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8389阅读:11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弧形顶板。



背景技术:

厨房、卫生间为了美观、隐藏线路、保护屋顶等方面的考虑,一般都会进行吊顶,但是由于现有的高层建筑原本的建筑层高就比较低,因此吊顶造成了屋内层高过低的问题。另外现有的吊顶材料过于单一,保温、隔音、防潮效果较差。现有技术对此并没有解决之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弧形顶板,它结构设计合理,保温隔音效果好,吊顶所占空间大大减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弧形顶板,包括弧形面层,在弧形面层上方依次设有聚氨酯层、蜂窝层,在聚氨酯层和蜂窝层的外周设有加固型材,加固型材与弧形面层固连且外平齐。

优选的,在弧形面层的两端还分别设有平面层。

优选的,所述蜂窝层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布置的上板、蜂窝板、下板。

优选的,所述上板与蜂窝板粘结相连,所述蜂窝板与下板粘结相连。

优选的,所述蜂窝板为铝蜂窝板或钢蜂窝板或纸蜂窝板。

优选的,所述加固型材的端部内侧设有卡装孔,在卡装孔的外侧的加固型材上设有开口向外的防水条插槽。

优选的,所述加固型材的端部外侧设有卡装孔,在卡装孔的内侧的加固型材上设有开口向外的防水条插槽。

优选的,所述面层为铝板或彩钢。

优选的,在所述铝板或彩钢的外侧设有一层热敷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使得吊顶之后的室内空间大增;有非常好的保温以及隔音效果;通过防水条插装在防水条插槽内,对湿气起到一定的导流作用,避免对于屋顶以及屋顶内电路、电器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弧形面层,2、聚氨酯层,3、上板,4、蜂窝板,5、下板,6、加固型材,7、卡装孔,8、防水条插槽,9、平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弧形顶板,包括弧形面层1,在弧形面层1上方依次设有聚氨酯层2、蜂窝层,在聚氨酯层2和蜂窝层的外周设有加固型材6,加固型材6与弧形面层1固连且外平齐。

在弧形面层1的两端还分别设有平面层9。便于安装灯具、暖风等装置。

所述蜂窝层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布置的上板3、蜂窝板4、下板5。由于蜂窝层本身强度有限,在其上下分别设置下板5和上板3利于将力均衡分布在蜂窝板4上。上板3、下板5可采用铝板、合金板等高强度板。

所述上板3与蜂窝板4粘结相连,所述蜂窝板4与下板5粘结相连。连接稳定且制备方便。

所述蜂窝板4为铝蜂窝板4或钢蜂窝板4或纸蜂窝板4。

所述加固型材6的端部内侧设有卡装孔7,在卡装孔7的外侧的加固型材6上设有开口向外的防水条插槽8。将防水条插装在相邻的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条插槽8内,当水分通过缝隙进入内部时,则水分会沿着防水条流向两侧,不渗入到墙体及本实用新型的内部。

所述加固型材6的端部外侧设有卡装孔7,在卡装孔7的内侧的加固型材6上设有开口向外的防水条插槽8。卡装孔7用于利用卡装件将相邻的本实用新型进行连接,由于使用时,在同一场所施工的本实用新型结构一致,因此只要能够顺利连接,即能保证相邻的本实用新型处在同一平面内,施工质量高。

所述面层为铝板或彩钢。具有装饰效果,抗腐蚀能力强。

在所述铝板或彩钢的外侧设有一层热敷膜。

使用时,根据卫生间的大小选择本实用新型的长度大小,以及需要的数量,安装时,在墙壁两侧锚固固定件,然后将本实用新型依次挂装在固定件上,相邻的本实用新型用卡装件插装在卡装孔7内的同时,还需要将防水条插装在防水条插槽8内,当水分通过缝隙进入内部时,则水分会顺着防水条流向两侧,不渗入到屋顶及本实用新型的内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