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竹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2868发布日期:2018-06-12 22:41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竹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原竹建筑领域,涉及一种原竹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在全球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竹子由于具有繁殖容易、生长快、成材早及产量高等特点,已经大量应用于建筑结构中,尤其是在一些多地震地区或旅游观光区,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两个交叉分布的原竹连接过程中,大多将一个原竹放置于另一个原竹上,然后采用栓接或者绑捆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然而这种连接方式原竹与原竹之间的牢固性较差,并且原竹与原竹之间没有在一个平面内,严重的影响了原竹的美观性及受力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原竹连接节点,该连接节点能够实现两个交叉分布原竹的牢固连接,并且两个原竹在同一平面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竹连接节点包括第一原竹、第二原竹、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其中,第一原竹的端部与第二原竹的侧面相接触,且第一原竹的上表面与第二原竹的上表面齐平,第一原竹的下表面与第二原竹的下表面齐平,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均包括竖直连接部及水平连接部,其中,水平连接部的端部与竖直连接部的侧面相连接,第一连接件中的竖直连接部扣合于第二原竹的上表面,第一连接件中的水平连接部扣合于第一原竹的上表面,第二连接件中的竖直连接部扣合于第二原竹的下表面,第二连接件中的水平连接部扣合于第一原竹的下表面,且第一原竹、第二原竹、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通过螺栓相连接。

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连接件中的竖直连接部、第二原竹及第二连接件中的竖直连接部将第一连接件、第二原竹及第二连接件相连接;

第二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连接件中的水平连接部、第一原竹及第二连接件中的水平连接部将第一连接件、第一原竹及第二连接件相连接。

所述第一原竹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原竹分别位于第二原竹的两侧。

第一原竹的端面为与第二原竹的侧面相配合的凹面。

第一连接件的下表面及第二连接件的上表面均设有橡胶垫层。

第一连接件中水平连接部的侧面与竖直连接部的侧面之间、以及第二连接件中水平连接部的侧面与竖直连接部的侧面之间均通过加劲肋相连接。

所述加劲肋为弧形结构。

第一连接件中竖直连接部的下表面为与第二原竹上表面相配合的凹面,第二连接件中竖直连接部的上表面为与第二原竹下表面相配合的凹面。

第一连接件中水平连接部的下表面为与第一原竹上表面相配合的凹面,第二连接件中水平连接部的上表面位于第一原竹下表面相配合的凹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竹连接节点包括第一原竹、第二原竹、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其中,第一原竹的端部与第二原竹的侧面相接触,第一原竹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与第二原竹的上表面及下表面齐平,第一连接件扣合于第一原竹的上表面及第二原竹的上表面,第二连接件扣合于第一原竹的下表面及第二原竹的下表面,通过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实现第一原竹与第二原竹的连接,连接较为牢固,并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便于推广及应用。

进一步,第一原竹的端面为与第二原竹的侧面相配合的凹面,从而将第一原竹的端部与第二原竹的侧面紧密接触。

进一步,第一连接件的下表面及第二连接件的上表面均设有橡胶垫层,从而有效的提高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与第一原竹及第二原竹之间的牢固性。

进一步,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中的水平连接部及竖直连接部均为凹面,从而使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紧贴与第一原竹及第二原竹上,增加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与第一原竹及第二原竹之间的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件3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原竹、2为第二原竹、3为第一连接件、4为加劲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竹连接节点包括第一原竹1、第二原竹2、第一连接件3及第二连接件,其中,第一原竹1的端部与第二原竹2的侧面相接触,且第一原竹1的上表面与第二原竹2的上表面齐平,第一原竹1的下表面与第二原竹2的下表面齐平,第一连接件3及第二连接件均包括竖直连接部及水平连接部,其中,水平连接部的端部与竖直连接部的侧面相连接,第一连接件3中的竖直连接部扣合于第二原竹2的上表面,第一连接件3中的水平连接部扣合于第一原竹1的上表面,第二连接件中的竖直连接部扣合于第二原竹2的下表面,第二连接件中的水平连接部扣合于第一原竹1的下表面,且第一原竹1、第二原竹2、第一连接件3及第二连接件通过螺栓相连接。

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连接件3中的竖直连接部、第二原竹2及第二连接件中的竖直连接部将第一连接件3、第二原竹2及第二连接件相连接;第二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连接件3中的水平连接部、第一原竹1及第二连接件中的水平连接部将第一连接件3、第一原竹1及第二连接件相连接。

所述第一原竹1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原竹1分别位于第二原竹2的两侧;第一原竹1的端面为与第二原竹2的侧面相配合的凹面;第一连接件3的下表面及第二连接件的上表面均设有橡胶垫层;第一连接件3中水平连接部的侧面与竖直连接部的侧面之间、以及第二连接件中水平连接部的侧面与竖直连接部的侧面之间均通过加劲肋4相连接;所述加劲肋4为弧形结构。

第一连接件3中竖直连接部的下表面为与第二原竹2上表面相配合的凹面,第二连接件中竖直连接部的上表面为与第二原竹2下表面相配合的凹面;第一连接件3中水平连接部的下表面为与第一原竹1上表面相配合的凹面,第二连接件中水平连接部的上表面位于第一原竹1下表面相配合的凹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