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风的旋转天花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3825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可通风的旋转天花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通风的旋转天花板。



背景技术:

建筑装修中常常要用到天花板,现在大多数天花板大多数为固定结构,朝下的一面为外板面,朝上的一面为内板面。天花板的装饰图案都在外板面上。

当人们长时间欣赏天花板上的装饰时,总会产生审美疲劳,这时就需要对天花板上的装饰进行更换。因此可将天花板中间做成分离,将中间部分转接在外框上。

但是,当夏天需要通风的时候,该天花板不透风,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风的旋转天花板,通过设置外框中间的两个可旋转的旋转板以及位置旋转板之间的通风机构,实现了转换图案的同时又可以起到通风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一下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通风的旋转天花板,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部中空且内部均匀旋转支撑有两个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内部还设有用于通风的通风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框内部中空且内部均匀的旋转支撑有两个旋转板,使旋转板上下不同的图案通过旋转变换得以转换,旋转板内部还设有用于通风的通风机构可使天花板具有通风作用。

较佳的,所述通风机构包括贯穿所述旋转板长度方向两端的进风口和开设在其内部的风道以及开设于所述旋转板上下端面的圆形出风口,所述进风口、风道、出风口三者联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板中间还设有通风机构,且将进风口、风道、出风口三者联通实现了,通风的作用。

较佳的,所述进风口出口处,且靠接旋转板长度方向的一侧转接有下相对的封闭板,所述相对设置的封闭板之间,且在进风口内壁上成型有弧形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风口出口处,设有转动连接的封闭板,保证了旋转板下端面的完整性,在相对设置的封闭板之间设有进风口内壁上成型有弧形凸起,起到限制封闭板旋转的角度,减少碰撞时产生的噪音。

较佳的,所述外框以及旋转板长度方向的一端内部均成型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放置有第一磁性件,第二容置腔内放置有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磁性相反,使得旋转板与天花板本体、旋转板与另一个旋转板之间相互吸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框以及旋转板长度方向的一端内部均成型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且在其内部均放置有磁性不同的磁性件,利用不同磁极间的相互吸引使旋转板变得较为稳定。

较佳的,所述旋转板上的第二磁性件沿长度方向向外一侧同为N级,另一个旋转板沿长度方向向外一侧同为S级,所述天花板本体内侧放置的磁性件靠近旋转板向外为N级一端为S级,另一端为N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旋转板与旋转板之间、旋转板与天花板本体之间分别放置有磁极不同的磁性件,实现了通过磁极不同所产生的拉力实现固定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窗口沿长度方向内侧的两个端面形成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圆弧面,所述两个旋转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开设有与第一圆弧面相互贴合的第二圆弧面,两个旋转板相接触的一端上的第二圆弧面相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板圆弧面,位于外框圆弧面的内侧,外框圆弧曲率小于旋转板圆弧曲率,使旋转板在旋转时不与外框碰撞,同时可使旋转板与旋转板之间在旋转时不会互相发生干涉。

较佳的,所述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均为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与第二磁性件选为磁铁起到了便于安装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外框沿长度方向两端开设有相对设置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外框长度方向两端开设有相对设置的滑槽可起到便于安装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在外框内的旋转板以及设置在旋转板和外框两端的不同磁极的磁性件使装饰在旋转板上的图案通过旋转实现变化目的,同时在旋转板上还设置有通风结构,起到了通风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可通风的旋转天花板整体示意图;

图2为可通风的旋转天花板沿长度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可通风的旋转天花板封闭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可通风的旋转天花板旋转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框;11、第一圆弧面;12、第一容置腔;13、第一磁性件;2、旋转板;21、第二圆弧面;22、第二容置腔;23、第二磁性件;24、凸块;3、通风机构;31、进风口;32、出风口;33、风道;34、封闭板;341;封闭板;35、弧形凸起;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可通风的旋转天花板,如图1,包括外框1、位于外框1之间的均匀设置的两个旋转板2以及位于外框1和两个旋转板2内的磁性件。

如图1和图2,外框1为矩形,内部中空,长度方向两端较厚,且该端面向外框1中心的一面成型有第一圆弧面11,长度方向两端包括第一容置腔12和第一磁性件13。第一容置腔12为矩形容腔,成型于外框1长度方向的两端,其长度方向与外框1宽度方向共线。

第一磁性件13位于第一容置腔12内,其形状与第一容置腔12形状相同,其尺寸略小于第一容置腔12,且磁性件的N级指向外框1内侧。其生产过程是先制作出固定模具,将磁性件放入模具内,再将木塑原料注入模具,通过一次性注塑挤压成型。

外框1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同样设置有上述结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另一端第一容置腔12内的第一磁性件13的S端指向内侧。

旋转板2为矩形木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面成型有第二圆弧面21,两个旋转板2转动支撑在外框1宽度方向的两侧,且与两个旋转板2两端的圆弧相互相切,与外框1上的第一圆弧面11内切。(这里所说的旋转板的数量不一定有两个,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

旋转板2内部还成型有第二容置腔22,第二容置腔22为矩形腔体,位于旋转板2长度方向的两端,内部放置有第二磁性件23,且该磁性件的S级指向旋转板2长度方向的外侧。

另一个旋转板2的结构与上述旋转板2结构相似,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磁性件23的N级指向旋转板2长度方向的外侧。

同时为了使该天花板具有一定的通风效果,还在旋转板2内部,设有通风机构3,通风机构包括进风口31、出风口32、风道33、封闭板34。

进风口31开设于旋转板2长度方向两侧,并沿旋转板2高度方向,贯穿其上下两端。风道33开设于旋转板2中间,并沿其宽度方向与进风口31联通。出风口32为圆孔,开设在旋转板2上下表面,并与风道33联通。

为了保证进风口31不影响旋转板2上下端面的完整性,在每个进风口31出口处设有可自由旋转的封闭板34。封闭板34长度与进风口31宽度相同,其一端较宽,转接在靠近旋转板2长度方向外侧的进风口31出口处,另一端可绕转接处旋转,且此端,沿长度方向延伸有限位块341,相对的,在出口处的另一端成型有由于配合限位块341限位的凸台24,配合之后限位块341与凸台24上下端面抵接。

封闭板341如果旋动的角度过大,且在没有约束机构限制下的前提下运动,会对通风口内壁产生剧烈的撞击,产生噪音,因此在与封闭板341转接处同侧的通风口31内壁上成型一弧形凸起35,限制封闭板341转动的角度。

以上所述磁性件可选为磁铁,其余材料均为木板。

如图2和图3,使用时先将天花板安装好,这时由于外框1上的磁性件与旋转板2内的磁性件级性相反,而两个旋转板2之间的磁性件的级性也相反,这时会由于可旋转的旋转板2受到两边的拉力变得相对稳定,可使旋转板2上的装饰图案始终稳定的保持在一面上。当天气较热时,流动的空气进入进风口31在风道33中流动,同时一部风空气从出风口32中流入室内。

当需要变换图案装饰的时候,从两个旋转板2相切的地方向上推动,使两旋转板2相对旋转半圈,之后由于磁极之间的靠近,再次达到一个平衡,完成旋转。此时,封闭板341在旋转板2转动变换端面之后,封闭板34会因为重力作用,并沿重力方向转动,原关闭的封闭板341下转,打开通风口31,原打开的封闭板341在旋转之后反之关闭。

通过设置在外框1内的旋转板2以及设置在旋转板2和外框1两端的不同磁极的磁性件使装饰在旋转板2上的图案通过旋转实现变化目的,同时在旋转板上还设置有通风结构,起到了通风作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