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397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墙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打包式箱房的墙板领域。



背景技术:

在打包式箱房领域中,墙板为墙和楼板组成的承重体系的房屋结构,墙板既作承重构件,又可以作为房间的隔断,是建筑中最常用且较经济的结构形式,部分打包式箱房的墙板插接处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插口松弛开缝的现象,另外还会出现热桥现象,针对当前打包式箱房墙板插接处容易出现开缝,以及容易出现热桥现象的问题,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板,以解决现有的墙板容易出现热桥现象,以及在插接处容易出现插口松弛开缝的现象的问题。

一种墙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保温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设置在保温板的上下表面,第一侧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内弯钩和第一外弯钩,第二侧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内弯钩和第二外弯钩。第一内弯钩与第二内弯钩朝向保温板同一侧,第一外弯钩与第二外弯钩朝向保温板另一侧。

进一步的,第一侧板为橘皮纹彩钢板结构,第二侧板为橘皮纹彩钢板结构。

进一步的,第一侧板厚度为0.5mm,第二侧板厚度为0.5mm。

进一步的,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间隔为50-1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墙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保温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设置在保温板的上下表面,第一侧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内弯钩和第一外弯钩,第二侧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内弯钩和第二外弯钩。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墙板采用彩钢板制成,结构坚固,具有强耐蚀性和耐气候性,另外此墙板在插接处采用的弯钩结构,使墙板之间衔接的更加紧密,使整个房屋结构更加的稳定,另外也杜绝了墙板插接处的开缝现象,断绝了热桥效应,提高了墙板整体的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墙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1、第一内弯钩;2、第一侧板;3、保温板;4、第二外弯钩;5、第二内弯钩;6、第二侧板;7、第二外弯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墙板包括有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6、保温板3、第一内弯钩1、第二外弯钩4、第二内弯钩5、第二外弯钩7,其中保温板3具体的可以为玻璃丝绵板或是岩棉板,这两种材质的保温板3在整个墙板的使用中,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此外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6分别设置在保温板3 的两侧,其中第一侧板2位于室外,第二侧板6位于室内,其中,第一内弯钩1 位于第一侧板2的一侧,第二外弯钩4设置在第一侧板的另一侧,弯钩主要起到使墙板两两之间相互连接的作用,该弯钩结构坚固,通过图2可以看出,弯钩两两之间相互卡和连接,第一内弯钩1和第二内弯钩5弯钩都朝向保温板3的一侧,第二外弯钩7和第一外弯钩4的弯钩朝向于保温板3的反方向,该弯钩两两插接卡和,在墙板的使用过程中,插接口会越插越紧,不会出现使用一段时间后,插口开缝松弛的现象,墙板之间插接处连接紧密,能够断绝热桥效应,提高墙板整体的保温性能,中间设置的保温板3也使整块墙板具有良好的防火、隔热性能,其中第二外弯钩7与第二外弯钩4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弯钩1和第二内弯钩5,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二外弯钩4与第二外弯钩7在墙板的使用过程中可以使两两墙板连接更加稳定,也能使墙板连接起来更加方便。

其中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6均为橘皮纹镀铝锌彩钢板结构,该钢板强度大,经济性好,结构坚固,另外在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6的表面均涂有PE涂层,该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6极具耐蚀性和耐气候性,具有优越的耐久性。

其中,第一侧板2的厚度为0.5mm,第二侧板6的厚度为0.5mm,侧板与保温板紧密连接,整个墙板结构牢固稳定。

其中,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6的间隔为50-150mm,第一侧板2与第二侧板6的间隔可以根据保温板2的厚度进行调整,其中具体的可以设置为70mm。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