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煲浸釉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931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煲浸釉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陶瓷煲浸釉支架。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陶瓷煲烹调各种食物,能够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 菜肴可口,且陶瓷煲绿色环保。陶瓷煲在烧制前需要给表面上釉,传统的上釉方式是通过浸釉支架逐个将胚体浸入釉浆池内,利用胚体的吸水性吸附釉浆,由于现有的浸釉支架与陶瓷煲的接触点较多,接触面较大,在浸釉后容易造成陶瓷煲浸釉不充分,需要补釉的面积较大,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陶瓷煲浸釉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陶瓷煲浸釉支架,包括把手、立杆、底框和横梁,立杆的上部设有把手,下部一侧纵向设有横梁,底框的一侧焊接在横梁上,在立杆的下部设有平行于横梁的靠杆,在底框与横梁之间设有细铁丝,细铁丝的一端绑在底框远离立杆一侧的中间,另一端绑在调节螺栓的栓身上,调节螺栓与横梁的中间螺纹孔配合,所述细铁丝及靠杆共同对陶瓷煲胚体支撑。

进一步,所述立杆上设有凸柱,靠杆安装在凸柱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通过细铁丝及靠杆来支撑陶瓷煲胚体,能有效减少浸釉支架与陶瓷煲的接触,使浸釉更充分,且通过调节螺栓可调节细铁丝的张紧程度,可进一步保证保陶瓷煲胚体放置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放置陶瓷煲胚体时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把手1,立杆2,底框3,横梁4,靠杆5,细铁丝6,调节螺栓7,凸柱8,陶瓷煲胚体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的一种陶瓷煲浸釉支架,包括把手1、立杆2、底框3和横梁4,立杆2的上部设有把手1,下部一侧纵向设有横梁4,底框3的一侧焊接在横梁4上,在立杆2的下部设有平行于横梁4的靠杆5,在底框3与横梁4之间设有细铁丝6,细铁丝6的一端绑在底框3远离立杆2一侧的中间,另一端绑在调节螺栓7的栓身上,调节螺栓7与横梁4的中间螺纹孔配合,所述细铁丝6及靠杆5共同对陶瓷煲支撑。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陶瓷煲胚体9其中一端把手部位的中间放在细铁丝6上,然后轻轻将陶瓷煲胚体的底部靠在靠杆5上,由于立杆2上设有凸柱8,靠杆5安装在凸柱8的外侧,凸柱8的长短需确保陶瓷煲胚体的底部靠在靠杆5上时陶瓷煲胚体的其他部位不会接触到支架的其他部位;待放置平稳后通过把手1将支架及陶瓷煲胚体浸入釉浆池内,浸釉完成后提起,待陶瓷煲胚体外部风干后将陶瓷煲胚体内多余的釉浆倒入釉浆池内即可,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通过细铁丝6及靠杆5来支撑陶瓷煲胚体9,能有效减少浸釉支架与陶瓷煲的接触,使浸釉更充分,且通过调节螺栓7可调节细铁丝6的张紧程度,从而确保陶瓷煲胚体放置平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