待装配型材直接插装在地面200和吊顶300之间的2组第二龙骨组件400内,则整体稳定性较差。在进行装配时,通常将待装配型材分割成2部分进行装配,待装配型材可以为玻璃或板材等。本实施例中以玻璃为例,可对应将玻璃分为2部分装配,一部分为已经切割成型的标准模块,标准模块重量大、高度高,另一部分为现场切割模块,现场切割模块重量较轻,便于装配。

具体的,第一龙骨组件100包括第一主型材110和对称卡接在所述第一主型材110两侧的2个第一副型材120, 2个第一副型材120均和第一主型材110配合,其中一个第一副型材120和第一主型材110间形成有开口方向朝上的第一插装口500,另一个第一副型材120和第一主型材110间形成有开口方向朝下的第二插装口600,第二插装口600和第一插装口500对称设置在第一主型材100的两侧。第二龙骨组件400包括第二主型材410和第二副型材420,第二主型材410上设置有固定部411,第二主型材410通过固定部411对应和吊顶200或地面300进行固定连接。在配合时,第二副型材420扣接在第二主型材410上且与第二主型材410间形成第三插装口700。由于第二龙骨组件400设置有2组,则对应的第三插装口700也形成有2个,和吊顶200固定连接的第二龙骨组件400形成的第三插装口700开口向下和第一插装口500位置对应设置,在第一插装口500和第三插装口700间形成有第一插设腔。第一插设腔位于上部。和地面300固定连接的第二龙骨组件400形成的第三插装口700开口向上,与第二插装口600位置对应设置,同时在第二插装口600和第三插装口700间形成有第二插设腔,第二插设腔位于下部位置。由于装配时,第一插设腔位于上方,不便于装配,第二插设腔位于下方便于装配,可将重量较大和高度较高的标准模块插装在第一插设腔内,将现场切割模块插装在第二插设腔内。

优选的,第一主型材110包括型材本体111、设置在型材本体111端部的工字型卡接部112和2个对称设置在型材本体111两侧的凸起部113,所述2个凸起部113从型材本体111底端两侧向外延伸生成,每一凸起部113上均设置有第一卡口114。2个第一副型材120包括底板121和设置在底板121两端的2个侧板122,侧板12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口114相对设置的第二卡口115,侧板122和对应侧的凸起部113相对设置,且与对应侧凸起部113之间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一插装口500、第二插装口600。在进行配合时,工字型卡接部112上设置有卡齿116,所述侧板122上设置有与所述卡齿116配合的卡槽123。通过卡齿116卡进卡槽123内,实现第一主型材110和第一副型材120的卡接,具体的,在工字型卡接部112的两侧均设置有卡齿116,卡齿116设置有2个,呈上下对称设置,在第一副型材120的2个侧板122上对应设置有和卡齿116对应的卡槽123。

优选的,第二主型材410呈阶梯状,包括有第一台阶412、第二台阶413和第三台阶414,所述第一台阶412和第二台阶413上相对设置有2个第二卡齿415,所述第三台阶414上设置有第三卡口416,所述第二副型材42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齿415配合的第二卡槽和与所述第三卡口416相对设置的第四卡口。第一副型材420通过第二卡槽和第二主型材410上的第二卡齿415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口114、第二卡口115、第三卡口416和第四卡口422内均设置有密封胶条800。密封胶条800用于抵靠在玻璃上,防止玻璃脱落。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411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主型材410上的螺纹孔,所述第二主型材410通过螺栓或螺钉拧设在所述螺纹孔内与待装配吊顶200或地面300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装口500、第二插装口600和第三插装口700内均设置有调整缓冲垫片811。调整缓冲垫片811可用防止玻璃装配到内部时直接与型材接触受到损坏,并且还可通过调节调整缓冲垫片811的厚度来实现对装配玻璃长度的调整。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