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变压器油箱残余应力消除的隔音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436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用于变压器油箱残余应力消除的隔音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油箱制造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变压器油箱残余应力消除的隔音房。



背景技术:

通常各变压器厂家对变压器油箱焊接质量及其检验环节比较重视,却忽视了焊接后焊缝残余应力的消除,这样就造成了经过泵压漏后的油箱在厂家合格,但到了用户那里,又出现渗漏现象。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焊接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在短期内无法消除,经过起吊、运输等外力作用易造成焊缝裂纹,因此消除和降低残余应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传统的去应力时效处理方法是自然时效和热时效。但自然时效生产周期长、积压资金、占用场地;热时效又受退火温度、升降温时间速度、时效炉的温差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且投资巨大。振动时效由于时效效果好、对工件的尺寸稳定性强、经济实用、投资少、节能显著等特点,逐渐取代传统的自然时效和热时效,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实践中。而采用超声频震动方式通过共振原理消除或均化残余内应力,主要通过共振能量传递到工件的各个部位,使工件内部发生微观的塑形变形,从而消除或均化工件内部的残余内应力,保证工件尺寸的稳定。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容器焊接、铸造、锻压、机加工等生产工艺过程中。是目前取代热处理的最佳选择。由于变压器箱体的空腔体积大,谐振点可能较多,利用频谱谐波模式振动模式,可以较好处理这个问题。但缺点是频谱谐波模式振动时噪声达120dB,严重影响周围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音效果好的用于变压器油箱残余应力消除的隔音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变压器油箱残余应力消除的隔音房,包括支撑平台和固定在支撑平台的墙体,墙体的上方覆盖有房顶,所述的墙体和房顶围合呈一个封闭的空间,其中一面墙体上设置有可打开或是关闭的移门,另一面墙体上设有透明观察窗,所述的墙体和房顶均采用隔音墙板制作而成,隔音墙板为夹心层结构,其自外至内依次为钢板、吸音棉层和多孔板。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变压器放置到专用的隔音房中进行消除应力,由于多孔板相当于是墙面上装了无数个微型消声器,吸音棉层可以吸收大量的噪音,隔音房外部的噪音非常小,从而减小噪音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隔音墙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变压器油箱残余应力消除的隔音房,包括支撑平台40和固定在支撑平台40的墙体10,墙体10的上方覆盖有房顶20,所述的墙体10和房顶20围合呈一个封闭的空间,其中一面墙体10上设置有可打开或是关闭的移门11,另一面墙体10上设有透明观察窗12,所述的墙体10和房顶20均采用隔音墙板30制作而成,隔音墙板30为夹心层结构,其自外至内依次为钢板31、吸音棉层32和多孔板33。

墙体10可以为最常见的四方形的墙体,当然也可以根据环境和空间少量变动。将变压器放置到专用的隔音房中进行消除应力,由于多孔板33相当于是墙面上装了无数个微型消声器,吸音棉层层32可以吸收大量的噪音,隔音房外部的噪音非常小,从而减小噪音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所述的透明观察窗12为双层透明玻璃窗。由两层6mm厚的平板玻璃组成,两层玻璃之间的中空厚为80。透明观察窗12为了便于观察隔音房内情况,双层玻璃的结构使得声音通过第1层后进行衰减,然后再通过第2层进行衰减达到隔音的目的,实现很好的隔音效果。

所述的房顶20内侧固定有水平放置的横杆21,横杆21的一端悬伸至隔音房外部,横杆21上设置有吊装葫芦22,吊装葫芦22可沿着横杆21滑动。变压器箱体由吊装葫芦22吊装到支撑平台40上面,工人把振子头加到箱体上面,退出降噪房,关闭房门。启动中控台上面的开始按钮,系统开始工作,工作时长大约10-40分钟左右(根据工件体积,面积,重量等参数而定)。程序结束后,取出箱体,完成。

所述的吸音棉层32为超细玻璃棉。所述的多孔板33为多孔镀锌铜钢板。隔音墙板30的隔音程度,直接关系到隔音房的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消声与隔音相结合的办法:在靠近噪声源的内侧,采用1mm镀锌铜钢板,中间用超细玻璃棉,外侧用1mm钢板,如图2。这相当于在隔音墙上装上了无数个微型消声器,当声音通过多孔板后,进入由超细玻璃棉组成的吸音层,此时,大量的噪声被吸收,查《机械设计手册》得超细玻璃棉在1500Hz时的吸音系数α=0.97。从外观看,整个隔音墙可以看成无数个进口为小孔、长度为墙厚的消声器。其消声量为:

外层1mm钢板的隔音,查《机械设计手册》得1mm厚钢板在1500Hz时的固有隔音值为30dB(A),因此,隔音墙的隔音效果达55dB(A),同时还减小了房内的噪声,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